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
辽宁经济

陈葳

月刊

1003-4617

lnjjfile@126.com

024-86904551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7号(省政府院内)

辽宁经济/Journal Liaoning Economy
查看更多>>本刊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问题综合性杂志,是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权威刊物。文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章涉猎面广,内容新颖活泼,是全面了解辽宁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等教育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个要点

    刘海军殷于博赵球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肩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力量。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元年,高校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在理念上确立科学精神,在使命上担负起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责任,在行动上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加速跑作出贡献,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新时代高等教育力量。

    高等教育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问题研究

    李伟达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目的与归宿。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丰富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然而在高质量发展中,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之路上,也存在着许多阻碍需要解决,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探索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王玉婷沙秀娟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本文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针对2015-2022年的数据,通过人口、经济、社会、空间以及生态这五个维度,选取了13个指标,并依此构建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国及各地区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量化研究和评估分析。得出结论:观察期内我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全国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分析省级数据发现,中国各省(区、市)的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熵值法水平测度

    吸引留住人才推进辽宁省人才振兴问题研究

    张鹏汪盛贤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吸引留住人才对实现辽宁省全面振兴至关重要。近年来,辽宁省不断重视和加强人才工作建设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需进一步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为此,基于辽宁省人才环境现状,通过对现有人才队伍的满意度调研,深入分析吸引人才来辽就业及影响其去留的因素,梳理辽宁省在人才引进、使用方面和人才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和加强人才政策体系、全方位满足人才需求、健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构建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净流出地人才高地、稳定和激励B类人才等具体建议。

    人才东北振兴对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归国留学人才新高地建设:价值、差距与对策

    华菊翠李秀萍王然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的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中国已经把人才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核心位置。对于大连这样的东北亚重要城市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优势并迈向国际名城,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由国内外高端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跨国人才组成的强大人才队伍。这样的人才队伍对于大连把握发展机遇、掌握主动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大连及其他城市必须致力于创造有利于归国留学人员生活的环境,建设归国留学人才新高地,以吸引、留住并充分发挥这些国际化人才的潜力,构建自主人才培养体系,掌握发展主动权,构建由国内外高端人才,尤其是跨国顶尖人才组成的强大人才队伍,从而推动城市的国际化发展和国家的长期繁荣。

    人才引进归国留学人才人才新高地大连经济转型

    人口收缩背景下东北黑土地规模经营、转型发展及保护路径研究

    曹乐妍韩孟基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东北农村人口面临着劳动力流失、老龄化严重等诸多问题,为了应对此人口收缩背景下东北农村发展问题,本文对黑土地的规模经营、转型发展及保护路径进行了分析。首先,研究对人口收缩与黑土地集约利用进行了简要说明并指出了人口收缩与耕地利用转型的关联机理。然后,研究指出了东北地区目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围绕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促进农户间的协作与区域协同、以科技创新推动黑土地保护和利用,就改善政策执行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等措施提出了解决实践问题的进路。

    人口收缩规模经营转型发展保护路径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实践路径

    刘浩张帆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振兴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2023年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东北的比较优势,推动东北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回顾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牢牢把握新时代东北振兴面临的重大机遇,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部署,形成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加深开放合作新亮点,充分发挥东北比较优势,是实现东北高质量发展,谱写东北振兴新篇章的必然选择。

    东北振兴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

    关于推动锦州港产城融创发展的建议

    李庆满马小云李大庆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港产城融创发展是锦州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当前,锦州在港口、城市和产业的联动发展方面虽然具备一定基础,但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必要围绕顶层设计、港口转型升级、产业做大做强、城市功能提升、融合创新、项目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

    锦州港港产城融合融创发展中心城市建设

    关于加强辽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的对策建议

    王文彬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与价值观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着国家层面的认可,是对外展现地域文化、民族性格、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本文针对辽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对外传播主体;拓宽非遗译介渠道,建设非遗对外传播多模态资源库;加强专业化的非遗对外译介与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非遗对外传播的差异化战略;凝聚学界共识,为改变非遗对外译介与传播现状提供智力支持等对策建议,以期改进辽宁国家级非遗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现状,助力提升辽宁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辽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与传播对策建议

    辽宁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SWOT分析

    李楠楠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展现强劲创新活力,逐步成长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引擎。辽宁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起步之地,具有工业门类齐全的先天优势,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广阔空间。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辽宁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入剖析,对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要素进行阐述并交叉分析,并据此提出对辽宁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的建议。

    SWOT分析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