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励耘语言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励耘语言学刊
励耘语言学刊

半年刊

励耘语言学刊/Journal Academic Journal of LIYUN(Language Volume)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明清福建契约文书词语考释七则

    杨继光
    15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建契约文书具有同时性、真实性、口语性、地域性等特点,语料价值极高,其中俗别字、疑难词、方言俗语词甚多.本文运用归纳演绎、审辨字形、参证方言、审察文例、参考异文等方法,考释明清福建契约文书中7则疑难词和方言俗语词,可为语文辞书编纂做出贡献,为历史文献释读扫清障碍,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研究明清以来福建的农业史、经济史和社会史.

    福建契约文书疑难词俗语词考释辞书编纂

    利用俗音考释清代白话文献疑难字词举隅

    李伟大
    16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代白话文献中疑难字词夥多,有些疑难字与词的俗音有关.本文利用词的俗音,考释了"恬""(时)""(然)"等疑难字词,以期对汉语俗字研究和相关文献的点校整理有所助益.

    俗音白话文献疑难字词

    "货不对板"探源

    王毅力
    181-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行语"货不对板"源自粤方言,"板"的本字是"办",义为样品,"对板"即与样品相符合.粤语中"办"用作动词义"置办,采买",为阳去调,引申为名词义"样品"读高升变调,后借用音同的阴上调字"板"或"版"表示."办"发展出"样品"义与早期买办的商业行为有关.

    货不对板粤方言样品高升变调

    立足于普通话"输出"的全球华语融合现状调查——以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和网络用语为例

    刁晏斌刘燕婧
    188-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2021年度十大新词语和十大网络用语为对象,调查其在11个地区和国家华文媒体的使用情况,以此来了解全球华语的融合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词语的使用率分别达到89.09%和83.64%,反映了比较高的融合程度,当然也存在具体使用情况不平衡的问题.

    普通话全球华语华语融合

    《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异文考——兼论"动词+之于"的一种特殊用法

    李佳喜
    202-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荀子·劝学篇》诸宋本或作"青取之于蓝",或作"青出之蓝",或作"青取之蓝",或作"青出于蓝";唐宋类书所引及他书之化用者或作"青出于蓝",或作"青出之蓝",或作"青生于蓝",或作"青取之蓝",义皆可通,当各存其是,不必据彼改此.尤其不能认为监本作"青取之于蓝"有误而径改.在"动词+之于"的结构中,"之"字一般是代词,作动词的宾语.但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用法,即"之"字作为语词而无实义."青取之于蓝"便属于这种特殊情况,犹言"青取于蓝".

    荀子青取之于蓝异文动词+之于特殊用法

    上古汉语受事前置句的焦点结构及其交际功能

    王翠
    21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上古汉语受事前置句为研究对象,借助焦点结构分类,对句式的信息特征及交际功能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古汉语受事前置句焦点结构类型多样,除常见的谓语焦点,还可见到句子焦点和论元焦点结构,前置受事并不必然为话题,也可为论元焦点或句子焦点参与成分.相应的,句式的表达功能也不仅囿于谓语焦点型单一类别,还有句子焦点型和论元焦点型功能,如"报道事件""提供时间背景""识别所指对象"等;谓语焦点型功能,则因"现实/非现实"情态差异,表现出"表评议""表状态或结果"的区别.

    受事前置句焦点结构交际功能

    "难怪"的高谓语功能及其演化动因

    李蓉蓉
    228-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汉语中,评注性副词"难怪"经常位于句首,后面衔接句子,具有评价醒悟和语篇衔接双重表达功能.主观情态的凸显会导致"难怪"独用,或与语气词配合构成复合结构.以复合结构出现的"难怪",主观性更突出.语境吸收和高频类推是副词"难怪"演化的重要机制.情态化和关联化是"难怪"演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语法化的两个方向."难怪"属于凸显醒悟的语用性篇章衔接词.

    "难怪"醒悟语篇衔接高频类推

    东北官话中评议性预判构式"不是好V/A"

    陈颖陈一
    24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官话互动话语中有一种特殊的功能性构式——"不是好V/A",它在结构、功能、形成路径等方面都具有特别之处,完全不同于普通话中结构相似的一般否定判断句.它是一个以隐喻为认知基础,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暗含预测性判断,主要功能为负向性评议的特异性构式.这一构式的主要功能是对某种动作或情状提出负向性评议,并根据事件发生时间的不同,或者暗含负向性的"预测性判断",或者暗含对过去所做预判实现的确认.

    东北官话评议预判不是好V/A

    "超词形式"关联词语"再不然"的连接功能——兼论"再不然1"和"再不然2"两可现象及动因

    李忠亮谢飘飘
    255-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词形式"关联词语"再不然"在现代汉语中有两种语义,一种是假设否定语义,解释为"如果不这样",标记为"再不然1";另一种是选择语义,解释为"或者",标记为"再不然2".二者都可以连接分句,但差异较大,前者连接两个分句,表示假转关系,后者连接三个及三个以上分句,构成广义选择关系."再不然2"还具有语篇连接功能,包括语篇功能中的追加功能以及委婉功能、退而求次、后悔叹息等人际功能."再不然1"和"再不然2"的两可现象,可以从逻辑和历时演变两个角度解释.

    关联词语"再不然"复句连接语篇连接历时演变

    从传统派到形式派:汉语系词结构研究之检视——方法、分歧与前瞻

    张和友
    273-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系统回顾了语言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关于"是"字结构的研究,这些研究涵括对"是"的表达功能以及相关结构性质的讨论,试图较为全面地呈现关于"是"的定性.从传统到前沿,由于研究背景与理论观念的差异,对于"是"以及相关结构的认识也会不同.文章基于"是"及相关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对不同理念之下关于"是"所做研究的得与失进行总结.本文一方面呈现学术界对"是"字结构研究的深入推进,另一方面对研究汉语其他问题有借鉴价值.

    系词传统语法生成语言学句法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