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军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军医杂志
临床军医杂志

褚常春

双月刊

1671-3826

lcjyzzbjb@163.com

0411-82679439,85846149

116017

大连市解放路655号

临床军医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其宗旨主要为全军临床医学服务,读者对象为军队临床医、技、护人员。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实践报告、调查报告、技术与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护理研究、综述与讲座、研究摘报、病例报告等。发表的稿件中以军人伤病为重点,兼顾普通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发行范围,面向军、内外公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胰激肽原酶对男性因素人工授精反复失败转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影响

    常文亮卢静张卉张皙卉...
    299-30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激肽原酶(PK)对因男性因素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反复失败后转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 年1 月至2021 年6 月因男性因素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UI助孕反复失败转行IVF-ET的86 对夫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 对。常规组夫妇中男性口服维生素E,100 mg/次,每日 3 次;观察组夫妇中男性口服PK,240 U/次,每日 3 次。两组患者均治疗 3 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精液量、精子浓度、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PR)、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行IVF-ET后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的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治疗前,常规组的精子浓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精子浓度、总活力、PR、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精液浓度、总活力、PR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治疗能显著改善精液参数,提高IVF-ET受精率、卵裂率、可利用胚胎率,可作为因男性因素行IUI反复失败患者行IVF-ET前的治疗方法。

    男性因素宫腔内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胰激肽原酶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初产妇中应用价值

    吕小静杨娜李蕊张秋月...
    302-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DPE)技术联合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PIEB)技术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21 年1 月至2023 年5 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 例PIH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0 例。A组给予单纯硬膜外阻滞(EPL)联合PIEB,B组给予DPE联合PIEB。分析比较两组镇痛情况、分娩各时间段应激因子水平、产妇分娩方式,以及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镇痛起效时间、爆发痛(BTP)发生率、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罗哌卡因每小时用量、罗哌卡因总用量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段心率、平均动脉压的组间、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段血氧饱和度的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PE联合PIEB用于PIH初产妇分娩镇痛可缩短镇痛起效时间,降低BTP发生率与镇痛药剂量,减轻应激反应,且对母婴结局无负性影响,安全性较高。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镇痛母儿结局

    β-微管蛋白在不同部位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相关性

    张婷姚宁华王馨张召...
    306-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β-微管蛋白(β-Tubulin)在不同部位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104 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设为结肠癌组)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设为癌旁组)。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结肠癌组织中β-Tubulin蛋白阳性表达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检验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肠癌组在左、右半结肠癌组织β-Tubulin蛋白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患者预后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无关(P>0。05),与不同部位、分化程度、临床病理(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β-Tubulin蛋白表达水平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β-Tubulin蛋白阳性表达均为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中β-Tubulin蛋白均可作为结肠癌化疗药物选择及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β-微管蛋白结肠癌预后临床病理特征危险因素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双氧水冲洗在感染创面应用效果

    赵健全杨军聂升波樊勇...
    309-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双氧水(H2O2)冲洗在感染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启东市人民医院自2020 年4 月至2022 年4 月收治的60 例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 例。A组患者给予VSD+生理盐水冲洗治疗。B组患者给予VSD+低浓度H2 O2 持续冲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病理结果、病原体检测阳性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创面组织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30/30),高于A组的 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病理均好转,且B组病理炎症情况优于A组。治疗后 7 d,B组患者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及血清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B组患者创面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 蛋白表达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H2 O2 冲洗治疗方案能够促进感染创面愈合,降低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及血清炎症因子。

    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术双氧水炎症因子

    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在甲状腺可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

    司晓娟托静美宋和琴
    312-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在甲状腺可疑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 例甲状腺可疑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共检出158 个结节,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n =57)与恶性组(n =101)。比较两组二维超声造影影像表现,比较不同年资超声医师与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诊断甲状腺可疑结节良恶性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年资超声医师与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造影模式、造影程度、造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低年资医师联合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高年资医师、高年资医师联合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高于低年资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医师联合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医师联合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的敏感度高于低年资医师联合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资医师联合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的特异度高于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低年资医师联合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二维超声造影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造影模式不均匀、造影程度低增强、造影时间快速,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对甲状腺可疑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与高年资医师相当,可有效提高低年资医师诊断效能。

