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环境与职业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环境与职业医学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

吴凡

月刊

1006-3617

zazhi2@scdc.sh.cn

021-61957508,512,515,518

200052

上海市延安西路1326号

环境与职业医学/Jour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数据库源期刊。《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创刊于1984年,是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华东区域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中心协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类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3617,中国标准刊号:CN31-1879/R。《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编委会由13名国际编委与69名中国编委及12名顾问组成。前者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德国等国的国际学术专家,后者主要来自中国22所大学、16所预防医学和环境科学类研究院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等机构的著名学者。其中院士1名,教授65名;61.2%为博士及硕士导师。15名常务编委担任每期稿件的第五审定稿工作。每期还另设执行编委1-2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液检测指标特征

    曹娜杜文兰亚佳彭莉君...
    1026-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阳性率低于单纯肺结核患者,病情评估困难.[目的]比较尘肺合并菌阴及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血液检测指标差异,为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病变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科2010-2020年确诊的329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相关信息,其中尘肺合并菌阴肺结核患者260例,尘肺合并菌阳肺结核患者69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及血液检查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体重指数(BM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阳组BMI≤18.5 kg·m−2所占比例更高.尘肺合并菌阳肺结核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细胞沉降率和D-二聚体水平高于尘肺合并菌阴肺结核患者(P<0.05);尘肺合并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血红蛋白、白球比、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尘肺合并菌阴肺结核患者(P<0.05).除平均血小板体积、纤维蛋白原和高密度脂蛋白外,其余存在差异的指标在菌阳组的异常比例均高于菌阴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 C反应蛋白(OR=1.006,95%CI:1.001~1.010)、血小板计数(OR=1.004,95%CI:1.002~1.007)、单核细胞计数(OR=3.461,95%CI:1.370~8.745)是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部分血液检测指标在尘肺合并菌阳与菌阴肺结核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差异,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是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痰菌阳性的相关因素.监测血液检测的部分指标对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病变评估有一定参考意义.

    尘肺合并肺结核C反应蛋白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

    大气污染物与气温交互作用对我国居民死亡影响的系统综述

    李秀方博
    1031-1037,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大气污染物和不适宜气温对健康的独立不良影响已得到证实,但二者交互作用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目的]系统回顾大气污染物与气温交互作用对我国居民死亡影响的相关文献,探析二者交互作用及其强度.[方法]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数据库,选用"气温""大气污染物""死亡"等主题检索词,检索大气污染物与气温交互作用对我国居民死亡影响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发表语言限制为中文和英文.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对文献结果进行整合研究,使用R软件的"meta"程序包对文献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7篇,涉及污染物主要包括PM10、PM2.5、O3、SO2、NO2、CO等.与中等温度相比,高温条件下PM10和PM2.5对人群死亡的交互作用更强,PM10每上升10 μg·m−3,非意外总死亡、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危险度增加百分比及其95%CI分别为 2.30%(1.34%~3.26%)、1.23%(0.64%~1.82%)、1.42%(0.63%~2.22%);PM2.5每上升10 μg·m−3,非意外总死亡、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危险度增加百分比及其95%CI分别为2.56%(2.00%~3.13%)、2.37%(1.64%~3.12%)、2.14%(1.03%~3.25%).低温条件下SO2、NO2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交互作用更强.[结论]大气污染物与气温对我国居民死亡存在交互作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大气污染物与气温对健康的交互作用强于中等温度,在此条件下应进一步加强健康防护.

    大气污染物气温交互作用死亡率系统综述

    妊娠期砷暴露对F1代成年雄性大鼠睾酮合成和精子质量的影响

    徐倩陈益钦王琪姚镜...
    1038-1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砷是一种发育毒物,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子代健康,但妊娠期环境水平砷暴露对子代成年雄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有待探究.[目的]探讨妊娠期环境水平砷暴露对F1代成年雄鼠睾酮合成及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40只性成熟Wistar雌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亚砷酸钠(NaAsO2)暴露组,每组10只,经适应性喂养后与性成熟Wistar雄鼠按2∶1进行合笼,以发现阴栓或阴道涂片观察到精子日确认为受孕日(GD0).孕鼠从GD0起开始干预直至分娩出F1代,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摄入含1、5、25 mg·L−1 NaASO2的饮用水,对照组给予不含砷的双蒸水.F1代雄鼠于70日龄处死,测量肛殖距离,取睾丸、附睾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测定附睾精子质量;观察睾丸组织学变化;利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睾酮及雌二醇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睾丸类固醇激素关键酶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睾丸类固醇激素合成关键酶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剂量组的睾丸及附睾脏器系数增大(P<0.05),高剂量组的附睾脏器系数也增大(P<0.05).在精子活动度构成比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中Ⅰ级精子比例升高,而在中、高剂量组下降;Ⅱ、Ⅲ级精子比例在低、高剂量组均降低;Ⅳ级精子比例在中、高剂量组上升;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血清睾酮水平均升高(P<0.05),高剂量组的雌二醇水平下降(P<0.05).相对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的Hsd3β1和Cyp19a1的mRNA表达下调(P<0.05),而StAR和Cyp11a1的mRNA表达上调(P<0.05).低、中、高剂量组的CYP11 A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环境水平的砷暴露可诱导睾酮异常增高及降低子代雄鼠精子质量,是影响雄性后代生殖健康的潜在危险因素.

