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张京华

月刊

1673-2219

llxyxb@163.com

0746-6381194

425100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杨梓塘路130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查看更多>>本刊为湖南科技学院主办的刊发理论研究文稿为主的综合性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简论李达与昆仑书店

    傅宏星唐艳婷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李达既是一位造诣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同时又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1928年,面对国民党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逆风而动,主持创办上海昆仑书店,出版了一大批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的论著和译著,不仅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且也给迷茫当中的革命群众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文章探究了昆仑书店开办的时代背景、经营始末和图书出版,并对出版物进行统计分析,尝试评价李达创办昆仑书店的历史功绩与积极意义.

    李达昆仑书店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出版史

    李达党史学习观及其现实意蕴——基于对《怎样学习党史》的文本解读

    陈小燕廖雅琴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历史,以史育人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早在建党三十周年时,李达就倡导全党乃至全国人民学习研究党的历史,他关于党史学习的目的、内容、主体和方法的一系列深刻论述,集中体现在其发表的《怎样学习党史》一文中.系统梳理和深入考察李达的《怎样学习党史》,对我们理解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党史学习与研究的初心和使命,对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党史、巩固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借鉴意义.

    李达中共党史学习观现实意蕴

    舜的中国意义

    韩昇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舜形象的建构对中国历史有两个重要意义:第一是以孝为核心的家族伦理发展出国家政治原则;第二是树立以文化提升为本的民族融合原则,形成"用夏变夷"的理论.前者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与国家治理传统;后者建立文化民族自强不息、日益向上的文化标准.

    舜形象民族融合意义

    何谓"三皇":文化演进三阶段的人格化代码

    陈仲庚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皇"所代表的时代,是从"一万年文化史"到"五千多年文明史"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时间距离在五千年上下,因而"三皇"不可能是三个具体的"个人",而只能是三个不同文化阶段的具有人格化象征意义的"文化代码".结合文献学和考古学的材料分析,"三皇"对应的"三个阶段"是:燧人祝融氏代表了人类用火烹煮的初始阶段;太昊伏羲氏代表了驯养家畜的初始阶段;炎帝神农氏代表了农耕种植的初始阶段.正是经过了这三个"初始阶段"的文化演进,中华大地才开始迈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三皇文化演进三阶段人格化文化代码

    韩柳与唐代古文运动新论

    郭新庆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韩愈和柳宗元倡导的唐代古文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表面上看是一场文学运动,但实际上它与当时的政治革新运动密切相关.韩柳二人对"儒道"的认知不一样.韩愈创立了道统说,确立了儒学思想的正统地位.柳宗元主张"大中之道",开创了唐代以来政治思想的新纪元.从文学上看,两人的文论思想和文学实践之路也不相同.但他们都反对和批判魏晋六朝以来的骈体文,并共同开创了秦汉以来古文运动的新局面,致使唐代文学园地百花开放,精彩纷呈,以至影响宋代以后的诗文发展.

    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骈体文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

    田浩的张栻思想研究探析

    刘玲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田浩是美国著名中国学家,因在哈佛大学听史华慈教授解读《朱子语类》而对研究宋史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进而选择把张栻作为研究的对象.田浩从道德修养、哲学范畴"心""仁",《知言》等问题的讨论研究张栻与朱熹的学术联系,褒扬张栻对"仁"的独到解读、日常生活中天理的发现、传承和弘扬湖湘学的三大学术贡献.田浩的张栻思想研究成果是国内张栻思想研究的丰富和发展,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域外专家学者张栻思想研究成果的珍贵文献.

    田浩张栻朱熹湖湘学

    晚清湖南学派与永州的深厚渊源

    雷定京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州是清代湖湘公羊学派——湖南学派的学术兴盛之所,湖南学派的创始者王闿运及其学友王士达、张修府在潇湘山水间吟咏唱和、在永州书院中讲学论道,产生了广泛影响.永州籍士人龙廷弼、李馥等人向王闿运孜孜问学,开启了晚清永州学术史的新篇章.龙、李等人学成后,被学界誉为"龙经李史",传王氏公羊学于泠南书院、萍洲书院,培养出黄矞这一知名经学家,促成了晚清永州各大书院在公羊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湖南学派后学在永州重鼓南宋湖湘学派夷夏之辨的爱国情操,同时肩负起为民请命的责任担当,名震三湘.永州在晚清湖南学派以及湖南经学史乃至公羊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湖南学派的学术繁盛之福地,更是湖南学派的理论创新之宝地.

    湖南学派永州文化公羊学王闿运李馥黄矞

    潇贺古道古路亭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功能探析

    刘纯杨雄心王玉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位于南岭走廊潇水与贺江之间的湘桂古道,历史遗存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作为两千多年以来沟通岭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湘桂(潇贺)古道永州段于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通过对潇贺古道遗存古路亭的建筑特点、楹联内涵、施茶文化等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古路亭不仅承载着道路基础设施的保障功能,还在信息传播、经济交流以及宣扬节孝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潇贺古道古路亭文化内涵社会功能

    元结文化遗迹地理笺证与实地考录

    胡娟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结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其为人品质高尚,且追求功名事业的不朽.他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众多的摩崖石刻,以这些石刻为中心形成了不少摩崖石刻艺术群,其中浯溪碑林、朝阳岩石刻、阳华岩石刻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不仅如此,元结居住之所、履职之地、归葬之处,也留下了不少遗迹,如祠堂、亭台楼榭、墓葬等,通过地理笺证并实地考察元结遗迹,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价值,对当今地域文化研究与建设有着积极意义.

    元结遗迹地理笺证实地考录

    "简质清刚"说与清代中叶骈文风格兼容论探赜

    张义博
    5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骈文自清代迎来复兴,在乾嘉时期更是被冠以才学之文的名号,但徒恃才学的创作现象和文体阴柔滞腻的风格特征招致了部分批评家的讥诮和抨击.清代中叶骈文家有意扭转其不利地位,以邵齐焘为代表的骈文家标举"简质清刚"之说,即通过推崇刚健有力和简质隽洁的骈文,来实现骈文对立风格的兼容.此说的促成在笔法上需要借助"转字诀",方能于繁辞俪藻中营造出简劲之势,以开拓骈文的艺术表现空间.清代中叶骈文风格兼容论加速了骈文复古重心向六朝偏移的进程,也为嘉道以来骈散相融文学思潮的盛行与骈文学的初步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

    简质清刚骈文兼容论转字诀清代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