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王磊

双月刊

1672-5646

xbzbxx@163.net

024-89705727

110122

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88号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辽宁经济委员会主管,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以研究经济、管理、教育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

    梁晓云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各个国家之间交流日益密集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英语翻译的精准度已经成为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也就需要翻译者必须要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特征,以及英语文本内容,巧妙运用翻译技巧,来进行英语翻译工作,从而达到加强中西方之间互动交流的目的.因此,翻译者需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视角转换的重要性,并与英语翻译技巧之间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人称转换、词语转换、语句转换、异化翻译等方式,提高英语翻译的精准性,满足当前时代发展需求.

    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技巧

    汉英译文影响海外游客来华文化旅游体验的典型问题及对策研究

    盖学瑞时欣慧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我国旅游业日益繁荣,文化旅游变得越发具有吸引力,旅游英语翻译为跨文化旅游交流和体验提供了有力平台.但由于景区译文良莠不齐,影响了旅游者的体验,阻碍了我国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因此,旅游翻译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中西方文化和审美层面的学习,巧妙利用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中的共同点,提高汉英译文质量,让西方旅游者了解中华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使西方旅游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提升来华文化旅游的体验.

    跨文化旅游译文质量旅游体验

    沈阳美丽乡村英语标识语建设研究

    郭丽辉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沈阳的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随着外国游客数量的增长,美丽乡村英语标识语建设中的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如重视程度不够、翻译错误较多等问题.为此,应从加强英语标识语的重视程度、改正翻译错误、规范标识牌制作等方面解决问题.

    沈阳美丽乡村英语标识语

    色彩运用在绘画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李莉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绘画创作中,色彩对于画作内涵表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绘画创作会受到心理元素的影响,运用的色彩也会呈现出画家的专属风格和艺术家的独具匠心.为此,画家在创作中要重视色彩作用,充分运用色彩来表达自身情感和思想,以此提升画作自身的艺术效果,强化作品影响力和魅力.

    色彩绘画创作情感表达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方法及效果研究

    李曼曼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舞以中国古典舞及民族民间舞美学观念为审美指导,汲取了诸多传统艺术类别的形体精华,并参考了西方古典芭蕾中的有益成分,构成了以身法及韵律并存的舞蹈系统.想要充分演绎出中国舞的独特魅力,就需要高度重视基本功的训练,而组合训练正是针对中国舞而创建的一套科学、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模式.因此,舞蹈演员应从组合训练中的控制、旋转、翻身以及跳跃等方面开展基本功训练,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柔韧性、平衡力和协调力.

    中国舞基本功训练训练方法训练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研究——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为例

    邓晓文王祺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厚重的思想文化内涵,并逐渐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和关注.当代大学生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中国优秀传统节日的参与者.因此,高校应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中国传统节日"新形式,多渠道铺开,打造品牌活动,以期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继承发展提供一些创新途径,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创新模式.

    中国传统节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基于文化"场域"视角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三三三"体系

    吴晓凯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文化是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内核和精神的最高表现,由此形成的文化"场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营造"善心、善言、善行"的"三善"文化"场域",以"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管理为手段,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上成熟,素质上成型,能力上成长"的"三成"合格接班人为目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三三三"体系,可以使高校思政教育开展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形成思政教育体系长效机制.

    文化"场域""三三三"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自觉

    刘雪莲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自觉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乡村振兴的内在作用和外在联系的基础上,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时代自觉的培养方向进行探讨,通过高校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和质量的提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实施,以此改善农村教育落后局面,促进乡村居民政治素养及文明的提升,进而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

    乡村振兴思政教育时代自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合力

    李婷婷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的网络文化是目前信息时代发展下所形成的一种教育文化形态,它不仅能够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在高校大学生中取得效果,就必须要依托良好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通过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内容和方法,完善管理制度及队伍建设,才能建立起优质的高校网络文化,进而更好地实现高校的育人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网络文化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基琴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现如今,部分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缺乏、保护意识淡薄、忽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进而促进新时代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