    妊娠期暴露子代雄性睾酮合成发育毒性

    百草枯促进小胶质细胞分泌IL-1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元生成的影响

    李倩肖洪喜李睿唐黎明...
    1045-10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百草枯(PQ)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具有神经毒性.PQ介导的神经炎症对神经干细胞的影响研究仍然有限.[目的]探讨PQ通过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元生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小胶质细胞系(BV2细胞)和原代神经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BV2细胞置于PQ终浓度分别为0、1、3.3、10、33、100 μmol·L−1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检测其细胞存活率,选择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的最高PQ浓度作为最终染毒浓度(33 μmol·L−1).为了排除PQ对神经干细胞的直接影响,将BV2细胞置于PQ终浓度为33 μmol·L−1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6 h,再将培养基换成不含PQ的神经干细胞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此外,为了检测IL-1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元生成的影响,从成年小鼠海马区分离提取的神经干细胞用上述BV2细胞上清液培养,分为4组:对照组上清+对照抗体组,对照组上清+IL-1β中和抗体组(10 ng·mL−1),PQ组上清+对照抗体组,PQ组上清+IL-1β中和抗体组(10 ng·mL−1),培养24 h后用流式细胞和免疫荧光法检测Ki67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的比例,培养3~7 d后用流式细胞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新生神经元的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V2细胞经过33 μmol·L−1 PQ处理后上清液中IL-1β含量上升(t=3.020,P<0.05).用PQ处理过的BV2细胞上清液培养小鼠神经干细胞,与对照组相比,Ki67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的比例下降(t=9.129,P<0.01),新生神经元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下降(t=4.638,P<0.01).中和IL-1β后,共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中Ki67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百分比高于未中和组(t=22.05,P<0.01),新生神经元的比例也高于未中和组(t=11.09,P<0.01).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同样显示,中和33 μmol·L−1 PQ处理的BV2细胞上清液中的IL-1β后,Ki67阳性的神经干细胞数量高于未中和组,神经元的数量也高于未中和组.[结论]PQ促进小胶质细胞分泌IL-1β,导致神经干细胞增殖下降,神经元生成减少.研究结果提示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参与PQ导致的神经干细胞损伤.

    百草枯小胶质细胞白介素-1β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生成

    昼夜节律与甲状腺功能及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杨钰坪陈卿张莉雯韩珊珊...
    1051-1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昼夜节律是生物钟基因的转录-翻译反馈环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而形成的生命活动昼夜周期性变化现象.昼夜节律系统控制着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这些过程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既往研究显示哺乳动物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受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中央昼夜节律起搏器的调控,故甲状腺部分功能受生物钟控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能呈现出昼夜节律特征.但生物钟对甲状腺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昼夜节律干扰是否与甲状腺功能的紊乱和甲状腺疾病的发生有关值得关注.本文围绕生物钟和昼夜节律与甲状腺功能的研究进展,从甲状腺生理功能的昼夜节律特性以及睡眠剥夺、夜间光照、夜班轮班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面,重点综述了昼夜节律紊乱与甲状腺功能和以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代表的甲状腺疾病的关系.分析表明,昼夜节律紊乱可能扰乱甲状腺激素的节律性分泌,但对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影响尚无明确结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研究.

    昼夜节律生物钟甲状腺内分泌甲状腺癌

    营养成分改善环境污染物暴露所致不良健康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

    夏转宁田英高宇
    1057-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境污染物暴露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证据表明一些营养成分能够改善环境污染物暴露造成的不良健康效应.因此,考虑如何利用这些营养成分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从而减轻环境污染物暴露导致的健康危害,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本文结合体内、体外实验证据以及人群流行病学相关研究,综述了营养成分改善环境污染物暴露导致的不良健康效应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今后深入探讨与环境污染物暴露有关的健康风险评估和营养干预提供方向.

    环境污染物营养健康效应作用机制

    金属元素暴露对男性精液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朱佳琪吴炜
    1064-1068,1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男性精子质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我国男性不育率持续升高,研究发现环境因子对于男性精液质量的影响以负面为主.无机金属元素已然成为环境污染物中不可忽视的一类化学物,对生殖系统产生的健康影响已获得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金属元素在男性生殖系统功能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金属元素暴露和男性精液质量的关系越来越明确.该综述阐述了人类和动物暴露于环境中金属元素的程度和精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归纳了利用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分子实验等方法研究无机金属元素对男性和雄性动物精液质量产生的具体效应以及分子机制的新近成果,为保护男性生殖力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男性生殖精液质量环境污染物无机金属

    铀致肾脏损伤剂量-效应关系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赵莲峰古晓娜战景明薛向明...
    1069-1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核能技术的开发和贫铀武器的使用,铀暴露人群正在逐渐扩大,铀暴露的健康效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肾脏是铀进入机体产生作用的敏感器官,铀对其的毒性不容忽视.然而铀暴露对肾脏的影响至今仍然不是很明确,铀致肾脏损伤的阈值也一直存在争议,且在早期肾脏损伤诊断方面缺乏灵敏和特异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在慢性铀暴露方面.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就铀致肾脏损伤剂量-效应关系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开展铀暴露相关动物实验和人群健康效应研究提供依据.

    肾脏剂量-效应关系损伤阈值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