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王兴顺

月刊

1008-4053

wxs4013@sina.com

024-88496696;88496816

110161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大营街11号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围绕公务员培训和各类管理干部教育的教学内容、研究领域,发表科研成果,交流学术,传播知识,通报信息,为提高国家公务员和各类管理干部队伍素质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契合新发展理念:理论逻辑与耦合路径

    邹佰峰曹庆辉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当代延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发展理念则是新发展阶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原则.从理论角度看,存在新质生产力遵循新发展理念之必然、实然、应然的逻辑契合.从实践角度看,应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形成新质生产力,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稳步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发展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凸显新质生产力时代价值.

    新质生产力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唯物史观意蕴探析

    丁冬雨孙迪亮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阐释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唯物史观意蕴,它遵循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主张科学把握新的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运用了唯物史观的历史发展动力理论,主张依靠改革、科技创新以及新型生产关系等动力因素来发展新质生产力;彰显了唯物史观的逻辑前提,主张发展新质生产力需以人为先.当前,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所包含的唯物史观意蕴极具意义,它对我们深刻认识这些论述的科学性,进而坚定将之作为实践指南的信心大有裨益.

    新质生产力唯物史观高质量发展

    政策学习视角下"对标先进找差距"运行模式研究——以安徽省"对照学习沪苏浙"为例

    田蕴祥张涛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政策学习行为,"对标先进找差距"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能够明确改进方向,推动本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政策学习的多向维度来深度剖析安徽省"对照学习沪苏浙"行动,在启动机制上,该行动遵循权威逻辑、竞争逻辑和发展逻辑;安徽省主要将自身定位为沪苏浙的"追随者",明确的角色定位能够提高政策学习的效率;该行动的学习过程包括政策信息收集、处理和运用三个阶段;在学习结果方面,该行动同时导致了学习主体的行为和认知改变.该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建立常态化的全面学习机制、采取清单化和闭环式的工作方法、树立开放的学习思维等方面,为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省级政府之间的政策学习提供了经验启示.

    对标管理政策学习异地考察区域一体化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及提质策略——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范家宝刘辉
    29-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是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的发力点与突破口.选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府发布的59份有关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构了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的逻辑框架.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旨在推动高等教育治理的结构重组、过程再造与目标重塑,即通过建构耦合共生的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共同体、打造整体智治的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过程,努力实现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目标.基于此,从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化治理过程的技术支撑、实施转型效果的动态评估三个方面出发,希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提质增效.

    高等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扎根理论政策文本分析

    数字技术赋能营商环境建设:作用机理及发展策略

    丁利陈韦仪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赋能营商环境建设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举措,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结合中国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实践进程,探寻数字技术赋能的实现机制、演变过程以及对营商环境产生的影响效果,分析数字营商环境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方面的作用机理,揭示其影响要素和关键因素,并从政府引领、企业践行、社会协同三个层面提出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多维发展策略,为中国持续建设一流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和智力支持.

    数字营商环境数字技术赋能数字政府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数字政府建设:内在机理与路径优化

    关鑫魏琨翔姜莹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有效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理论上,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数字政府建设可以优化政民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务数据融合.就现实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数字政府建设还面临一些问题,包括知识产权与隐私泄露风险、归责与伦理道德困境、技术失控与数字鸿沟风险.鉴于此,可以尝试从完善知识产权与个人隐私信息保障体系、建立责任追究与算法审查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监管机制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推动人工智能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释放新兴技术红利,促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政府政府治理电子政务

    城市韧性治理体系的构建要素、短板与路径

    刘雅静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韧性治理涉及思维理念、多元主体、制度设计、技术赋能等多维度要素,是一项极具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作为风险社会视域下一个具有先导性、系统性的重要议题,城市韧性治理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但其在构建过程中面临诸如思维理念的均衡性不足、治理主体的低质参与、制度设计的相对滞后、技术赋能的局限性等突出短板和现实挑战,需从思维理念的韧性化、治理主体的共在化、制度设计的精准化、技术赋能的精细化等方面入手,整体推进城市韧性治理体系建设.

    城市韧性治理体系社会风险

    新时代我国智慧社区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潆萱牟岱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我国智慧社区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极具本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基层治理模式,极大地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从类型学角度智慧社区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全龄友好型、终端服务型、自治共建型和综合敏捷型.研究发现,目前各地在社区的智慧化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存在三对结构性张力问题亟待破题:压力型体制与策略性执行的张力问题、技术迭代与组织结构的张力问题、多元需求与参与缺位的张力问题.应以完整社区理念引导智慧社区高质量发展,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全域数据观,打造适配高质量发展的"孪生社区",重塑新型社区文化与信任机制,不断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新时代智慧社区高质量发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支撑、现存问题及实践标准

    赵春玲张宇辰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精神生活的相关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精神生活的相关思想、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为理论支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是具备一定水平的社会物质条件,内在动力是人民群众高层次与超越性的精神需要,内在过程是精神生产、精神资源分配、精神交往、精神消费.新时代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应坚持人民性标准为价值指向,从基础性标准入手,以过程性标准为重点,以结果性标准为目标,及时发现并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精神生活问题,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产精神消费精神生活物化

    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民性的伦理意蕴

    刘思阳杨宗然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民性是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价值认知、价值选择与价值实践的统一,具有深刻的伦理智慧.合理性与道义性相统一的价值认知,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思想支撑与价值根基;公正性与共享性相协调的价值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和内在驱动;为公性与主体性相贯通的价值实践,蕴含党的领导与实现人的自由自主的实践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无私为民的道德品格与人民自觉奋斗的主动精神的聚合,彰显出卓越的伦理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性伦理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