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德国卒中康复模式在中国老年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张弛桑贤明李艾莲王娜娜...
    50-5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验证德国康复模式用于中国卒中康复人群的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非干预性单臂研究,纳入了2019 年3 月—2022 年8 月期间在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接受德国康复模式治疗的卒中后患者.使用三级康复评估体系评估患者的各项功能,并根据早期Barthel指数(early barthel index,EBI)对患者进行分级,以对患者进行分类康复评估并制定康复方案.利用多种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疾病恢复情况、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等进行评估.对纳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卒中疾病情况、入院时的功能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连续性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包括平均值、中位值、标准差、最大最小值等,分类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包括计数、百分比等.患者的功能评估数据是纵向数据,包含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每月或每周以及出院时的评估数据.对患者入院后每次的功能评估较基线(入院时)的功能评估变化进行了分析,包括每次功能评估的绝对值及标准差、自基线变化均值及标准差、以及出院时自基线变化的统计学检验(t-test)和95%置信区间.同时对患者每次评估数据的完整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81 例患者纳入分析,年龄60~90 岁,平均(70.7±7.1)岁.(1)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治疗后患者的EBI由治疗前的平均15.5 上升至平均42.3,升高了172.3%(P<0.0001);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功能独立性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分分别较治疗前上升了 49.7%(P<0.0001)、33.0%(P<0.0001);(2)疾病恢复情况:改良Ranking量表(modified ranking scale,mRS)评分在治疗后改善了21.1%(P<0.000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则改善了32.1%(P<0.0001);(3)运动功能: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在治疗后提升了99.4%(P<0.0001),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评分分别提升了44.7%(P<0.0001)和32.9%(P<0.0001);(4)言语功能:Token测验和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The western aphasia battery,WAB)评分在治疗后分别提升了14.2%(P =0.0163)、32.4%(P =0.0997);(5)吞咽功能:反复唾液吞咽测试(re-petitive saliva swallowing test,RSST)由治疗前的平均0.8 次/30s提升至2.1 次/30 s.结论 德国康复模式用于中国卒中人群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卒中后恢复情况、提高平衡功能及上下肢运动能力、改善语言障碍.

    老年卒中康复德国模式中国

    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延误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刘君利崔杨慧沈连华杨晓丽...
    57-6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AIS)患者就诊至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延误情况及相关因素,旨在为优化AIS的救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 年1 月—2023 年1 月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9 例老年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一般资料,将入组患者分为延误组(DNT>60 min,n =33)与非延误组(DNT≤60 min,n =56).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IS患者DNT延误的相关因素.结果 延误组DNT明显长于非延误组[(85.16±10.29)min vs(40.53±12.58)min,P<0.05)].延误组与非延误组在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生化检查时间、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知情同意耗时、入院时NIHSS评分、就诊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至生化检查时间、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知情同意耗时、入院时NIHSS评分、就诊时间段均为影响老年AIS患者DNT延误的相关因素(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缩短、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增加、知情同意耗时增加和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均为影响老年AIS患者DNT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OR =2.085、2.195、2.255 和2.179)(P均<0.05).结论 老年AIS患者DNT延误较为常见,其原因可能主要与发病至入院时间、影像学完成检查时间、知情同意耗时和入院时NIHSS评分增加有关.

    老年急性脑卒中就诊至溶栓时间院内延误相关因素

    老年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张金琴汪艳李杜娟李文...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特征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 年1 月—2023年12 月于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310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纳入患者是否继发肺部感染分成观察组(继发肺部感染)和对照组(未继发肺部感染).统计 310 例脑梗死患者中肺部感染例数,并分析其病原菌特征.对 2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得到老年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10 例脑梗死患者中,肺部感染87 例,设为观察组,余下 223 例设为对照组.87 例肺部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菌株101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69 株,占比68.32%.通过对2 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吸烟史、既往肺部疾病史、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后循环梗死、重度梗死及吞咽功能障碍.结论 老年脑梗死后肺部感染可能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与吸烟史、既往肺部疾病史、糖尿病、侵入性操作、梗死程度及吞咽功能有关,应及时采取临床干预措施.

    老年脑梗死肺部感染病原菌危险因素

    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预后研究

    李军衡何薇
    6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磷酸腺苷(ATP)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I)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208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有无发生MACE分为研究组(n =71)与对照组(n =137).比较2 组的年龄、性别、心肌梗死、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吸烟、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CFR和心肌缺血.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FR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心肌梗死、糖尿病和心肌缺血构成比较多,β受体阻滞剂使用者较少,CFR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心肌梗死和CFR降低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CFR临界值为 2.10,曲线下面积为0.799,灵敏度为76.10%,特异度为27.00%,约登指数为 0.491(P<0.05).结论 ATP负荷MPI时CFR降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可能具有预测价值.