    甲状腺可疑结节良恶性结节超声人工智能辅诊系统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A抗体监测在肾移植术后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中意义

    张菁菁曹新岭热衣汉·西里甫米克热衣·艾孜买提...
    316-317,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A(MICA)抗体监测对肾移植术后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9 年1 月至2022 年8 月收治的96 例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肾移植术前及术后第1、3、6、12 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ICA抗体。记录患者术后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不同术后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患者血清MICA抗体阳性率。结果 96 例肾移植患者中,术前血清MICA抗体阳性率为14。58%(14/96);术后第12 个月,血清MICA抗体阳性率为25。00%(24/96)。根据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将患者分为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n =12)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n =84)。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血清MICA抗体阳性率高于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是否发生慢性排斥反应将患者分为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组(n =16)与未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组(n =80)。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组患者的血清MICA抗体阳性率高于未发生慢性排斥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ICA抗体阳性的肾移植患者更容易发生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术前积极检测血清MICA抗体并于术后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可为急性及慢性排斥反应的预测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人类白细胞抗原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A抗体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效果预测价值

    孙强徐莹吴迪阎英...
    318-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21 年3-8 月收治的65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SWI检查。比较常规MRI、DWI、SWI检测出的缺血梗死区域面积大小,分析显著血管征(PVS)阿尔贝塔卒中操作早期急性卒中分级CT(ASPECT)评分、磁敏感血管征(SVS)ASPECT评分与DWI ASPECT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SWI检测出的缺血梗死区域面积大于常规MRI和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VS ASPECT评分与治疗后DWI ASPECT评分、治疗前后DWI ASPECT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 =0。724、0。677,P<0。05);治疗前SVS ASPECT评分与治疗后DWI ASPECT评分、治疗前后DWI ASPECT评分差值、治疗后NIHSS评分、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呈正相关(r =0。568、0。612、0。531、0。478,P<0。05)。结论 SWI在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面积方面的准确性更高,可作为临床治疗评估的预测手段。

    磁敏感加权成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显著血管征磁敏感血管征

    窄谱中波紫外线与红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比较

    马伟范梅娜陆迎炜吴丽娟...
    321-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窄谱中波紫外线与红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自2021 年6 月至2023 年6 月收治的212 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n =71)、B组(n =70)、C组(n =71)。A组患者给予伐昔洛韦治疗,B组患者给予伐昔洛韦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C组患者给予伐昔洛韦联合红光治疗。记录并比较3 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 3 组患者结痂、脱痂、疼痛减轻、疼痛消退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当日、治疗后3 个月,采用中国版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B组、C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结痂、脱痂、疼痛减轻、疼痛消退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当日、治疗后 3 个月,3 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当日,B组、C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维度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窄谱中波紫外线与红光联合伐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相似,均可缩短病程,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伐昔洛韦光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生活质量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二聚体/纤维蛋原比值检测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龚川江刘利刘佳佳周铃...
    324-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DFR)检测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重庆松山医院自2020 年3 月至2023 年3 月收治的99 例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 =42)、中重症组(n =31)、重症组(n =26)。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 =92)与死亡组(n =7)。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与不同预后AP患者的SII、NLR、DFR。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SII、NLR、DFR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II、NLR、DFR对AP预后的预测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SII、NLR、DFR与血糖、血钙的相关性。结果 中重症组、重症组患者SII、NLR、DFR均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 SII、NLR、DFR均高于中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NLR、DFR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 =0。473、0。467、0。480,P<0。05)。存活组患者SII、NLR、DFR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II、NLR、DFR三者联合对AP预后的预测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9。1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II、NLR、DFR与血糖呈正相关关系(r =0。437、0。390、0。435,P<0。05),与血钙呈负相关关系(r =-0。445、-0。388、-0。450,P<0。05)。结论SII联合外周血NLR、DFR对AP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急性胰腺炎预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比值

    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干眼临床研究新进展

    吴雪蓉王金华
    327-330页

    糖尿病性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干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