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民族团结中情感团结的实现路径

    张敏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情感作为构建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重要维度,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深刻性.一个共同体得以建立并存续,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共同体本身有能力为成员提供一套连贯的情感处理方法,通过扩大共识,最终形塑集体对情感相对统一的认知.通过对历史情感经验和当代情感实践的总结,可以将民族团结作为所有事业的情感思想基础,在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上,积极推动团结情感沿着共需—共情—共识—共护这一逐层递进的逻辑路径,向构建团结稳定的中华民族情感共同体目标迈进.

    民族团结情感团结共需共情共识共护

    如何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田园诗式共产主义"——对国外学界一种流行见解的质疑

    杨雨帆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外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田园风格的案例"描述的共产主义与建立在发达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共产主义相矛盾,前者是"原始共产主义",是对傅立叶共产主义思想的直接继承.事实上,有充分的根据表明,"田园诗式共产主义"不完全是"原始共产主义".相反,它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以"消灭分工"为首要前提、以"物质力量"为根本条件、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旨趣.用"田园风格案例"描绘的共产主义与傅立叶用"作息时间表"展现的共产主义图景实质上"貌合神离".马克思恩格斯的未来社会观立足于实际历史进程和无产阶级人道主义,实现了对傅立叶的根本超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田园诗式共产主义"是经过严肃思考的成熟观点.

    田园诗式共产主义德意志意识形态原始共产主义傅立叶

    时间悖论的破解及其限度——哈特穆特·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探析

    张朝阳
    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特穆特·罗萨在其社会加速批判理论中通过对社会时间结构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时间悖论,即科技加速与生活节奏加速的同时在场.为破解时间悖论,罗萨从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对其根源展开分析:在形式层面,时间悖论源于个人事务量的增长速率超过了由科技变革所推动的相关过程的加速速率;在内容层面,资本变现逻辑、社会加速循环和加速的承诺作为结构和文化力量共同推动个人事务量的高速增长,使其速率不断超过相关过程的加速速率.罗萨进而提出破解时间悖论的"后增长社会"方案:一是构建经济民主制;二是引入无条件保障基本收入和基本时间的制度;三是将主体与世界的共鸣关系作为衡量美好生活的尺度."后增长社会"方案虽然在价值取向上有合理之处,却没有真正切中引发时间悖论的根本现实,即贯穿于现代社会中的资本逻辑.只有彻底超越资本逻辑,才能真正地破解时间悖论,实现人的美好生活.

    时间悖论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后增长社会共鸣

    职责聚合:基层治理条块协同的优化创新

    邱实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层治理现代化离不开条块关系的优化,这是由我国政府结构和行政体制决定的.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如权责倒挂、协同障碍、治理分立、管理不畅等,本质上都是条块协同障碍所致.因此,基层治理中条块关系优化主要是进一步增强条块的协同性,使基层治理更加协调顺畅.基层治理条块关系协同优化创新可以以政府职责为"抓手".当前基层治理是在政府职责体系和条块关系的反向互嵌下运行的,此间因职责分离和职责错位产生基层治理中条块分割与条块冲突等问题.基于基层治理条块协同存在的障碍,应进行政府职责纵横双向聚合的基层治理条块协同理念创新,并通过结构性、运行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的职责聚合构造政府职责清单建设、治理权限适配的实践方式和党建引领的条块联动机制的基层治理条块协同优化进路.

    基层治理条块关系政府职责协同优化

    村组共治:乡村治理有效的路径选择

    韩玉祥石伟
    4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急剧转型.以行政村为核心的乡村组织陷入治理困境,亟需实现功能的扩大化.治理主体间的合作共治是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路径.村组共治通过行政村与村民小组之间的角色分工实现合作共治,表现出"通过分工的合作共治"的耦合逻辑.在耦合式分工中,行政村是行政类事务的承担者、混合类事务的攻坚者、自治类事务的支持者,行政村治理的角色运行机制包括行政村组织的正式化、支持网络的建立.村民小组是行政类事务的分担者、混合类事务的落实者、自治类事务的担纲者,村民小组治理的角色运行机制包括人力资本的增加、社会资本的吸纳、信息资本的掌握.村组共治能够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和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促使新双轨政治形成.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合作共治村组共治

