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
辽宁经济

陈葳

月刊

1003-4617

lnjjfile@126.com

024-86904551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7号(省政府院内)

辽宁经济/Journal Liaoning Economy
查看更多>>本刊是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经济技术社会发展问题综合性杂志,是了解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权威刊物。文章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读性,文章涉猎面广,内容新颖活泼,是全面了解辽宁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康养旅游发展路径探索

    李慢邹振栋张晓飞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山水相连,市场互补,潜力巨大,有着紧密合作、协同发展的内在需求.如何以康养旅游为抓手,整合区域内养老、文化和旅游资源,推进康养旅游经济等新产业发展,成为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的重要繁荣途径之一.本文对在文献梳理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当前京津冀与东北地区的康养旅游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存在区域内康养旅游缺乏联动发展、康养旅游产品特色不明显以及康养资源尚未全面开发等不足之处.鉴于此,本文尝试从整体布局和特色凝聚两个视角探索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康养旅游的发展路径.

    康养旅游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发展路径

    哈尔滨市代际共融互助养老模式的路径研究

    戴丽田野初畅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化现象日益突出,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养老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代际共融互助养老模式倡导老年人与中青年人互帮互助,在完善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基础上,同时关注其精神层面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和谐共赢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本文从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出发,打破代际界限,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分析哈尔滨市代际共融互助养老模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不足、资金和资源筹集困难、组织和管理存在挑战和社会认知度低等困境,并探讨代际共融养老模式的实现路径,以促进代际互动和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哈尔滨市代际共融互助养老模式

    基于IGT方程的沈阳工业碳脱钩分析

    许静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测算了沈阳2005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基于IGT方程计算了沈阳工业总体及各行业的碳脱钩系数.结果表明,沈阳工业在经历一段严重下滑后逐渐恢复增长,目前呈现绝对碳脱钩趋势,尤其是作为沈阳工业主导产业的装备制造业处于脱钩状态.这一趋势为沈阳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碳排放量大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尚未实现碳脱钩,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量,是沈阳工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工业企业碳排放碳脱钩"双碳"目标

    浅析高校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辩证方法

    王立慧胡俊挺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监督贯穿于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监督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高校作为党在教育战线的基层组织,如何提升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效能,对于高质量培育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人才培养主阵地,高质量发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功能,高质量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工程,高质量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准确把握高校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辩证方法,抓住掣肘高校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矛盾,提升高校监督工作主观能动性,最大化释放监督效能,保障和促进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党对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生根,以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带动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

    高等院校精准监督高质量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魏唯唯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一直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课题.如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应创新办学思路,明确创新教育的课程目标,完善教育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将职业院校面向区域行业及企业开放,使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创建产学研培养模式,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区域发展

    新时代辽宁省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

    李旭史春林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如何推进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成为促进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良性发展的新课题.目前辽宁省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存在服务意识、管理制度、项目开发、协同合作及保障激励上的不足.对此,可通过弘扬志愿精神、完善管理机制、打造项目品牌、重视交流合作及健全激励机制等举措,促进新时代辽宁省高校志愿者队伍向着专业化、制度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

    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辽宁省

    塞罕坝精神融入林业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王雪梅教立营李智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对林业高校学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激励作用.文章通过对塞罕坝精神基本内涵的梳理,深挖其深层价值意蕴,明确塞罕坝精神融入林业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寻求破解之道,以期有效推动塞罕坝精神的传承.

    塞罕坝精神林业高校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融入研究生教学体系的应对策略

    苏畅马雪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和国家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旨在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一性.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研究生是我们国家未来需要依靠的高层次人才.他们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思政教育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生思政教育是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载体,是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的途径.在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因素,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现实要求.本文探讨如何运用需求导向的教育理念,选择合适的思政要素触发点,推动课程"隐性思政"的设计与整合,实现知识教学与价值导向的共鸣.

    课程思政研究生教育教学体系应对策略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彰显

    王全彬战可智刘妍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均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得到进一步彰显.本文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彰显的显著优势.

    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2024年《辽宁经济》征稿启示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