    老年冠心病心肌灌注显像预测价值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PM2.5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在老年冠心病中的作用机制

    张康葛琳汪婷熊振开...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本市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含量的相关性,并通过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探讨PM2.5是否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进一步探讨炎症和氧化应激在其中的可能作用和机制.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临床研究,回顾性收集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芜湖市中医院2021 年1 月—2022 年9月诊断为冠心病的103 例老年患者,按照冠心病的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1~4 级,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本市大气中PM2.5含量的变化趋势.首先按照冠心病的心功能分级,在心功能<3 级和心功能≥3 级 2 组病例中,分别比较PM2.5浓度、血压、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和住院史的差异;其次按照PM2.5 浓度分组,在PM2.5<75 μg/m3 和PM2.5≥75 μg/m3 2 组人群中,分别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血压、糖尿病史、糖化血红蛋白及住院史的差异.第二部分则通过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予以不同浓度梯度的PM2.5干预HUVECs细胞48h后,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荧光显微镜观察ROS的表达与分布,ELISA方法检测SOD活力,RT-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IL-6 的mRNA表达.结果 第一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与本地区空气中 PM2.5 的浓度变化趋势一致,且心功能<3 级和心功能≥3 级2 组人群所暴露的大气PM2.5 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PM2.5可诱导HUVECs细胞凋亡;PM2.5呈浓度依赖性地诱导HUVECs细胞中ROS表达和分布增多;并抑制HUVECs细胞的SOD活性(P<0.05);不同浓度PM2.5可诱导HUVECs细胞的炎症因子IL-6 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的心功能严重程度与大气中的PM2.5 含量高低有关;PM2.5 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同时刺激炎症因子表达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增加,这可能是其参与老年患者冠心病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老年大气中细颗粒物冠心病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凋亡氧化应激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调查及其与疾病认知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杨柳崔慢飞李晓飞
    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变化,并探讨其与疾病认知、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为指导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 年6 月—2023 年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心脏康复中心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C)、亚特兰大心力衰竭知识问卷(AH-FKT)、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健康促进行为、疾病认知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促进行为与疾病认知的关系,同时对患者进行6 个月随访,统计并分析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803 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健康促进行为达健康水平有289 例,占比35.99%;而未达健康水平有514 例,占比64.01%.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 =8.637)、家庭人均月收入(OR =5.414)、居住方式(OR =3.827)、医保类型(OR =5.590)、疾病认知(OR =4.406)、应对方式(OR =2.818)均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促进行为有关(P<0.05).随访患者6 个月,健康促进行为达健康水平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低于健康促进行为未达健康水平的患者(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进一步改善健康促进行为,疾病认知与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密切相关,健康促进行为可进一步影响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健康促进行为疾病认知不良心血管事件

    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张玲常峪文热孜亚·夏吾东
    84-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选取2020 年3 月—2023 年3 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02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 =51)以及对照组(n =51).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高血压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相同处理的基础上接受团队模式下的闭环式健康教育,干预疗程为3 个月.记录并比较2 组接受干预前后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以及高血压患者8 项Morisky用药依从性量表(MMAS-8)评分、SF-36 生活质量调查表(SF-36)评分、接受干预后研究对象在延伸护理、健康教育、操作与演示、疑问的反馈与解答层面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接受干预后,2 组的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干预前均出现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2 组的ESCA评分以及MMAS-8 评分相比干预前均出现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干预后的SF-36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延伸护理、健康教育、操作与演示、疑问的反馈与解答领域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团队模式下闭环式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延伸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高血压控制效果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高血压延伸护理闭环式健康教育团队模式并发症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弢罗建敏董伟刘畅...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将2021年10 月—2022 年9 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8 例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 例.对照组进行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4 周,并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 个月时进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 个月后的改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分析观察组的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总有效率达到37.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1 个月后在耳鸣严重程度、PSQI、HAMA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但是高龄患者疗效有限.

    老年认知行为疗法特发性耳鸣慢性穴位注射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苑影影汪红英刘静陈静...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2023 年2 月在南京市某2 所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69 例老年患者.使用临床衰弱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查有无身体衰弱和认知障碍,将参与者分为4 组:正常组、仅有躯体衰弱组、仅有认知障碍组、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组.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探讨老年MHD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269 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总的检出率为39.8%,认知障碍的总检出率为62.8%,仅有躯体衰弱的检出率7.1%,仅有认知障碍的检出率27.9%,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检出率 34.9%.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握力(OR =0.829,95%CI:0.736~0.933,P<0.01)、抑郁得分(OR =3.201,95%CI:2.028~5.054,P<0.001)、社会隔离得分(OR =0.788,95%CI:0.703~0.883,P<0.001)、查尔森合并症指数(OR =2.677,95%CI:1.528~4.688,P<0.001)是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躯体衰弱合并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论 临床上应关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社会隔离、握力、查尔森合并症指数情况,早期识别与干预,延缓身体功能衰退,提高生存质量.

    老年血液透析躯体衰弱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社区随访新模式对老年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的影响

    沈箐箐童琦徐维娜王炜...
    102-106,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社区随访服务对老年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家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13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66.0±3.76 岁)共320 例,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新模式组(n =160)和常规组(n =160).2 组均在首次确诊后发放《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指导》健康宣教处方,并接受正规药物治疗,新模式组在发放后,通过门诊、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常规组只进行门诊随访.对治疗后1 个月、6 个月、12 个月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13 C-UBT阳性率、依从性及失访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模式组患者在服药后 6 个月及 12 个月的13 C-UBT阳性率均低于常规组(10.9%vs 17.8%,P =0.085;5.26%vs37.8%,P<0.01),依从性高于常规组(94.4%vs 82.5%,P<0.01),主观失访率低于常规组(12.5%vs 50.0%,P<0.01).结论 社区随访服务新模式能提高老年Hp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提高依从性,降低主观失访率.

    老年幽门螺杆菌社区随访新模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