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平台经济时代数字灵工的劳动隐化及其逻辑探究

    刘国强闫方洁
    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智能平台为载体的平台经济促使传统零工向数字灵工转型."数字灵工"特指依托平台进行创意生产的知识劳工.当前,在资本的隐化策略下,数字灵工的劳动付出或隐匿于机器之下,或深藏于屏幕之后,抑或消解于娱乐之中,成为幽灵般的数字"灵"工.劳动隐化的背后是一套精细的剥削机制.平台经济时代,资本以技术建构隐蔽的劳动空间,以智能化和分包化用工模糊劳动关系,以数字化机制实施隐形劳动管理,从而实现对数字灵工的隐性剥削.随着劳动隐化,数字灵工不仅劳动价值得不到彰显,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本有的灵性逐渐消散,忍受着极端不稳定的生存困境.基于此,有必要在厘清劳动隐化生成逻辑的同时明晰其内在本质,寻求突破隐化的可行路径.

    平台经济数字灵工劳动隐化幽灵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的演变机理、关系张力与发展进路

    徐小霞钟涨宝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经历了从工具化诉求向特色化转向的演进与嬗递过程,其发展与转型过程中主要存在五大关系张力:学科源流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纷争、学科特色化与规范化的争论、理论创新与经验研究的区隔、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分歧、学科交叉与学科泛化的困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必须推动研究立场从二元对立转向双向融合,研究取向从价值无涉转向价值关联,研究范式从学科垄断转向多元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学演变机理关系张力发展进路

    共同富裕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政策的调节动员效应研究

    李艺李全利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富裕道路要求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改革创新,而社会政策作为应对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制度工具,其朝向更加公平的调节动员效应越发重要.现如今共同富裕建设背景越发复杂:首先,多元化的社会风险增加了社会政策资源调节动员的边界效应,不同区域间的社会政策资源动员存在障碍.其次,人口老龄化与人口低生育速度同步加快,社会政策调节动员的时效性更具挑战.同时,社会主要矛盾转型,社会政策体系调节动员的平衡性与充分性难以统筹兼顾.最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政策在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均衡调节作用日益昭彰.共同富裕要求社会政策的调节动员效应更具公平性、时效性、统筹性、充分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体系在资源调节动员方面需要更具包容性,防范社会风险带来的地方政策保护性和排他性;在长寿时代和低生育时代更应体现社会政策调节动员的衔接时效性,及时应对养老问题并提升人口发展质量;社会政策制度体系要统筹兼顾,调节动员好城乡居民发展的均衡性与充分性;新时代社会政策还应实现从生产主义向社会投资主义转变,使中国特色社会政策体系成为共同富裕道路中的有效调节动员工具.

    共同富裕社会政策调节动员要求创新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社区志愿者的角色困境与进阶路径

    卢艳齐
    12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志愿者作为提供志愿服务的主体,是推进和完善现代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社区志愿者也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一环,其工作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结合新时代社区志愿者的实践,基于角色进阶的分析框架发现,当前我国社区志愿者数量迅速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陷入了角色认知模糊、角色期待悬浮与角色互动失衡等困境,与社区治理的需求不适配,不利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导向,通过强化志愿服务理念达成角色认同目标、完善体制机制达成角色契合目标、优化治理格局达成角色共治目标等方式是突破角色困境,实现社区志愿者角色进阶的路径.

    角色进阶社区志愿者志愿服务社会治理共同体

    互助养老:农村内生型老年社会福利供给模式的实践路径

    肖琳夏柱智黄佳琦
    131-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是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应有之义.以互助养老组织为基础的社区内生型福利供给模式是适宜农村老年社会福利供给的"第三条道路".多元化、普惠性的福利供给从不同层面回应了老年人的差异性需求.资源整合、权威再造、规则约束与价值认同构成互助养老组织的运行机制可形塑出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内生型老年社会福利供给模式.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应当依托农村社区的内生性资源增进老年人社会福利,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互助养老老年社会福利福利供给人口老龄化

    共享法庭制度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浙江省的实证考察

    韩振文张思雨
    14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享法庭作为浙江省全域数字法院建设项目是新经济形势下的重要制度创新.数字化驱动司法系统性重塑的重要制度创新,真正将司法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其运行实效关系到基层诉源治理法治化,关系到共同富裕下司法公共服务优质普惠共享先行示范.通过实证考察发现,共享法庭主要有镇街、村社、特设共享法庭三种模式,因其功能丰富,又极具便利性、灵活性与融合性而深受好评.但在其制度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职能定位模糊且各地重视程度不一,人员选任与工作分配、工作人员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现实困境.为了促进共享法庭的良性发展,需要精准定位共享法庭职能,推动共享法庭规范化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共享法庭融合性,探索创新"共享法庭+"模式,同时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完善人员保障机制.

    共享法庭数字法院共同富裕诉源治理"四治"融合

    虚假诉讼中检察机关调查核实程序研究

    占善刚张梦智
    152-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套路贷"形态出现的虚假诉讼中,基于错误立案而形成的终局判决可对司法公信力造成损害.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源于法律监督职责,集中呈现为纠正型检察建议的处置效果.基于虚假诉讼的调查核实内容上表现为督促法院启动再审撤销不当判决,并可通过移送调查核实所获线索以衔接刑事侦查程序.实践中,虚假诉讼调查核实存在功能运行上的局限性,包括规范效力层级相对较低、适用范围受限及缺失必要的强制措施保障等.未来立法应注重强化虚假诉讼调查核实的法律监督刚性,赋予调查核实获取证据的诉讼证据能力.由此,方可明确经由调查核实收集的线索具备移送刑事立案的证据价值.

    虚假诉讼调查核实法律监督证据能力侦查衔接

    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