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镉暴露大鼠肾脏m6A甲基转移酶的表达及其与微小RNA-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关系

    杨倩张祎凡韩致超刘如洁...
    902-9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环境污染物会导致机体N6-甲基腺苷(m6A)水平发生变化,但镉介导肾脏m6A水平如何变化及肾损伤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索镉暴露大鼠肾脏m6A修饰、(去)甲基转移酶与微小RNA-21(miR-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皮下注射2.0、1.0、0.5 mg·kg-1氯化镉溶液和等体积生理盐水2周,每周7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尿液中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和尿白蛋白(UALB)、肾脏TGF-β1和m6A修饰水平.采用脲酶法测定大鼠血浆尿素氮(BUN)水平.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水溶性四唑盐法和比色法检测肾脏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肾组织纤维化因子TGF-β1 mRNA和m6A(去)甲基转移酶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组织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2周染毒结束后,2.0、1.0 mg·kg-1氯化镉组的大鼠体重减轻,2.0 mg·kg-1氯化镉组肾脏系数、BUN、UNAG及TGF-β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肾脏m6A修饰和甲基转移酶 METTL3、METTL14、Wilms 肿瘤 1-相关蛋白(WTAP)及 miR-21 表达水平在 2.0、1.0 mg·kg-1氯化镉组升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6A修饰水平与SOD(r=-0.4489)和 GSH-Px(r=-0.4874)呈负相关(P<0.05),METTL3 与 MDA 呈负相关(r=-0.5158,P<0.05),而 FTO 与 GSH-Px 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r=0.4802,P<0.05).此外,miR-21与 METTL3(r=0.7491)、METTL14(r=0.6157)和 WTAP(r=0.666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均 P<0.05),TGF-β1与METTL3表达水平也具有正相关关系(r=0.5025,P<0.05),但与FTO呈负相关关系(r=-0.563 4,P<0.05).[结论]镉可致大鼠肾脏组织m6A修饰和METTL3、METTL14、WTAP及miR-21表达水平上调,提示m6A和miR-21可能与镉诱导的肾纤维化有关.

    N6-甲基腺苷转化生长因子-β1微小RNA-21甲基转移酶去甲基转移酶

    铝对大鼠脑部和PC12细胞中肥胖相关蛋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徐萌彤王甜甜李文静袁春满...
    908-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RNA化学修饰是表观遗传学领域新近研究的热点,但有关RNA化学修饰的研究在铝神经毒性的具体机制中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染铝对大鼠不同脑区及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瘤分化细胞(PC12细胞)内6-甲基腺嘌呤(m6A)去甲基化酶肥胖相关蛋白(FTO)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10、20、40 μmol·kg-1剂量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麦芽酚铝[Al(mal)3]染毒,隔天注射,染毒3个月.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100、200、400 μmol·L-1剂量组,Al(mal)3染毒PC12细胞24 h.染毒结束后,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水迷宫实验结束后,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皮质(n=6)和海马区(n=6)及PC12细胞(n=5)的FTO及BDNF蛋白表达量.[结果]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40 μmol·kg-1Al(mal)3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在训练的第3、4、5天均比对照组、10 μmol·kg-1和20 μmohkg-1Al(mal)3组增加(P<0.05),其目标象限停留时间也比对照组减少(P<0.05),即染铝可造成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损害.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皮质区,与对照组相比,染铝各组大鼠FTO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在海马区,与对照组相比,20 μmol·kg-1和40 μmol·kg-1Al(mal)3组FTO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在PC1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染铝各组细胞FTO及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铝引起的学习记忆损害与FTO和BDNF蛋白表达同时降低有关,提示m6A甲基化修饰可能参与其中.

    去甲基化酶肥胖相关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学习记忆

    氯化血根碱对亚砷酸钠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杨和平杨明飞张爱华余佳...
    913-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天然产物氯化血根碱(SC)对小鼠肝脏纤维病变和肝脏急性损伤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其对环境污染物亚砷酸钠(SA)导致的小鼠肝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目的]研究SC对SA所致小鼠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将140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预防效果研究组和治疗效果研究组,分别设立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SA 5 mg·kg-1),阳性对照组(双环醇11.375 mg·kg-1和谷胱甘肽182 mg·kg-1),SC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每组10只.预防效果研究中,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给予SA,其余各组(即SC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在SA灌胃前30 min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持续处理28 d.在治疗效果研究中,空白组持续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给予SA持续染毒28 d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余组每天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28 d.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分别测定血清及其肝组织的生理生化指标,并采用HE染色观察其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预防和治疗效果研究中:与空白组比较,SC各剂量组小鼠体重、肝脏质量、肝脏系数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SC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上升(P<0.01),肝脏质量、肝脏系数下降(P<0.01),ALT、AST、TBIL、MDA降低(P<0.05或P<0.01),而GSH、SOD上升(P<0.05或P<0.01)或呈现上升的趋势;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SC各剂量组小鼠肝小叶结构均较清楚,肝索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结论]对SA导致的小鼠肝损伤,SC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氯化血根碱肝损伤砷中毒保护作用

