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王磊

双月刊

1672-5646

xbzbxx@163.net

024-89705727

110122

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88号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Vocational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Institute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辽宁经济委员会主管,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主办,以研究经济、管理、教育为主的学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王健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化、数字化是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是推进思政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能够帮助教师优化思政教育的方法、过程及理论,提高思政教育的育人实效.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势,高校应选取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增强思政教育的信息化等路径,重塑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场域、维度,拓宽思政教育发展渠道,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数字技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精准思政视域下本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策略

    樊永强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本土文化应用于教育领域,有助于深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发展,对于加强民族文化融合有着深远影响.针对当前本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问题,高校应采取拓展高校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应用路径、完善高校本土文化教育评估体系及教学筛查机制、加强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生活化应用、深化本土文化资源多元教育融合、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提升精准思政视域下高校多方面的思政教育实践能力,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精准思政本土文化资源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

    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张淑红刘佳卓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学习和引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的新表述、新思想、重大论断,为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指明了方向、丰富了内涵.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点掌握"引领的意义""引领的要点"和"如何引领"等,结合自身特色与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施阳阳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当前,部分大学生奋斗精神缺失,存在思想意志消沉、逃避社会现实、道德观念虚化等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教育为路径进行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同时,家、校、社会应营造协同育人氛围,全面提升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实效性,进而培育出具有奋斗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

    新时代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

    李曼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但是,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未能与时俱进,与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差距.同时,校园文化氛围单一,思政课堂中对于工匠精神培育方式也较为落后,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这些现实困境均不利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高校应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师生共建校园文化,丰富思政教育载体,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华丽转身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工匠精神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课程思政

    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合研究

    孔美美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建构更好的职业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更快地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高校应采取追求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引领职业价值观方向,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认同感,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育者文化素养、创新生涯教育机制等策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教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及改革策略研究

    金亚慧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国家发展和产业升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高职院校应采取建立与产业对接的教育体系、强化教师培训工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等策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改革策略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

    金根竹毛忠云吴新华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就业教育是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保障,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必然选择,是满足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前提条件.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应采取完善组织体系与制度保障、丰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育人主体、创新大学生就业教育方法等对策,推动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同时为社会健康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高质量就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策略研究

    宋瑞达张红玲
    90-92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这种融合不仅在个性化、实用性、开放性等方面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更为乡村地区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的方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应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重视教育资源下沉;注重产业发展与技能结合;加大政策支持与社区建设等策略,实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乡村振兴融合策略

    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融合的对策研究——以福州市为例

    郑爱清曾建雄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合理、优质均衡,既有利于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又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结构深度融合.针对当前福州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融合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强统筹,建立产业与高职院校协作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应改革创新体制,建立专业管理的动态机制;高职院校应聚焦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机制.通过多方合作,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深度融合,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