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土壤水分时空动态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该研究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中选取同龄、高密度(810株·hm2)、低密度(404株·hm-2)林分设置样地,以无林地(草地)为对照,采用烘干法和TDR测定相结合的方法,2004-2022年监测0~3m 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并同步监测林外降水量.结果表明:2004-2022年,0~1 m 土层高、低两种密度林分的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为11.1%、11.8%,两者无显著差异(t=0.935,P=0.3);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变化可划分为低值期(4-5月)、平缓期(5-6月)、上升期(6-8月)、高峰期(8-9月)和下降期(9-10月).高(低)两种密度林分0~1m 土层水分状况的统计表明,非旱、轻旱、中旱和重旱比例分别为59.7%(65.0%)、24.4%(15.3%)、13.8%(12.8%)和2.2%(6.9%).林分在从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高密度林分0~1 m 土层土壤水分处于非旱状态的占比由58.3%增至60.3%,低密度林分则由44.8%增至73.7%,低密度林分增幅更显著.高、低密度林分0~1 m 土层非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8月,重旱状态占比最高的月份均为6月.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樟子松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0~1 m 土层不同密度林分土壤含水率年际尺度差异不显著,土壤含水率的季节、年际变化与同期降水量变化的格局相似,但不完全一致.不同密度林分的林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干旱所占比例约65%,生长季各月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干旱,6月份为重旱多发期.在中龄林向近/成熟林的演化过程中,土壤干旱改善情况低密度林分好于高密度林分,因此建议适时疏伐改善樟子松林地土壤水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