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管理作为一种政府治理的有效模式,在治理过程控制和公共政策执行中产生了积极作用.痕迹主义指的是痕迹管理在政府治理过程中的效能偏离,在基层减负、干部作风、行政效率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从"制度—责任—技术"维度来看,痕迹主义唯"迹"论"绩"在制度悬浮、责任失衡、技术偏移上分别呈现出本末倒置的以"迹"代"绩"、过度留痕的以"迹"为重、数字负担的"指尖"留痕三种突出样态.其产生机理表现为,压力叠加传导的制度逻辑、强责任导向的绩效考核逻辑、痕迹管理技术的"反向适应"逻辑.有效防范痕迹管理演变为痕迹主义,需以政府信任提高痕迹管理层级互动的制度效能,以角色担当优化痕迹管理的责任分担,以公共价值嵌入痕迹管理技术的共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