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探索
理论探索

潘峰

双月刊

1004-4175

llts@263.net

0351-7985585

030006

太原市学府街96号

理论探索/Journal Theoretical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办刊宗旨和特色,注重对深层理论性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的研究,突出科学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突破唯"迹"论"绩":有效防范痕迹主义的逻辑阐释

    祝慧唐青叶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痕迹管理作为一种政府治理的有效模式,在治理过程控制和公共政策执行中产生了积极作用.痕迹主义指的是痕迹管理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效能偏离,在基层减负、干部作风、行政效率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从"制度—责任—技术"维度来看,痕迹主义唯"迹"论"绩"在制度悬浮、责任失衡、技术偏移上分别呈现出本末倒置的以"迹"代"绩"、过度留痕的以"迹"为重、数字负担的"指尖"留痕三种突出样态.其产生机理表现为,压力叠加传导的制度逻辑、强责任导向的绩效考核逻辑、痕迹管理技术的"反向适应"逻辑.有效防范痕迹管理演变为痕迹主义,需以政府信任提高痕迹管理层级互动的制度效能,以角色担当优化痕迹管理的责任分担,以公共价值嵌入痕迹管理技术的共识理念.

    痕迹管理痕迹主义治理效能

    数智技术与政府治理的融合:样态、制约与优化

    段易含陶立业
    94-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数智技术为政府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数智技术嵌入政府治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如何进一步促进数智技术与政府治理的融合发展成为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当前,数智技术嵌入政府治理的融合实践在目标理念、治理主体、决策执行、应用场景等方面呈现不断融合的态势,同时面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新型权责与传统规制冲突、技术盲区与行政伦理风险、组织管理与数据支撑壁垒的现实制约.进一步优化数智技术嵌入政府治理的融合实践,应从价值与技术理性共融、公域与私域权责规制、人机智能敏捷协同及虚实映射集约共享等方面入手,实现数智技术与政府治理的深度融合.

    数智技术政府治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阐释

    王晓燕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立法的政治遵循与价值遵循、核心要求与任务、践行方向与应予协调若干重大关系进行了系统论述,从不同层次构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遵循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抓住立法质量关键论与立法权力边界论两个核心要求,践行把握客观规律推进科学立法、实施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民主立法、强化备案审查与合宪性审查保障依法立法的路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立法观坚持立法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步推进改革与法治;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两手齐抓法治与德治,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法治思想科学立法观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双碳"背景下我国气候变化侵权诉讼的难题破解

    任超田其云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平均气温的不断攀升及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已将"双碳"战略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通过司法手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愿望与行动,虽然有人身权、财产权、环境权等请求权基础的支撑,但气候变化侵权诉讼仍面临温室气体排放的违法性、碳排放与气候变化间的因果关系举证难、认定难等理论困惑与实施难题.各种阻却因素使得气候变化侵权诉讼至今未能正常进行.深入研究可知,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承担与认定,无需违法性这一构成要件,近些年不断提升的科技监测手段,可以确定碳排放与气候变化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参与度,"相当因果关系说"也为此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推进,对气候变化侵权责任违法性的认定观念得到更新,因果关系证成等理论困惑与实施困境被逐一破解后,建立与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气候变化侵权诉讼制度可期可待.

    "双碳"请求权基础气候变化侵权诉讼碳排放的违法性因果关系

    诉源治理的困局纾解——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切入点

    王牧
    119-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诉源治理"延续了我国"无讼在于谋始"的观念传统,同时作为一种基层治理范式在我国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诉源治理实践中面临治理目的、治理方式、治理资源、治理路径方面的困局,因而有必要对这些困局进行纾解.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民本观念,具有源头性、系统性、本土性、协同性的特质,与诉源治理的发展方向具有高度契合性,对全面认识诉源治理和应对当前诉源治理所面对的困局具有重要意义.在其启示下,诉源治理应包含"靠前治理"和"源头治理"的双重内涵,由法院主导的"起诉后靠前治理"和自治优先的"起诉前源头治理"组成双层机制,其初级目标是"化纠纷于诉前"和"断纠纷于诉内",次级目标是"解纠纷于萌芽",终极目标则是通过"自洽秩序"的实现改良纠纷产生的土壤.

    诉源治理枫桥经验源头治理纠纷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