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理论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理论月刊
理论月刊

张国强

月刊

1004-0544

llyk1@sina.com

027-87813665;87812386;

430070

武汉市武昌紫阳东路45号

理论月刊/Journal Theory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服务方针,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在研究和宣传我国改革开放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广泛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年

    高艳芳
    105-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引介到国内以来,我国的非遗研究迅速跟进,经历了从非遗概念研究到辩证关系思考,从"物观"主导到"人观"引导,从基本理论到非遗实践,从研究之"学"到学科之"学"的研究进程.对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的关注及对海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在地化活化运用是研究取得不俗成绩的关键.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重复研究的频繁、研究视野的不开阔和研究指导性的不足.鉴于此,未来的非遗研究应秉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研究取向,以推动非遗学科的建设发展,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非遗实践学科建设

    文化生产研究:理论脉络、概念辨析及未来展望

    杨钊
    11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文化生产研究历史悠久又丰富多彩.在智能技术逐步融入文化生产的当下社会,有必要回溯文化生产研究的理论脉络,厘清关键概念以指明研究方向.研究发现,在西方文化理论谱系中,存在批判、实践、权力与组织四种理论面向的文化生产研究."文化消费""媒介文化生产""内容生产"等概念虽然与文化生产有密切联系,但不能与后者直接等同.面对复杂多变的文化现象,研究者还可以在平台作为文化生产的中介、国家作为文化生产的变量、智能技术作为文化生产的主体等视角下开拓本土文化生产研究.

    文化生产文化实践文化消费智能生产平台

    学者"触网"的合法性:社会现实、本质内涵与制度基础

    孙天慈
    12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者"触网"是学者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融入网络公共空间,趋近公众文化生活,促进知识社会化传播的实践.学者"触网"的社会现实、本质内涵和制度基础呈现了其合法性的三重来源:融合数字技术的工作实践转型,综合替代指标的学术评估转向,网络文化病症引起的专业知识危机.这些因素使得学术文化转向开放性、公共性和文化建设性,技术影响下的学术工作环境变化与学术文化内涵演变构成现实基础;公共知识生产的网络化、社会学术的具象化、互联网内容生产的专业化澄清了学者跨越不同边界传播知识的行动向度,构成学理基础;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指引,促进网络科普的政策支持,推动网络文化成果评价的机制创新,强化网络新媒体传播的组织行动凸显出结构性的促进因素,构成制度基础.高等教育管理者应从培育学者个体的网络素养,明确大学组织的监管职能,深化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念等方面入手,在行动层面思考客观存在的风险性和应对的可为空间.

    学者"触网"知识社会化传播知识网络化网络空间文化培育

    因"位"制宜:社区社会组织生态链的运作机制研究

    张起帆彭善民
    140-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实现社会组织间功能互嵌、多元共治的联结机制,是当前社区社会组织研究的重要问题.生态链是社区社会组织依据生态位差异构建的流程性序次关系,包括上、中、下游组织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具有动态适应性、共生进化性和结构序次性等特点.其运作机制需要推动组织集群的空间拓展,优化组织资源结构,并建立组织动态调适机制.这对回应组织发展困境与提升社区治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区社会组织组织生态链生态位运作机制

    新生代乡贤参与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实践效能与优化路径

    佘国梁
    150-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振兴和人才下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新生代乡贤是指延续父辈情怀、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热心故乡公益事业而被当地民众所认同的中青年复合型精英,这一群体具有年轻化、职业多元化、身体离场与情感在地性等特点.城乡融合的生活方式为新生代乡贤回归提供了情感动力,人才下乡背景下的政府助推为新生代乡贤回归提供了制度保障.新生代乡贤在乡村振兴中能够发挥多重作用,可以推动乡村实现公益事业发展、地方文化传承及促进城乡关系融合等多方面的目标.目前,新生代乡贤面临着人才队伍建设的可持续性、双向赋能的实践效应以及治理效能发挥的长效性等问题,需要正确处理好同政府、村民以及与家庭内部的关系,以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

    新生代乡贤乡贤文化乡村振兴人才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