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建设
理论建设

双月刊

理论建设/Journal Theory Research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内政治文化:结构、功能与发展路径

    陈义平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升华,是新时代加强执政党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前进指南,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原创性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内政治文化由"党内制度文化—党内精神文化—党内行为文化"三维一体组成.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必须着眼于党内政治文化的内在结构及其功能,一体推进良法善治的党内制度文化、凝心铸魂的党内精神文化、清廉担当的党内行为文化建设,以持续深入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环境,展现党内政治生活新气象.

    习近平文化思想党内政治文化党内制度文化党内精神文化党内行为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对重新认识人类现代化共性的世界意义

    冯大彪
    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突破了西方现代化的"普世"论,终结了现代化的"历史终结论",为重新认识人类现代化共性提供文明高地.从中国式现代化重识人类现代化的历史共性,能增强现代化的历史自觉,有助于扭转"东方从属于西方"的现代化旧格局,培育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现代化新格局,构建富有现代化共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国式现代化重识人类现代化的理论共性,能增强现代化的理论自觉,有助于突破西方现代化中心论、明晰人类现代化共性的现实根基、探究人类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从中国式现代化重识人类现代化的实践共性,能增强现代化的实践自觉,有助于破解人类现代化的难题、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引领人类现代化走向世界大同.

    中国式现代化人类现代化共性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立论依据

    刘晨晨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都必然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迫切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屡屡造成生态危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即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平衡,从而确保现代化能够兼顾稳定与发展.这种价值观念与思维模式的形成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借鉴与传承,对西方现代化反生态性的思考与超越,同时也是对我国生态治理实践的经验总结.源此深厚的立论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构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从而为化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自然观生态文化

    论坚持守正创新的生成逻辑、时代价值和原则要求

    佟玲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就其生成而言,坚持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表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赓续,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精髓的鲜活体现,是党对治国理政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就时代价值而言,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谋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原则规范.就原则要求而言,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一个宗旨"的根本立场,明确"两个敢于"的魄力要求,坚守"三个不动摇"的基准底线,明晰"四向四看"的方向维度.

    守正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代价值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研究:进展综述与进路展望

    周虎
    3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是一个具有紧密关联的重大时代课题.国内学界对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研究阐释见仁见智,现有成果主要围绕四大板块共计十二个方面的议题展开.第一大板块是关于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形成逻辑、提出依据和产生背景的研究,第二大板块是关于全球治理中国方案核心要义、层次划分和内容架构的研究,第三大板块是关于全球治理中国方案典型做法、适用领域和改革诉求的研究,第四大板块是关于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理论贡献、实践要旨和当代价值的研究.既有文献对以上四大板块的论述呈现抓主线、分专题、多层次、宽领域、跨学科的基本特点,但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就中国方案谈中国方案"的循环论证现象,学理性阐释尚显不足,整体性研究有待加强.今后,还需要把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三大全球倡议"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入研究,阐释好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

    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三大全球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

    比较视域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重超越

    贾磊
    5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化的三重超越.在文化主体层面,资本主义文化用资本原则替代了文化自身的逻各斯,造成了文化的资本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文化观和人民观相统一,将人民视为文化的创造主体、享有主体和评判主体,以人民至上超越了资本至上.在文化属性层面,资本主义文化追求文化的同质化,造成了人类文化多元共存的合法性危机,习近平文化思想秉持文化间性主义交往原则,推进全人类文化交流互鉴,以文化多元性超越了文化同质性.在文化价值层面,资本主义文化以虚假的意识形态对人进行规训,让人陷入异化的境地,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文化价值的应然归属,推进文化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超越了人的异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资本主义文化人民至上文化共同体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解放

    泛娱乐主义的生成机理、征候透视与纠治进路

    孙开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泛娱乐主义"思潮的生成既受市场经济发展与资本逻辑助推的影响,又离不开媒介形式的多元促动与深度融合;既受社会分层与大众需求的多样化影响,也与消费主义思潮的裹挟激荡相关联.泛娱乐主义以受众时空自由化、审美取向庸俗化、信息炒作碎片化、道德共识虚无化为主要表征.在厘清其生成和具体表征的基础上,将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法律法规的实施、严格娱乐准入门槛、抢占网络宣传高地、提升新媒体平台舆论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提升大众自身修为和审美品位作为纠治对策,以消解泛娱乐主义的盛行风气,有效应对泛娱乐主义对社会和公众的不良浸染.

    泛娱乐主义资本推动娱乐至上价值引领

    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陈慧玲
    70-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科技自立自强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阐释.从继创性贡献来说,强调"继承+创新"的认知模式,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科技思想的科学认知与能动把握,具体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的继承与创新.从集创性贡献来说,强调"集成+创新"的认知模式,着眼于"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及"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核心较量两个方面,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各要素间的高效联动与整体协同.从原创性贡献来说,强调"初始与创造"的认知模式,形成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生动展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背景论、战略地位论、目标导向论、方针举措论、精神文化论和国际治理论的独特性.

    科技自立自强继创性贡献集创性贡献原创性贡献习近平科技观

    中国共产党践行历史主动精神的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

    余京华肖结红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主动精神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历程中,自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形成了弘扬并践行历史主动精神的三个自觉:始终遵循历史规律与坚持理论创新的理论自觉,精准把握历史大势的历史自觉,倾力推动中国和世界历史进程的实践自觉,并由此取得了诸多历史性成就,谱写出新时代辉煌篇章.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实践自觉

    国内学界关于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综述

    杨文文
    8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年来,国内学界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研究逐步向体系化、系统化发展.国内学者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形成发展、战略目标、建设理论、道路选择、思想内容、思想评价等方面,这为当下研究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现实启迪.展望未来,学术界应坚定不移地拓展和深化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研究,加强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历史性、整体性、学理性、价值性和时代性研究,进而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