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0—2020年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电子烟相关研究趋势及可视化分析

    马鑫模李梦涵李芙娴庞艳婷...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近年来电子烟的使用人数逐渐增多,相关健康问题也正在引起人们的注意.[目的]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10—2020年间电子烟相关研究文献的特点、研究趋势及对电子烟毒性的研究现状,为电子烟健康效应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烟相关文献,利用Web of Science提供的"创建引文报告"和"分析检索结果"功能,从出版时间、文献类型、出版物来源、国家/地区、研究方向、发文机构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统计和分析,借助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5.7的知识图谱绘制功能,绘制作者合作图谱、机构合作图谱、关键词共现及关键词突现图、文献共被引图谱.[结果]共检索到发表于2010—2020年共3094篇(公共卫生领域)与电子烟健康风险相关的文献,其中,2018—2020年发表的文献占全部文献数量的54.7%,发文前三位的研究机构来自美国(68.0%)、英国(7.6%)、加拿大(6.1%);发文最多的作者是King BA(67篇);发表最多相关研究的期刊是《尼古丁与烟草研究》(Nicotine Tobacco Research,536篇).电子烟相关研究热点涉及"社会经济模式""多种健康的行为""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戒烟干预研究"和"计算机短暂干预"等,关键词"Cigarette smoking"的突现强度最高,达到24.20;在2010—2020年间,关键词"Nicotine dependence"和"Disease"的突现时间最长,达到5年;关键词"Policy"为最新出现的高频词.文献《Levels of selected carcinogens and toxicants in vapour from electronic cigarettes》被引用的次数最多,共266次.[结论]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电子烟相关研究发文量以2018—2020年居多,表明电子烟的健康风险正受到研究者关注.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领先,未来重点研究方向在于电子烟政策上.

    电子烟电子尼古丁输送系统健康风险文献计量学

    经口暴露三氯乙烯对小鼠肝脏JMJD3表达和M1型库普弗细胞极化的影响

    黄华丁百旺左绪磊杨呓...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三氯乙烯(TCE)可通过受污染的水或空气经生物蓄积作用进入人体,从而产生健康危害,受累脏器以肝脏最为多见.[目的]观察TCE经口暴露小鼠肝脏中M1型库普弗细胞(KCs)极化的情况,探讨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JMJD3与KCs M1型极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2只SPF级雌性BALB/c小鼠,6~8周龄,将其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8只)、溶剂对照组(18只)、2.5 mg·mL–1 TCE组(18只)和5.0 mg·mL–1 TCE组(18只),适应性喂养1周.按照课题组前期研究建立小鼠TCE经口暴露模型,染毒8周.分别在第2、4、8周时处死小鼠取肝脏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JMJD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巨噬细胞标志F4/80和M1型巨噬细胞表面标志CD11c进行共定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巨噬细胞M1型标志CD16/32和小鼠肝脏M1型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第2、4、8周时,各组小鼠状态良好,没有出现因TCE染毒而死亡的个体,各组间小鼠耗水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小鼠体重增长及肝脏系数的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在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JMJD3蛋白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 mg·mL–1 TCE组和5.0 mg·mL–1 TCE组JMJD3蛋白表达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升高,且第4、8周5.0 mg·mL–1 TCE组JMJD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2.5 mg·mL–1 TCE组(P<0.05).免疫荧光共定位结果显示:在各时间点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F4/80与CD11c表达较少,2.5 mg·mL–1 TCE组和5.0 mg·mL–1 TCE组F4/80与CD11c表达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D16/32和TNF-α在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表达较低,而在2.5 mg·mL–1 TCE组和5.0 mg·mL−1 TCE组出现大量沉积.[结论]KCs M1型极化及促炎因子的表达可能与经口暴露TCE所致的JMJD3表达水平增加有关.

    三氯乙烯肝脏毒性库普弗细胞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化酶

    抑制TLR4/NF-κB通路逆转SiO2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M1促炎表型转化