    数字文明时代税收治理现代化探析——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税收治理的视角

    王伟域
    5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社会正迈向数字文明时代,科技变革是驱动数字文明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将深刻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必然体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应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框架下保持税收治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即建立起平衡型税收.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在多方面成为税收治理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提出了新挑战.从构建平衡型税收的视角出发解读数字文明时代人与科技变革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发现:数字文明时代需要现代化治理理念支配下的数智技术作支撑,但更加需要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本质特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每个税收主体的税收权益.因此,数字文明时代税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实现整体性国家税收实力的增强,还要回到每个个体本身,即转向以人为中心,最大限度促进人的个性化发展.

    数字文明时代税收治理平衡型税收区块链

    数据视域下法治链条与数字经济的印合:被动适应与主动保障

    郑妮汪家颖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我国已经把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数据安全风险、数字市场垄断等问题,亟待法治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法治在解决数字经济现实问题时却呈现出法律制度供给乏力、个人数字权利不明晰以及执法机制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等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则是法治链条不能与数字经济"三链条"形成良好的衔接甚至出现错位.因此,置于数据视域下,以法治链条的被动适应与主动保障去纾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才是明智之举.在被动适应上,以立法补强个体数字权利保障,以执法纠错完善数字市场反垄断与容错机制,以数字司法持续接近数字正义的实现;在主动保障上,以立法创新推进数据有序共享交换,以执法突破构建数据算法监管体制,以智慧司法构建人工智能司法服务,以主动守法推动数字合规市场形成.在此基础上,法治顶层设计与数字底层逻辑形成协调联动、互为助力,为最终形成完备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数据数字经济法治链条法治保障

    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刘洋肖远平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国统一大市场与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并行不悖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下的数字文化产业既是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也是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其基本特征是将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导向,将产品市场和广告市场作为主要市场,将文化经济、符号经济、创意经济作为表现形式.应以统一的制度规则、数字监管、竞合共生,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公平进场、公平交易、公平竞争.针对目前数字文化产业存在的技术、数据、市场大而不强的现象,需不断优化数字文化产业统一大市场标准体系,建立数字文化产业统一大市场数据平台,推进数字文化产业统一大市场数字金融.

    数字经济统一大市场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以贵州智慧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为例

    王伟杰
    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建设"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康养旅游逐渐成为民众出行消费的新常态.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下民众防疫日益常态化生活化的情势,急需利用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5G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赋能康养旅游产品设计,发展探索人体康养"旅游处方"的"智慧康养旅游产业".贵州省素有"山地公园省"的美誉,近年来通过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智慧度不断提升.然而智慧康养旅游产业发展仍面临着"数字鸿沟"、智慧化程度较低、人机主体博弈、产业链融合程度不高、产业信息化平台泛滥等挑战,亟须完善跨业态无边界康养旅游场景设计,打破智慧化建设圈层壁垒,践行"人体机用"的实践准则并建立健全智慧康养旅游行业标准,以实现"医养旅游""动养旅游""怡养旅游""食养旅游""天地养旅游"的智慧化建设,助推贵州智慧康养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以此为借鉴为其在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

    智慧康养旅游贵州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风险回应型生态环境法典:科学不确定下的预防原则表达

    韩康宁
    9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环境法典编纂为风险预防原则的实体构造提供了契机.生态环境风险的泛化趋势,使得以往以科技理性为核心的损害预防环境治理取向面临转向选择.国家环境法律规范体系中的预防原则存在象征性立法问题,导致学界针对风险预防内涵的差异性解读.生态环境法典编纂现已进入立法论阶段,需对科学不确定下的环境风险做出必要回应:在总则中确立包容性的风险预防原则;通过重构环境法律关系,在"权力—职责""权利—义务"立体结构的指引下,在分则中以"主体+义务+责任"的方式构建风险因应制度,形成体系化的动态环境风险规制模式.

    科学不确定性生态环境法典风险预防原则环境风险预防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