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韩同银

双月刊

1674-3210

lfsyxb@vip.126.com

0316-2188440;2188441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西道100号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本刊以开展学术理论探讨,服务高校教学与科研,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宗旨,力求强化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关注新兴、交叉学科,追踪并引导学术前沿,主要刊载文艺理论、文学作品、语言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及学术成果。其中重点突出文艺理论、文学作品、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本刊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与科学性、思想性与学术性的统一。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力求选用具有一定学术价值与理论深度,论点新颖,论证严密的学术论文。本刊特约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撰写稿件,并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及科研机构工作者征稿。欢迎广大新老作者给予大力支持。本刊已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凡是投入本刊的稿件一律视为同意编入以上数据库,如有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场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研究的缘起、主体及创新

    李真真
    99-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工智能的应用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的方方面面,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提供了创新机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廓清人工智能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参与主体的地位及利益博弈,有利于明晰人工智能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前进的方向,为创新搭建基于多方教育行动者和多样化治理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提供指导.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利益相关者评价机制

    文化自信理念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刍议

    周慧敏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是中国精神的根本内核,它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古代文学便是其中历久弥新的最鲜活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理念及精神的培养不仅具有先天优势,更是责无旁贷.在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的新阶段,"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开展,应以文学属性作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以文化属性彰显课程思政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灵活多样的课程思政实践方式,将思政育人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使命担当,进而营造社会新风尚,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

    文化自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文学属性文化属性实践方式

    "生活世界"重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培育——一种跨越二元范式的折中方案

    陈志远
    115-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传统和现代两个面向,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过度关注"高、精、尖"的理论论题,而对"生活世界"的关注相对不足.因此,寻求一种可能的方案,将思想政治教育拉回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就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关怀意义和理论导向价值.具体说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面对面的阶级动员与政治宣传为法宝,在复盘现实生活的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则在传播效率、包容度和实践技能导向上具有优势.而一种可能的方案,即折中思维,提出了在全社会分工教育格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规范、叙事和修辞手法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亲近性和亲和力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应跳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通过折中思维创造新的发展路径.这种折中方案可以通过重建"生活世界"和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需求,提高教育有效性,并增进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与参与度,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

    哲学视域下"5E"教学模式的构建

    杨翠郑雪敏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是我国一直以来所推崇的,基于建构主义的"5E"教学模式将静态的教学理念动态化,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由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实现从"行"中"知",从"知"中"行"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引入""探究""解释""细化""评价"五个方面展开教学,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且呈现出连带作用.本体论下的"5E"教学模式是师生教学交互过程中对"某一概念"进行的本源探究;价值论下的"5E"教学模式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对"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生成论下的"5E"教学模式则是学生内化新概念过程中对"对象与实践"统一的结果.

    "5E"教学模式本体论价值论生成论

    投稿须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