    蔡倩王晶马佳马福成...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二氧化硅(SiO2)粉尘可引起肺泡巨噬细胞中的炎症事件和细胞损伤,但具体作用机制不明.[目的]探究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在SiO2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巨噬细胞表型改变中的作用.[方法]16只6~8周龄的C57BL/6小鼠(雌雄各半)经50μL生理盐水或50μL 50 mg·mL−1的SiO2肺内灌注14、28 d后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HE)对肺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采用免疫印迹法(WB)及免疫荧光法(IF)检测肺组织TLR4信号相关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表达.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在暴露于SiO2前1 h加入TLR4抑制剂M62812进行预处理,后加入SiO2(100μg·cm2)协同刺激12 h,采用WB和IF检测TLR4介导的炎性信号关键蛋白TLR4、Myd88、磷酸化的核因子kappaB P65(P-NF-κB P65)、磷酸化的核因子1kappaB抑制蛋白α(P-1κb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以及巨噬细胞M1表型标志蛋白一氧化氮合酶(iNOS)、分化抗原决定簇(CD86)和M2表型标志精氨酸酶-1(Arg-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在小鼠Raw264.7细胞中抑制TLR4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的含量.[结果]小鼠气道灌注SiO2后,HE染色结果显示第14天矽肺小鼠肺组织局部可见明显的肺纤维化结节.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矽肺小鼠肺组织中TLR4信号相关蛋白TLR4、Myd88和TRAF6表达水平上调(P<0.05).IF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矽肺小鼠肺组织中TLR4和Myd88荧光强度增强,提示TLR4信号激活.体外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0μg·cm2 SiO2处理小鼠Raw264.7细胞不同时间(6、12、24、48 h),TLR4、Myd88、P-NF-κB P65和P-1κbα的表达上调,其中TLR4和P-1κbα在6、12及24 h刺激组的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yd88在12、24 h刺激组的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NF-κB P65在12 h刺激组的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抑制剂抑制TLR4表达后,可明显减弱SiO2诱导的TLR4及相关转导通路Myd88、TRAF6、P-NF-κB P65、TNF-α和IL-6表达,同时下调SiO2暴露导致的巨噬细胞M1表型标志iNOS的表达,上调M2表型标志物Arg-1的表达.[结论]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可以逆转SiO2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向M1促炎表型转化.

    矽肺TLR4/NF-κB信号通路巨噬细胞极化炎症反应

    砷及其代谢物对BCL-2基因转录本BCL-2α和BCL-2β表达的影响

    阎星雨屈子涵普惠婕杨兴权...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砷是一种毒物,会影响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及其蛋白质的表达,但砷对BCL-2不同亚型转录本BCL-2α和BCL-2β的影响尚无相关报道.[目的]研究砷及其代谢物一甲基胂酸(MMA)和二甲基胂酸(DMA)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样细胞(16HBE)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中BCL-2基因转录本BCL-2α、BCL-2β及其总和BCL-2T的影响.[方法]将16HBE细胞和A549细胞经体外培养后随机分成3大组:等浓度的不同砷化合物(MMA、DMA和亚砷酸钠)单独染毒组(16HBE细胞的处理浓度为4.5μmol·L–1,A549细胞为60μmol·L–1),不同浓度的亚砷酸钠单独染毒组(16HBE细胞的处理浓度为1.5、3.0、4.5μmol·L–1,A549细胞为20、40、60μmol·L–1)以及联合染毒组(即MMA+亚砷酸钠、DMA+亚砷酸钠;16HBE细胞的染毒浓度分别均为1.5μmol·L–1和均为4.5μmol·L–1,A549细胞的染毒浓度分别均为20μmol·L–1及60μmol·L–1),同时在各染毒组中均设立空白对照组.持续染毒48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种细胞中BCL-2α、BCL-2β和BCL-2T的相对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砷化合物单独染毒:16HBE细胞在4.5μmol·L–1MMA处理下,BCL-2α和BCL-2T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q=3.27、2.93,均P<0.05),在4.5μmol·L–1亚砷酸钠处理下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各自对照组(q=11.06、3.65、10.70,均P<0.05).A549细胞在60μmol·L−1DMA处理下BCL-2T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q=3.12,P<0.05),在60μmol·L–1亚砷酸钠处理下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各自对照组(q=7.59、7.27、8.06,均P<0.05).亚砷酸钠单独染毒:16HBE细胞在1.5μmol·L–1亚砷酸钠处理下,BCL-2α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BCL-2β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q=6.06、11.92,均P<0.05);在3.0μmol·L–1亚砷酸钠处理下,BCL-2α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q=12.72,P<0.05);在4.5μmol·L–1亚砷酸钠处理下,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各自对照组(q=15.72、6.79、6.62,均P<0.05).BCL-2α的表达水平随亚砷酸钠浓度升高逐渐下降(Fα趋势=144.80,P<0.001),BCL-2和BCL-2T则在1.5~4.5μmol·L–1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降低(Fβ趋势=135.40,FT趋势=38.24,均P<0.001).在各浓度亚砷酸钠处理下A549细胞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各自对照组(均P<0.05);且进一步趋势检验结果显示,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均随亚砷酸钠浓度增加逐渐下降(Fα趋势=31.97,Fβ趋势=549.50,FT趋势=252.40,均P<0.001).联合染毒:在均为60μmol·L–1的MMA+亚砷酸钠处理下,A549细胞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q=6.37、14.91、5.33,均P<0.05);在均为60μmol·L–1的DMA+亚砷酸钠处理下,A549细胞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也均高于各自对照组(q=8.60、17.29、6.91,均P<0.05)[结论]高浓度(16HBE:4.5μmol·L–1;A549:60μmol·L–1)的砷代谢产物单独染毒对16HBE及A549细胞的BCL-2转录本多无影响.低浓度(1.5μmol·L–1)的亚砷酸钠单独染毒可降低16HBE细胞BCL-2α的表达水平,升高其BCL-2β的表达水平;各浓度亚砷酸钠单独染毒可降低A549细胞中所有转录本的表达水平.高浓度(60μmol·L–1)的MMA与亚砷酸钠联合染毒以及高浓度(60μmol·L–1)的DMA与亚砷酸钠联合染毒均会升高A549细胞中BCL-2α、BCL-2β和BCL-2T的表达水平,与单独染毒呈现的效应不同.

