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王磊

双月刊

1672-5646

xbzbxx@163.net

024-89705727

110122

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88号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辽宁经济委员会主管,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以研究经济、管理、教育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东北振兴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管明颖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人才是关键,加强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对于促进高校乃至社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东北振兴背景下,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高校应采取树立科学的人才引进观念,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完善调整激励保障机制等措施,不断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的实效性,推动东北全面振兴.

    东北振兴高校人才引进与培养问题与对策

    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向融合

    林春文丰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发展新要求,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锚定了方向.大湾区新时代文化建设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遵循,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以增强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性为目标、在包容中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采取以爱国主义教育促进身份的认同、与国家新时代文化同向融合、发挥文化纽带作用促进港澳台融合发展等措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同向融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

    "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文机场的语言景观构建研究——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例

    李琛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民用机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机场语言景观,兼具传达机场公共空间的信息功能和反映机场及城市文化的象征功能,同时还具有融合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符号功能.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采取弥补空间布局短板、提升服务流程便捷性,抓住旅客视觉接触点、凸显"福"主题,推进福州空港文化长廊建设、讲好福州故事,多维度联动、延伸人文机场影响力等措施构建人文机场的语言景观,也为其他机场文化建设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人文机场语言景观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一带一路"倡议

    《日满议定书》述略

    王玲菱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武藤信义与郑孝胥分别代表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在长春签订了《日满议定书》.这份《日满议定书》将之前伪满政权与日本关东军所签署的一系列密约"合法化",把政治、经济、军事和交通等全部实权拱手让给了日本,是日本操纵伪满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统治,进行经济掠夺,扩大与夺取新的殖民权利的罪恶武器.

    伪满洲国《日满议定书》《日满议定书》附件

    大中小学校党建"双培养"机制实践路径研究

    宁欣刘明杰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的大中小学校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要把党建"双培养"机制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大中小学校应通过党政协同配合、制定并实施培养计划、分类精准指导、加强监督激励等路径,构建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科研骨干的党建"双培养"机制,推进党建与中心教育工作深度融合,进而促进大中小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中小学校党建"双培养"机制实践路径

    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创新路径探析

    张鹏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建带团建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党团工作中摸索探寻出的宝贵经验,对于高职院校加强基层党团组织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应围绕当前党建带团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筑牢阵地、坚定信念,党建管总、有机协调,两因制宜、长效发展入手,创新党团工作路径,不断增强党团工作的引领力、协同力和影响力,提升人才培养实效.

    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党团工作创新路径

    以党史资源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刘鹏程孙旭刘阳唐丹...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资源是最生动且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具有明理、增信、崇德等功能,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开展、夯实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等均具有深远影响.因此,高校应始终遵循"政治性+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融合性+创新性"三个基本原则,通过在主渠道上下功夫、在优环境上下功夫、在强实践上下功夫等路径促进党史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党史资源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革命遗址为依托的红色文化当代价值实现路径研究——以三明市为例

    林彤陈瑞敏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革命遗址是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推动红色旅游、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三明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遗址资源.针对目前三明红色革命遗址公众认知度有待提高、公众参观主动性较弱、遗址保护力度有待加强、遗址开发形式有待丰富的现状,三明市政府应通过多部门共同保护建设、突出地方特色、提升网络宣传效果、融入学校教育、丰富游客体验形式等路径实现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红色文化革命遗址当代价值实现路径

    大别山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三全育人"体系路径探索

    张耀天王杰李政晓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别山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是进行研究生"三全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教育资源.大别山红色文化与"三全育人"体系融合面临认知参差不齐、育人合力成效不足、育人机制断层的困境,研究生教育应从红色基因、红色资源、红色传统三个维度探寻大别山红色文化与"三全育人"体系深度融合路径,进而增强新时代研究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提升研究生群体民族复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研究生教育大别山红色文化"三全育人"教育体系

    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路径探析

    李红杰
    67-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对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做好新疆红色文化的内容选择,选择科学路径和方法将新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将有效提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教学实际效果.

    新疆红色文化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改革融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