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文艺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文艺论坛
文艺论坛

江学恭

半月刊

2096-6474

chzypl@163.com

0731-84582637;84582634

410001

湖南省长沙市八一路227号

文艺论坛/Journal Commentaries on Literature and Art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创作与评论》(原名《理论与创作》)系湖南省唯一的创作与评论并重的大型文艺期刊,曾荣获中宣部“三创一争”先进单位、中国文联“舆情信息”先进单位、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湖南省一级期刊等荣誉,据权威机构统计,该刊影响力已跻身于中国文学期刊前20名。该刊以“繁荣文艺创作、加强文艺评论、追求湖湘气派、兼容百家风格”为宗旨,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坚守理想、关注当下,刊发优秀的文艺原创作品及精彩的文艺(文化)评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后美学时代的生命美学建构——潘知常教授访谈录

    向杰
    42-46页

    美学百年路续航新征程——有感于潘知常《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

    范藻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王国维等开启的中国现代美学已经百余年了,其间李泽厚的实践美学俨然成为其中的重要代表,20世纪80年代中期潘知常首倡的生命美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已成为中国当代美学最有前景的学派.潘知常新近出版的《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建构》,在这三个方面将生命美学推向了新的高地:"万物一体仁爱"(继承中国传统"仁爱"思想,促使生命美学思想的深化);"自然界生成为人"(阐释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丰富生命美学理论的来源);"以生命为视界"(直面当代美学研究的泛化,廓清美学研究的思路).它再一次阐述了生命美学,不是"关于生命"的美学,而是"源于生命,基于生命,同于生命,为了生命"的美学.

    潘知常生命美学实践美学美学建构

    "清官"之名下的十七年"清官戏"写作研究

    唐蕾
    5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七年"文学中"清官戏"的数量并不多,但是占据的位置却很醒目.从《十五贯》到一系列"海瑞戏",此时期的"清官戏"在写作重心上完成了从清官智断向忠奸斗争的转化,在民间趣味与政治诉求间摇摆.无论是对"清官之恶"的暴露批判,还是"清官之死"的悲剧写作,在况钟、海瑞等一系列清官名义下的写作,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清官戏"本身.

    清官戏《十五贯》海瑞戏《团圆之后》《谢瑶环》

    "西门豹"的转变:从"故事新编"到"清官戏"

    唐蕾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历史题材创作的高潮中,师陀以"西门豹治邺"为主题,创作了小说《西门豹的遭遇》和话剧《西门豹》.这两个"双生子"文本在主题与艺术风格上相差甚远.小说写作了一个《奔月》式英雄的悲剧,其间隐现着对于"清官"意识的反思;而话剧则呼应了此时期受到关注的"清官戏"创作模式,在剧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忠奸斗争.从小说到话剧创作,反映着60年代前后作家创作及同时期历史题材创作的特点.

    师陀"清官戏"《西门豹的遭遇》《西门豹》

    投向文学与历史的多重凝望——唐蕾学术研究印象

    傅元峰
    72-73页

    商界小说的女性书写及其文学困境

    杨虹陶倩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在书写市场经济活动的定位下,商界小说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内容建构模式和文学创作机制.与此同时,传播媒介的多元化特性使得商界小说顺应了新时代的文学格局,也相应催生了女性书写模式化问题并由此引发对其文学性的思索.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对女性书写模式的基本总结和成因分析,揭示构建商界小说文本固化的书写局限;另一方面,针对创作逐渐商业化、大众审美官能退化、作家媚俗意识的增长等发展痛点,将传统文学的秩序和新时代文学的发展并置,为商界小说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启发性的创作可能.

    商界小说女性书写模式化文学困境

    红色文学经典《青春之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研究

    刘堃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它是我国在海外拥有馆藏数量最多、认可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红色文学经典.《青春之歌》的英语译介研究,可视为英语世界对中国红色文学经典接受和影响之坐标.借助海外图书馆及数据库资源,通过收集、整理《青春之歌》在英语世界的译介情况,梳理出海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革命书写、女性主义和浪漫叙事三个聚焦点上,深入探究英语世界半个多世纪以来聚焦这部作品的接受成因,以期为我国红色文学经典在海外传播与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青春之歌》译介接受英语世界女性书写

    当下国产动画电影的审美之思

    王艳玲陈雪颖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发展迅速,作为国内电影产业的一部分,获得了比较骄人的成绩.文章以当下几部国产动画电影为例,从陌生化的审美叙事、多层次的审美导向以及"重形式轻内容"的审美割裂,对国产动画电影的审美进行了思考.即国产动画电影注重发掘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并对之进行陌生化的故事改编,在审美导向上由单一化向多梯度、多层次转向,由低幼化向成人化转化,但在内容表达上依然有所欠缺,突出其主题发掘是国产动画电影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之一.

    国产动画电影审美叙事审美导向

    中美合拍动画电影中文化与审美的融合及其碰撞——以《许愿神龙》为例

    孙平侯艺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美国影视团队拍摄中国题材故事的又一次尝试,《许愿神龙》在东方人文风俗和社会议题的融合上,表现可圈可点.较之前的同类故事,本片对中国文化与审美表现出更多的耐心与诚意.影片呈现了美国制作团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深化与交融,表现于对中国符号的理解与呈现、中国社会的解读和社会议题的融入以及被美国熟悉的成龙个人风格.同时因为文化差异、审美差异、价值观差异,本片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中美文化与审美的碰撞.

    《许愿神龙》中美合拍融合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IP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的审美表现——以《哪吒》为例

    尹冰丁舒珊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我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IP的动画电影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当代动画艺术创作要坚持辩证取舍、推陈出新的态度,保持固有的东方文化基因,适当地借鉴外来艺术血统,进行合理的创新与尝试.这些积极的做法有益于解决中国动画创作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文章以《哪吒》为例,将近年来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和《新神榜:哪吒重生》对比"历史性断层"之前的经典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从几个不同角度分析中国传统文化IP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的审美表现.

    中国传统文化IP当代动画电影审美表现《哪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