    ICP-MS测定铅同位素比值及不同样品间铅同位素比值的比较

    蔡洁燕龙传永刘移民王雅琪...
    919-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不同来源的铅同位素比值(LIR)不同.国内外关于人血或尿LIR溯源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对同一个体或不同个体间血样、尿样的比较,较少进行生物样品与环境样品间的比较,且主要LIR(207/206Pb、208/206Pb)测定精密度(RSD)的波动较大,在0.3~1%之间.[目的]优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以获得更好的RSD,并对人体血、尿及相关环境样品LIR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优化ICP-MS的运行参数和采集参数,主要根据LIR测定的灵敏度和RSD来进行参数的确定.以铅蓄电池厂40名工人和医院2名铅中毒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班前接铅工人的血样40份、尿样40份,同一天班前的工作场所降尘样品4份、工厂自来水水样2份,铅中毒儿童入院时的血样2份、入院时的尿样3份及治疗后的尿样4份.对样品进行加热酸解处理,应用优化的ICP-MS方法测定研究对象的生物样品和环境样品的主要LIR(207/206Pb、208/206Pb),并运用t检验、二维图形分析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校准后的铅同位素标准溶液的LIR(207/206Pb、208/206Pb)的RSD分别为0.11%、0.08%,NIST-SRM-981实测值为0.91531±0.00097、2.1670±0.0017.当总铅质量浓度大于5μg·L-1时,各同位素比值的RSD逐渐稳定;当总铅质量浓度在10~80μg·L-1时,各同位素比值的RSD均小于0.20%.接铅工人血、尿LIR(207/206Pb、208/206Pb)分布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5.831,P<0.001;t=21.021,P<0.001);车间降尘与尿样之间的LIR(207/206Pb、208/206Pb)分布的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t=-6.879,P=0.038;t=12.521,P<0.001);车间降尘与血样的207/206Pb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912),但208/206Pb分布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0.46,P<0.001).铅中毒患者中,同一个体血、尿样的LIR在二维模型中的投射点不在同一水平上,驱铅治疗前后同一个体尿样LIR在二维模型中的分布也不在同一水平.[结论]本研究优化后的ICP-MS法可将主要LIR(207/206Pb、208/206Pb)的RSD控制在0.20%以下.不同样品的LIR分布之间存在差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位素比值尿降尘自来水

    串联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生活饮用水中10种N-亚硝胺

    李登昆陈春静刘祥萍张云...
    924-930,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N-亚硝胺对哺乳动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饮用水中N-亚硝胺的污染状况在ng·L-1水平,准确定性、定量分析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开发一种灵敏、准确的生活饮用水中N-亚硝胺的分析方法十分必要.[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10种N-亚硝胺同时测定的串联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应用建立的方法测定南京市生活饮用水中10种N-亚硝胺的含量,初步了解南京市生活饮用水中N-亚硝胺的污染状况.[方法]预实验对比椰壳活性炭、HLB Pro两种固相萃取小柱对10种N-亚硝胺的萃取效率.采用固相萃取小柱连接件将椰壳活性炭与HLB Pro固相萃取小柱进行串联,分别组合成椰壳活性炭(上)-HLB Pro(下)与HLB Pro(上)-椰壳活性炭(下)两种串联方式萃取加标样品,结合直接、独立两种洗脱方式优化最佳萃取效率.2021年11-12月用1 L棕色玻璃采样瓶采集南京地区9家市政供水单位的原水9份、出厂水10份及末梢水7份,1.0 L生活饮用水样品加入同位素内标制备成含25 ng·L-1同位素内标的待测样品.全自动固相萃取仪以15 mL·min-1的速率全部上样至HLB Pro(上)-椰壳活性炭(下)串联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完成后将串联固相萃取小柱转移至固相萃取真空装置,HLB Pro、椰壳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分别用10 mL二氯甲烷洗脱,合并二氯甲烷洗脱液并移除上层少量水相,氮吹浓缩至1.0 mL左右,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预实验发现椰壳活性炭、HLB Pro两种固相萃取小柱对生活饮用水中10种N-亚硝胺的萃取效率具有较高的互补性.采用HLB Pro(上)-椰壳活性炭(下)串联固相萃取方式、独立洗脱、洗脱液合并浓缩的程序,可以获取最佳萃取效率.在此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种N-亚硝胺组分在2~50 n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6,方法检出限为 0.149~0.211 ng·L-1,测定下限为 0.596~0.844 ng·L-1.在 5.0、15、30 ng·L-1 加标浓度下,10种N-亚硝胺平均加标回收率88.0%~104.8%,相对标准偏差1.22%~4.87%.应用本法对南京市生活饮用水中10种N-亚硝胺含量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显示10种N-亚硝胺在原水、出厂水和末梢水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各组分检出率0%~100%,检出质量浓度ND~27.6 ng·L-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串联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能够实现生活饮用水中多种N-亚硝胺高灵敏、高通量的同时测定.