    BCL-2转录本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A549细胞16HBE细胞

    一起职业性急性重度有机氟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曾雪娇龚华黄威吴玉霞...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一起中试试验原料滴漏引起的职业性急性重度有机氟中毒事件的职业卫生学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明确职业病诊断,探讨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为化工行业职业卫生管理及防止类似中毒事件发生提供参考.

    职业性有机氟急性中毒

    环境样品中黑碳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和生物监测展望

    潘虹张一可申河清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黑碳(BC)是颗粒物中吸收光最强的成分,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等不完全燃烧,是一种由热裂解反应的条件决定的碳化组分较轻、微晶状、不规则和非匀质的石墨结构.BC被人体摄入并进入血液后,会被血液循环系统运送至不同器官;穿越各种生物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睾屏障等)后,可能进一步侵入到靶标组织并发挥毒性作用.本综述首先区分了"BC"和"炭黑"的不同含义,进而介绍了环境样品中BC的检测方法:显微镜法、化学热氧化法、其他化学氧化法、分子标志物法等.在总结了已有检测方法的原理、技术特征以及应用现状基础上,讨论了生物样本中BC监测的思路和愿景.

    黑碳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生物监测

    聚六亚甲基胍毒性研究进展

    杨正丽洪新宇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六亚甲基胍(PHMG)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胍类消毒剂.自韩国发生加湿器消毒剂(主要成分是PHMG)肺损伤事件以来,其吸入毒性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与关注.目前国内关于吸入PHMG毒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对PHMG的吸入毒性及其他毒性做一综述,系统性介绍了目前已经报道的PHMG毒性,包括吸入毒性及其毒性机制和其他可能毒性如肝脏毒性、心血管毒性、免疫毒性以及生殖和发育毒性,揭示了不规范使用PHMG对机体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为我国合理使用PHMG消毒剂和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提供科学依据.

    聚六亚甲基胍加湿器消毒剂吸入毒性毒理机制

    国际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干预的研究进展

    袁颖王伟刘静叶丽萍...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护理人员数量短缺,工作量大且琐碎,职业风险高,工作认同感低等特征,使得其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不仅会对其身心健康产生影响,出现疲惫、焦虑、睡眠障碍等问题,也会导致护理质量下降,医疗差错上升,患者满意度下降,离职率升高等现象出现.因此,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进行适当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国外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干预研究关注较早,目前发展也较为成熟,本研究系统回顾了国外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方法,发现目前国外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干预方法可以概括为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和综合干预三类,此三类干预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和效果,但仍存在干预效果不持久,干预时间与护理人员工作时间冲突,实施难度较大,难以聚焦某个具体维度等不足.未来干预方法可以综合考虑职业倦怠产生的个体因素和外界因素,适当缩短干预周期以提高护理人员参与的依从性,加强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重视等.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干预个体组织综合

    人体生物材料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任王成朱小雨叶小青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广泛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因此,如何准确高效地检测人体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残留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人体残留量较低,代谢较快,检测也较难.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对人体生物材料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检测的研究,详细罗列了对不同生物材料的预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同时总结了不同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和回收率.最后对人体生物材料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展望.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人体残留生物材料检测方法

    稿约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