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气象与环境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气象与环境学报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

刘晶淼

双月刊

1673-503X

qxyhjxb@foxmail.com

024-83893253

110016

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66号

气象与环境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CSTPCD
查看更多>>《气象与环境学报》是由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主办、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协办的科技期刊,创刊于1984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有新观点的综述性文章等,以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繁荣我国气象与环境科学事业。栏目设有论文: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性科研成果。评述:综述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研究进展情况和研究现状。快报:快速、简要地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最新研究成果等内容。文章须有数据和实验结果,证实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可靠性。学术信息与动态:快速、简要地报道气象、大气环境与生态环境各领域的学术交流、研究动态、进展情况等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18-2021年渤海中西部海域雷暴大风时空分布特征

    左涛王科孙晓磊王亚男...
    86-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自动气象站、ADTD闪电定位和多普勒雷达等观测资料,统计 2018-2021 年渤海中西部海域雷暴大风的强度、时空分布和天气类型,基于ERA5 再分析资料和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大范围雷暴大风发生前的物理量参数特征和参考阈值.结果表明:渤海中西部海域雷暴大风风速主要为8~9 级,渤海西部和南部近岸海区为发生频次最多的区域,最多月份为6-7 月,最多时段为前半夜.持续4h及以上的雷暴大风过程中,大范围雷暴大风过程占比为86%.导致雷暴大风发生的500 hPa天气系统为冷涡型(46%)、高空槽型(37%)、副热带高压边缘型(12%)和西北气流型(5%).大范围雷暴大风发生前对流层中层存在明显的干层,应用物理量参数阈值进行预报时,需考虑天气系统和季节气候特征的影响.

    天气类型雷暴大风物理量参数

    安徽省宣城市春茶霜冻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分析

    孙秀邦刘瑞娜胡安霞宋艳芬...
    96-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1960-2022 年安徽省宣城市7 个国家气象站和 157 个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DEM和乡镇茶园面积数据,基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应用霜冻危险性、春茶脆弱性和暴露性因子指标,采用云模型、层次分析法和自然断点法等,对春茶风险区划危险性指数、指标权重、综合风险分级进行春茶霜冻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960-2022 年宣城市春茶霜冻害主要发生在日最低气温-4~4℃条件下,山区的霜冻害综合风险显著高于平原.轻度霜冻害主要分布在宣城北部的宣州区和广德市,中度霜冻害主要分布在广德市南部和北部乡镇等地,重度和特重度霜冻害主要出现在宁国市大部、泾县汀溪乡、宣州区溪口镇,广德市杨滩、柏垫、四合和卢村等乡镇.

    茶叶春季霜冻云模型灾害风险

    华北区域本底地区夏季近地面臭氧来源的量化解析

    刘宁微马思萌杨森权维俊...
    103-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北京上甸子国家大气本底站代表华北区域本底地区,利用 CAMx 模式的臭氧(O3)源解析方法(OSAT)对2019 年6 月25日至7 月31日该地区O3 浓度进行模拟研究,量化不同来源组分和追踪区域的贡献,分析O3 浓度的来源构成.结果表明:对华北区域本底地区地面O3 浓度贡献由大到小的组分依次为边界输送(61.8%)、源区输送(31.8%)、背景浓度(3.3%)和本地生成(3.1%),主要追踪源区域依次为河北(5.70%)、内蒙古(5.43%)和山东(4.48%),源类别依次为民用源(15.35%)、农业源(10.72%)、交通源(7.21%)和工业源(1.62%),主要前体物依次为NOx(29.6%)和VOCs(5.3%).华北区域本底地区地面O3 浓度主要由边界输送和源区输送贡献,这进一步验证了上甸子站作为大气本底站的合理性.

    大气本底站臭氧CAMx源解析方法

    2012-2021年吉林西部地区风速气候特征及其对风力发电的影响

    丁秋实彭涛申彦波朴哲勇...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用2012-2021 年吉林西部地区8 个国家气象站逐小时风速观测资料,应用风切变幂律公式换算出气象站观测高度风电零发、满发、切出3 种情况对应的特定风速阈值,统计分析零发风速、满发风速、切出风速的总时长、持续时长、年变化等气候特征及其对风力发电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西部地区风能资源较好,年平均风速大,满发风速出现频次高,零发风速时长较短,不利于风力发电的特定风速时长较少.该地区3-5 月风能资源最好,月平均风速大;1 月、7-8 月及12 月的风能资源较好,月平均风速相对较小,零发风速时长较长;2 月、5-6 月的风力发电特定风速最少.吉林西部地区东部的风能资源相对一般,年平均风速较西部小,零发风速时长较长,满发风速出现频次较低,基本没有切出风速.

    零发风速满发风速切出风速风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