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视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视野
理论视野

周炳成

月刊

1008-1747

010-62805418 62805483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央党校主楼4层

理论视野/Journal Theoretical Horiz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理论性、学术性、现实性、创造性、综合性社会科学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克思剩余劳动概念的伦理意蕴

    寇东亮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剩余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创建和唯物史观的完善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它关涉剩余价值源泉、剥削秘密、脑体分工、物质财富、自由时间、人的全面发展等主题,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劳动力商品"批判和"剩余劳动时间"分析,凸显剩余劳动概念的生命伦理意蕴;二是通过"脑体劳动分工"批判和"剩余劳动产品"分析,凸显剩余劳动概念的劳动伦理意蕴;三是通过"为生产而生产"批判和"剩余劳动积累"分析,凸显剩余劳动概念的财富伦理意蕴。

    马克思剩余劳动生命财富伦理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文本语境与基本维度论析

    王学荣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呈现出一种多维度的立体式结构。"文明是实践的事情"彰显其实践维度,"文明的社会品质"显现其社会维度,"自由人"的旨归体现其人学维度,"自由王国"的始源显示其历史维度,"歌颂"与"批判"的双重变奏展示其辩证维度。还原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文本语境,发掘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多重维度,并对其进行立体式透视,这是全面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一项基础性的"知识考古"工作。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的多重维度为当下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观实践社会品质自由王国双重变奏

    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姚建龙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和完整的体系,可以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地位、主要路径、基本保障、伟大成就等四个维度学习和把握其科学内涵与核心要义。纪律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纪律建设进一步深化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党的纪律建设党的建设党纪学习教育党内法规体系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系统思维特质

    王垠丹孙来斌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意识形态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系统思维特质。这一重要论述清晰阐释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社会其他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工作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动效应,充分展现了系统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准确反映意识形态工作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突出显示了系统层次性思维的精髓;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吸收历史经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实践和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实现理论的创新发展,生动体现了系统开放性思维的要义。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系统思维特质

    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对传统道德观的创新发展

    陈红娟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习近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国情,对传统道德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围绕"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等内容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论断。习近平关于道德建设重要论述,明确了"个体-国家"双互动的道德价值指向,实现了对传统道德价值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拓展了"信仰-能动"的道德提升路径,实现了对传统道德主体论的超越与创新;建构了"榜样-制度"的引导保障机制,实现了对传统道德践履论的完善与发展。

    道德建设传统道德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内在逻辑

    董大伟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集中体现为"七个明确",蕴含着党对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等多方面的深入思考。"七个明确"聚焦一个主题,同时又各有侧重,形成了严密的内在逻辑。其中,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和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阐释其本体论与价值论,青年工作的职责使命、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青年一代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青年工作的路径方法和共青团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等建构了实践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篇",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也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党的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田旭明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历史视域和现实场景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现代化领域的现实塑造和实践运用。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诚坚定、正确理解、科学运用和实践转化,不仅促使中国现代化的命运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还自主探索并形成了现代化的中国新道路,而且,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领感召下,中国式现代化获得了强大的历史主动而行稳致远,并展现了西方现代化无法比拟的显著优势。一言蔽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之治的重要精神密码和显著精神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

    李笑宇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实践层面塑造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连贯性和均衡性三大显著优势。自主性的政党组织特性造就了现代化的发展自主性;党管规划的治国理政方式确保了现代化的发展连贯性;统筹兼顾的科学领导方法保障了现代化的发展均衡性。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在领导力量的必备特质、赶超型现代化的组织逻辑、现代化均衡发展的方式方法上给广大后发国家带来了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模式政党主导制度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发展新趋势的适配性研究

    牛珊珊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关乎我国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要素,推动现代化发展应同我国人口在素质、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变化新趋势进行充分适配。老年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需加强适老化构建,从生存型养老向享受型养老过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致力于全方位、深层次地实现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足的现代化坚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增进人民的生态福祉和全球绿色发展红利;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以中华文明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壮大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

    人口老龄化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中华文明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方向、问题挑战及实现路径

    汪彬刘璐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对新时代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对赢得国际竞争、夯实物质技术基础、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目前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存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的牵引力不够;产业融合协同性差及产业体系整体效能不高;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较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要素资源支撑不足等问题。需在国家战略统一部署下,立足国情和产业基础,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设计,一体化谋划"教育、科技、人才",强化科技对产业战略性支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学合理谋划"三大产业",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推动产业集群链式发展,打造具备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方向问题挑战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