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四维创新

    蒋占峰吴昊
    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幸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高度重视人民幸福问题,逐步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主张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劳动实践达到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习近平奋斗幸福观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包含"美好生活""人民幸福""劳动幸福""共享幸福"等基本要义,是对马克思劳动幸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理论内核.

    习近平劳动幸福理论奋斗幸福观

    列宁《怎么办?》中灌输论的三重逻辑

    韦洪发刘阳阳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宁在其经典著作《怎么办?》中全面、深入、系统地阐发了灌输论.灌输论内涵丰富,需要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大维度进行全面考量.在历史逻辑上,灌输论是列宁站在前人肩上,通过批判性继承而完成的理论创造;在理论逻辑上,灌输论是列宁系统阐述灌输原因、内容、路径的科学体系;在实践逻辑上,灌输论具有文字灌输形式和语言灌输形式相互配合的运行机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灌输论,应积极探索理论灌输的新形式与新方法,提升灌输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怎么办?》灌输论灌输形式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政治及其正义寻求——马克思的时间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张晓兰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的时间理论立足于超越谋生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原则,在历史性上是对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关系的正义拷问,在现实性上是对财富衡量尺度和人的生存发展空间的价值审视.马克思揭露了资本的"时间暴政"——社会加速导致时间异化,社会时间疏离生命时间以及劳动时间宰制大众命运.谋求自由时间的"时间抗争"主要表现为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抗争、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抗争、消极自由时间与积极自由时间的抗争.摆脱资本统治的时间解放之路,要求人们提高时间生产力,谋求时间生态学的正义,捍卫时间的属己性.

    自由时间劳动时间时间正义马克思

    资本逻辑下的身体异化现象及超越

    闫金敏戴雪红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源远流长.如今,由于资本逻辑的加入,身体问题受到了更多关注.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资本逻辑是执着于资本的运动和增殖的物化逻辑,是受到理性的宰制与操纵的理性逻辑,是聚焦于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生产逻辑.在资本逻辑中,本真的身体被资本重构,在资本的引诱下无所不为,成为权力和利益的聚集地.当前的身体异化主要表现为身体需要、身体活动、身体审美的异化,而突破异化的路径是:对这三种异化进行扬弃,通过解放身体需要、转向身体逻辑、面向本真身体,拨开资本逻辑的虚幻迷雾,实现身体解放.

    资本逻辑身体异化感性

    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共同责任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张晒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共同而有差别的富裕.社会合力的作用可以推进共同而有差别的富裕.社会合力的凝聚根本上取决于共同责任.共同责任是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包括政府正当调配责任、企事业单位基础性增长责任、富裕阶层人道回馈责任、中等收入群体包容互助责任、相对贫困群体主体内生责任.五个主体的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集成共同责任体系.共同责任体系不会自动运转生效,必须进行"制度化",即需要构建共同责任体系的运行机制.共同责任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动员机制、协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

    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共同责任责任集成责任制度化

    小城镇社区微治理的运行机制与治理效果——基于浙北C镇的实证研究

    李爱爽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转型与体制变迁,小城镇社区的群体结构和空间结构日益复杂化,原有社区治理模式的局限性不断凸显.微治理作为近年来城乡社区治理模式的实践创新,适应了现阶段小城镇社区日益增长的精细化和差异化治理需求.微治理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治理单元的进一步细化下沉与党政力量的有效介入,前者为小范围居民群众组织起来奠定了空间基础,后者确保了微治理机制的顺利启动和良性运转.微治理在小城镇社区的实施,既能有效弥补诸多无物业小区的治理短板,提升社区治理的回应性,并有助于实现社区公共事务的分类治理,显著提升社区治理绩效,同时拓展了社区自治空间,减轻了基层政府的治理负担.

    小城镇微治理治理单元党政力量分类治理社区自治

    新时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胡江华曹胜亮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既与社会组织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更与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完美吻合,两者的良性互动为社会治理创新的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当前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存在诸如发展不平衡,缺乏理论建构,民众对社会组织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法规制度不健全,大数据时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活力不够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导致其功能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彰显,治理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转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念,客观认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完善社会组织的监管制度,激发大数据时代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使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实现发展,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社会组织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效能

    "党的生命"科学命题的百年演进与多重意涵

    于安龙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党的事业发展需要和党的建设的突出任务,提出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道路就是党的生命""纪律是党的生命"等重要论断,从而形成了"党的生命"科学命题."党的生命"科学命题的提出和不断丰富发展,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点."党的生命"科学命题具有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结构稳定、要素多元等重要特点,是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影响力、感染力和启示力的话语体系.

    中国共产党党的生命科学命题话语体系

    中国政治认同的历史考察与现实建构——基于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的分析和思考

    刘燕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治认同集中体现为共同体成员对政治体系的信服态度和支持行为,融合了政治认知、情感归属和价值追求等多重共识,蕴含了对历史经验、历史记忆和历史情感的接纳、肯定和赞同.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来推进自我革命、增强政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承发展的重要路径.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均诞生在关键时空节点,按照自我认知-自我革命-凝聚政治共识的发展逻辑,在历史长河中寻找成功密钥,以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三个历史决议的成功做法昭示我们,必须加强历史学习、盘活历史记忆、增强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凝聚历史合力提供参照蓝本.

    历史决议政治认同历史记忆历史自信

    技术创新、政府环境治理同绿色增长绩效之间的关联性探究

    刘松竹钟优慧梁运文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受要素偏向影响,技术创新对绿色增长绩效的作用是不确定的,而政府环境治理政策的实施不仅对绿色增长绩效的提升有直接作用,而且可能通过刺激技术创新产生间接作用.在技术创新的具体方式中,自主创新是推进我国绿色增长绩效提升的主要途径.外资渠道和进口贸易渠道的技术引进也能促进绿色增长绩效提升,但技术贸易渠道的技术引进对绿色增长绩效难以产生促进作用.应引导企业加强绿色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外部引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绿色增长绩效的积极效应.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政府环境治理绿色增长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