    串联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生活饮用水N-亚硝胺

    NLRP3炎症小体在矽肺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概况

    樊珍珍赵叶红李兵刘洋...
    931-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矽肺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尘肺病类型之一,从事采矿、建筑和陶瓷等诸多行业的工人有较高的发病风险.职业工人长期反复吸入5 μm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粉尘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形成以双肺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特征的间质性肺疾病.即使工人调离矽尘作业环境,矽肺仍在进行性发展.矽肺的发病机制复杂,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矽肺发病与进展中的作用有待深入研究.NLRP3炎症小体是一种由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和半胱天冬酶-1组成的多蛋白复合物,参与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四个途径,是矽肺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 NLRP3炎症小体的结构、功能和激活机制;进而分析了 NLRP3炎症小体参与矽肺发生与进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细胞焦亡;最后总结了基于不同机制的矽肺治疗药物.本文提出未来应多关注NLRP3炎症小体在矽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期为矽肺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NLRP3炎症小体矽肺肺纤维化治疗

    长工时暴露所致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张译心薛潘琪周莉芳魏芳...
    937-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者在标准的工作时间之外所产生的超时工作现象被称为长工时.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表明了长工时与职业人群不良健康效应之间的关联,如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多种心理方面如抑郁、职业紧张等疾病的发病风险,但目前的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其原因主要是对长工时暴露所引发的生理及心理效应仍待深入探究.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从生理及心理两方面介绍了长工时所致的健康效应,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职业倦怠等,阐述了其可能涉及的相关机制,提出了目前关于长工时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长工时健康效应职业人群心血管疾病职业紧张

    我国大气PM2.5化学成分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唐大镜孙成瑶陈凤格赵川...
    942-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气污染一直以来是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大量科学研究显示,大气PM2.5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与人体健康损害有着紧密的关联.本文分别从大气PM2.5化学成分对人群死亡效应、发病效应、生殖发育以及对人体生理指标或生物标志物影响等不同的健康结局进行阐述,回顾了我国大气PM2.5化学成分对人群健康研究的进展,总结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大气污染细颗粒物化学成分健康影响

    青少年电子烟环境暴露现状及其预防对策

    王娟娟戴珞佳谭银亮张露露...
    949-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电子烟制造商的大力营销下,电子烟成为深受青少年欢迎的一种烟草制品,青少年的电子烟环境暴露问题也愈发严重,电子烟环境暴露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不可忽视.然而,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电子烟环境暴露的研究不足,对监管电子烟的经验亦有限.本文首先简述了电子烟环境暴露的概念和来源,着重分析了不同特征青少年的电子烟环境暴露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电子烟环境暴露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而总结了国际上预防青少年电子烟环境暴露的对策,以期为中国开展青少年电子烟管控活动提供方向性指导.

    青少年电子烟环境暴露干预措施

    夜间轮班工作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甄华龙黄斌斌江敏敏陶芳标...
    95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轮班工作是在标准工作时间(一般为上午7:00/8:00至下午5:00/6:00)以外的任何日常工作时间安排.为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轮班工作制度越来越普遍.轮班工作,尤其是夜间轮班工作,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女性健康不仅关乎自身,对后代甚至整个家庭都会产生影响.目前很多流行病学研究关注到夜间轮班工作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夜间轮班工作与女性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受孕率、不良妊娠结局和卵巢癌等生殖相关结局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并从目前研究较为清楚的褪黑素调节、生物钟基因调控以及性激素调节机制介绍了夜间轮班工作对女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本文探讨了轮班工作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为确定职业相关危险因素及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制定合理的健康促进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夜间轮班工作女性生殖健康昼夜节律健康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