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
辽宁经济

陈葳

月刊

1003-4617

lnjjfile@126.com

024-86904551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7号(省政府院内)

辽宁经济/Journal Liaoning Economy
查看更多>>本刊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问题综合性杂志,是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权威刊物。文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章涉猎面广,内容新颖活泼,是全面了解辽宁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产业振兴

    金梦兰马一丹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孕育出的新发展动力。东北地区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之一,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东北产业振兴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度挖掘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效能,本文分析目前东北产业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产业振兴的现实路径和启示。

    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东北振兴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东北高校服务新型工业化的新思考

    刘海军张国臣赵球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高校作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新型工业化的重大使命。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格局新机遇,东北高校应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两新"契合的历史交汇,以科技创新为"牛鼻子",以学科建设为主线,深化协作机制,加强开放办学,重塑学科特色优势,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新型工业化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策研究

    张雪娜韩茉韩碧君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县城为重要载体推动新型城镇现代化建设,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的重大战略部署。但随着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崛起,县城的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较弱、土地利用效率低以及面临人才流失、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等"小城市病"困境,部分县城还陷入了经济效率低下且资源利用浪费的恶性循环,甚至出现了萧条和收缩。本文在总结分析辽宁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的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辽宁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为推动县域经济和县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县城经济城镇化辽宁省对策建议

    辽河口地域美食文化助推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周琳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食文化是人们世代传承积累的宝贵物质及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在扩大内需战略背景下,考虑消费市场趋势和居民消费意愿,将美食经济与文化魅力相融合,以盘锦市辽河口地区的田庄台镇和二界沟街道美食为依据,围绕美食、文化、经济三要素,梳理以美食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益实践,剖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营造优良消费环境、创新宣传推广方式、借鉴行业典型案例以及加大美食品牌培育力度的对策建议。

    辽河口美食文化城市经济品牌培育

    辽宁文化强省建设的成就、挑战与路径探索

    潘澍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辽宁省在2011年提出了文化强省战略。"文化强省"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指一个省份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上达到较高水平,具有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丰富的文化资源、活跃的文化市场、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及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旨在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辽宁在文化强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存在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文化创新能力提升与人才培养不足,文化市场监管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的问题。文化强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通过综合施策共同努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策略。

    文化强省成就与挑战路径探索辽宁省

    "一圈一带两区"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辽宁区域发展建设研究

    姜巧彦贾雪松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时代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下,辽宁提出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本研究以新发展格局为背景,对辽宁红色文化及红色文化产业进行探究,从定性分析角度定义红色文化概念,梳理并分析辽宁红色文化发展现状,阐释红色文化融入辽宁区域发展建设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社会和谐发展需求。运用SWOT分析红色文化融入辽宁区域发展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并提出辽宁应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根基,以政策为依托,以数字时代为背景,以培养红色专业人才为目标,多方位推动红色文化可持续融入区域发展建设。

    辽宁红色文化区域发展

    区域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柴艺陈晔婷黄曾媛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回答区域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这一时代命题,本文选取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得益于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高,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西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的影响还存在门槛效应,随着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提升并超越门槛值,其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机制,对制定相关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出口技术复杂度门槛效应

    数据收益分配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实现路径研究

    黑雪荷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要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将其纳入按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系已成为内在要求。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而数据收益分配制度对中国而言,是构建现代化数字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是优化收入分配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是发挥数据要素功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之举。其未来的发展,应该牢固树立系统思维,筑牢安全底线,并发挥政府的引导调节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数据收益分配制度马克思理论经济影响实现路径

    辽宁省算力发展的对策研究

    郭秀慧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算力已成为继热力、电力、网力之后的核心生产力。当前,辽宁省算力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够高、服务软实力发展相对滞后、供需匹配不均衡等问题,亟须进一步优化算力产业布局、提高算力资源配置效率、完善算力供需对接,为深入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保障。

    算力发展数字辽宁新质生产力

    5G技术的研发以及创新实践探索

    翟华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5G技术,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引领着通信行业的发展。它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低时延等优势,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可能。本文深入探讨5G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以及创新实践,以期推动5G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通信体验和更多的创新应用。

    5G技术技术研发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