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沂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沂大学学报
临沂大学学报

王勇

双月刊

1009-6051

lysyxb@163.com

0539-2060291

276005

山东省临沂市双岭路中段

临沂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nyi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读者对象为大专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办刊宗旨是:坚持双百方针,立足理论前论,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关注学术热点,突出教育性、师范性、地域性特色,展示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旨在推动学术文化交流,竭诚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由钟》对梁启超文学思想的接受与发展

    张雪李娟
    96-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梁启超作为近代文学革命的倡导者,其著述在韩国开化期广为流传.李海朝是这一时期新小说家的代表人物,深受梁启超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他的小说明显借鉴了梁启超的文学思想和理论主张,尤其是他的代表作《自由钟》,在内容上多次引述梁启超《自由书》的原文,探讨了小说的批判精神、女性意识和重视教育等问题.李海朝同样鼓励创作具有启蒙意义的新小说,强调女子应享有自由、社交和受教育的权利,并批判传统教育方式,认为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途径.在形式上,《自由钟》受到梁启超讨论体小说的影响,通过妇女们讨论的形式,宣扬文明开化和自由独立的思想.对《自由钟》的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中韩文学交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李海朝梁启超《自由钟》教育女性意识自由独立

    中华文化多彩一体和兼收并蓄与中华民族的包容性

    王震中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在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是与中华文化的多彩一体性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文化既是多彩的又是一体的.其"多彩"指它是由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民族文化汇聚而成,它既包括汉文化向边远民族地区的辐射,也包括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向中央王朝的汇聚;其"一体"既指它"国语""国文"这一统一文字的载体的一体性,又指它在国家文化层面上的一体性.中华文化的多彩一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民族融合和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所表现出的"互化融合"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包容性还表现在对世界文明的兼收并蓄上,诸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后被中国化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在其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交往.它并不是封闭的,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并不是关起门来传承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也是与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和而不同是容许差异性存在的,它为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和创造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包容性多彩一体兼收并蓄中国化和而不同

    论20世纪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

    匡存玖
    10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研究成果颇为丰硕,在文化符号学、数学符号学、逻辑符号学、人道主义符号学等不同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建构了形式符号学、逻辑符号学、结构主义符号学、审美符号系统论等多元批判范式,提出了"文化作为人类实践的符号意指过程""结构主义数学诗学""社会现实及意识形态的符号学分析""人道主义符号学""有机文化'能动'主义"等创新性命题,彰显了极其鲜明的实践批判与人道主义精神,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罗马尼亚马克思主义符号学美学

    论孔子对"天命"的知与未知

    王春华于联凯
    119-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孔子五十岁时,对"天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说在某些层面上有所了解,但其未知者甚多,已知者亦非完全正确.首先要弄清楚"天命"的含义和孔子对"天命"的认知情况,可以从宗教、人事(政治)、自然、道德与文化、梦与天命的关系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孔子关于道德文化发展传承规律的认识,应深入研究,使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以促进新时代文化的发展.其次,要分析孔子对"天命"的怀疑与未知情况,对"天命"未知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有孔子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等等.因此,孔子要完全做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踰矩"是不可能的.最后,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距离,之所以如此,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认识论方面的原因.

    天命多层面认知未知

    论人工智能语境下科技法律伦理的现代流变

    罗亚海
    130-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法律伦理的制度基础和历史背景.在现代场景下,对法律科技伦理进行反思和抽象成为必要.这需要借助科技法律发展的伦理史观的考察,重新审视法律伦理观的历史变迁,并对其进行现代性思考,以凝练符合现代时代特征的科技法律伦理观念.机器的使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让科技法律伦理可以分为先机器时代、工业革命阶段以及强人工智能时代三个阶段.在人工智能时代,传统科技法律伦理所坚守的价值和社会现实发生了质性的改变,需要基于现代性认知重新构建科技法律伦理的制度基础和价值共识.因此,在守正的基础上,需要对现代科技法律伦理观的表征和属性进行新的思考,以实现在人工智能背景下物理与人的界限、公民、社会、法律的关系以及法律伦理制度体系的革新和再造.

    人工智能科技法律伦理现代流变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山东省空气质量评价

    李从欣岳心如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超标现象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山东省也存在空气质量超标现象,甚至有加剧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不能先污后治,也不能边污边治,要在源头上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根据空气污染的主要评价因子分析,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与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建筑与交通污染等都对山东省的空气状况有影响,且造成山东省不同城市空气污染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为改善空气质量,政府应完善经济政策,加大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和支持,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到环保中来.

    空气质量评价山东省多元统计分析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2023年工作会议暨"天山廊道与中外交通"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马悦
    150-154页

    Abstracts

    155-156页

    话语构建与传播研究的力作:评《"中国梦"话语构建与传播研究》

    周忠元
    封2,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