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吴诚

月刊

1001-4020

hx@mat-test.com

021-65556775-263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Journal Physical Testing and Chemical Analysis Part B:Chemical Analysi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上海材料研究所与机械工程学会理论检验分会联合主办的技术类刊物。主要报道材料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专业领域中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国内外的研究方向。“面向生产、注重实用、反映动向、兼顾普及”是刊物的编辑主针,旨在最大幅度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竭诚为广大读者、作者服务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编辑部
    488页

    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双酚F

    姬晓宇刁春鹏
    489-491页

    火试金熔融-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废银催化剂中银的含量

    王慧封亚辉潘生林孙彦奇...
    492-494页

    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检测血清中肺癌标志物CYFRA21-1

    史峰峰蒋裕婷龚国傲覃江阳...
    495-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基于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以检测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选用有序介孔碳CMK-3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s)结合,提升电子传递速率,实现电化学信号放大,联合金纳米粒子(AuNPs)修饰玻碳电极制得电化学免疫传感器.AuNPs与CMK-3@CMWCNTs均匀复合,并可通过Au-S键与CYFRA21-1抗体结合,为抗体提供大量的生物结合位点,提高了该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而通过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实现对血清中CYFRA21-1的检测.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显示,AuNPs颗粒嵌入CMK-3@CMWCNTs的表面和空隙中,循环伏安法(CV)曲线的变化趋势表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灵敏有效.采用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血清中CYFRA21-1进行检测,线性范围为0.5~1×104 ng·L-1,检出限(3S/N)为0.2 ng·L-1,血清样品中CYFRA21-1的加标回收率为91.4%~102%,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7.0%.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金纳米粒子有序介孔碳

    基于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泡菜中亚硝酸钠含量的测定

    黄宝美左岳瑶李媛浦贤翠...
    502-5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沉积和电聚合的方式,将纳米银和L-谷氨酸修饰在玻碳电极上,制得纳米银/聚L-谷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oly-L-Glu/Nano-Ag/GCE).以0.2 mol·L-1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为支持电解质,以Poly-L-Glu/Nano-Ag/GCE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在最佳检测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oly-L-Glu/Nano-Ag/GCE对亚硝酸钠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亚硝酸钠的浓度在4.14×10-6~1.35×10-3 mol·L-1内与对应的氧化峰电流的绝对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4.14×10-7 mol·L-1,并且该电极的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将Poly-L-Glu/Nano-Ag/GCE用于泡菜样品中亚硝酸钠的测定,检出量为1.33×10-5 mol·L-1,加标回收率为98.9%~103%.

    纳米银L-谷氨酸亚硝酸钠修饰电极电化学传感器

    纳米氧化硅表面自组装噻吩磺隆分子印迹材料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侯建国周佳宇陈文梅王现利...
    507-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噻吩磺隆(TFM)为模板,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在纳米氧化硅(SiO2)表面自组装聚合TFM分子印迹膜,组建新型纳米氧化硅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电致化学发光(ECL)免疫传感器.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紫外光谱分析优化了自组装的试验条件.取制备好的纳米SiO2 100 mg,超声分散在50 mL无水甲苯中,迅速加入0.8 mL(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在氮气保护下,于130℃回流24 h,得到表面改性的纳米氧化硅产物(APTS-SiO2),用无水乙醇和乙腈分别洗涤3次,干燥24 h.取20 mg APTS-SiO2,超声分散在50 mL乙腈中,加入TFM 0.1 mmol、MAA 0.4 mmol、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1.6 mmol、引发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15 mg进行聚合反应,再用50 mmol·L-1氢氧化钠-甲醇溶液洗脱模板分子,洗涤,离心得到中性的分子印迹材料TFM@Si-MIP.将TFM@Si-MIP的分散溶液滴加到打磨好的玻碳电极(GCE)表面,用红外灯烘干后即为TFM分子印迹材料修饰的传感器TFM@Si-MIP-ECL.组建的表面分子印迹材料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结合鲁米诺体系实现了对TFM的高灵敏检测.结果表明,该分子印迹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对目标分子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有效避免其他组分干扰.TFM的浓度在1.0×10-10~1.0×10-7 mol·L-1内,其对数与电致发光信号强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8.6×10-11 mol·L-1.按照标准加入法对环境水样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4.1%~10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5.0%.

    噻吩磺隆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表面分子印迹

    基于核酸杂交反应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在黄曲霉毒素B1检测中的应用

    崔丽伟王会赵开楼顾晓雨...
    513-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核酸适配体作为特异性识别元件,SYBR Green I(SGI)荧光染料为信号输出单元,构建了黄曲霉毒素B1(AFB1)生物传感器,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适配体互补链与适配体的物质的量比为1.5,SGI加入量为10 μL,适配体双链与SGI的作用时间为2 min,适配体与AFB1作用时间为14 min.结果表明,在AFB1质量浓度为0.1~1 000 μg·L-1时,荧光强度变化量与其质量浓度对数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81 μg·L-1.对实际玉米样品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5.2%~10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均小于6.0%.与其他适配体传感器进行比较,该方法所构建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对AFB1的检测具有操作简便、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适合现场快速测定.

    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配体荧光染料快速检测

    基于功能化石墨纳米片的库仑型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王静高强
    519-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石墨为原料,1-芘丁酸(PBA)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剥离法合成了PBA非共价功能化的石墨纳米片(PBA@GNSs),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将PBA@GNSs撒在刷好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s)表面,以实现电极的批量化修饰.用活化试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HS-EDC)活化PBA的羧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封闭剂,将PBA@GNSs固定抗体(Ab1),构建了Ab1/PBA@GNSs/SPCEs免疫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上述传感器的构建过程,并用库仑法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该免疫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3 000 ng·L-1,检出限为3.3 ng·L-1.对样品平行测定5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0%,加标回收率为96.1%~101%.选择性和稳定性试验表明,该免疫传感器对PS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于4℃保存18 d后,库仑响应信号仅衰减为初始信号的92.0%.

    石墨纳米片超声剥离法库仑法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基于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周芷任刘娅楠黄晓婧张雪晴...
    527-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将电流信号的比值作为输出信号,通过电流信号比值的变化实现目标物的定量检测,具有可靠性好、重复性高等优点.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是一种多孔配位聚合物,因比表面积、孔隙率、孔径等结构和性能优势备受学者关注.目前,基于MOFs材料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已广泛用于多种物质的检测,成为传统检测方法的潜在替代方法.为此,对比率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常用信号物质以及不同MOFs材料的性能进行总结,重点综述了基于功能化MOFs材料的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引用文献60篇).

    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比率电化学传感器双信号检测综述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策略的研究进展

    朱蕾静安雅睿
    536-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简单介绍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成及原理,详细从导电性增强、信号分子富集、抗体增加、催化信号放大等4个方面进行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策略的综述.其中重点分析了各类纳米材料,包括石墨烯类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多孔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和金属化合物纳米材料的功能特性及信号放大原理.其次,总结了基于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策略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对不同领域分析物的检测,提出了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对其今后发展存在的机遇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9篇).

    纳米材料信号放大策略电化学传感器免疫分析传感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