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早期胃癌患者内镜治疗术后伴发营养不良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张军玲黄娟娟姜素峰卢晓云...
    947-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居家伴发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江苏省中医院接受早期胃癌行ESD或EMR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在居家环境中是否发生营养不良,将患者分为发生营养不良组(n=45)和未发生营养不良组(n=3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影响营养不良发生的高危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高血压、血钾、血糖、血红蛋白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文化程度、焦虑得分、抑郁得分、早饱感、人格特质、术前低蛋白血症、术前血钙等均与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抑郁得分>35分、有早饱感、焦虑得分≥29分、术前低蛋白血症等均为导致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模型新生成概率值为依据,对该模型进行数据验证,绘制预测模型ROC曲线,可见AUC=0.862(95%CI:0.795~0.859)>0.75,最佳临界值为0.554,提示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校准能力(x2=0.879,P=0.761>0.05),提示模型有良好的拟合优度.DCA结果显示,当营养不良临界概率值在9%~95%时,使用该模型能够获得较高的净收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老年早期胃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5岁、抑郁得分>35分、有早饱感、焦虑得分≥29分、术前低蛋白血症等可能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该模型经数据验证,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校准度,且在营养不良临界概率值范围内显示出较高的净收益,可为临床实践中老年早期胃癌患者的术后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老年胃癌营养不良影响因素人格特质低蛋白血症

    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妤婕冯娟
    953-956,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恐惧疾病进展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空军第九八六医院诊治的8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恐惧疾病进展将其分为术后恐惧疾病进展组(n=53)和术后无恐惧疾病进展组(n=27).对2组一般资料比较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恐惧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80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中,术后恐惧进展疾病发生率为66.25%.2组子女情况、家庭人均月收入、术前访视情况、辅助放化疗情况和家人陪伴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未接受术前访视和家人陪伴时间≤5次/周为影响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恐惧疾病进展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可通过强化术前访视和增加家人陪伴,以降低患者术后恐惧疾病进展水平.

    老年胃癌恐惧疾病进展影响因素

    基于专科敏感指标构建的干预模式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顾丽丽陆雁周晓梅储春霞...
    957-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比较基于专科敏感指标构建的干预模式和常规干预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更多新思考.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82例,依据患者术后不同的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干预,观察组应用基于专科干预敏感指标构建方案.比较2组术后恢复指标值、疼痛情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2、24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3 d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专科敏感指标构建的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减轻患者的心理与医疗负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原发性肝癌术后康复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质量

    基于前馈控制的精准营养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

    罗菲刘彩虹李雷都艳敏...
    962-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精准营养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进行结肠癌手术的90例老年患者,按照营养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n=50)和常规组(n=40). 2组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常规组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行术后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基于前馈控制的精准营养干预.对比2组胃肠功能(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营养状态[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人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3个月后随访的2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SGA评分低于常规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常规组(均P<0.05);3个月后2组各维度QOL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干预组各维度QO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90.00%vs 72.50%,P<0.05);干预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行基于前馈控制的精准营养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肠道蠕动,改善胃肠功能及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结肠癌前馈控制营养状态胃肠功能

    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前实施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EC-T序贯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吴新妮汤磊磊
    968-971,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通过分析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前实施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EC-T序贯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2年9月在广德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LAB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0例)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根治术前应用EC-T序贯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患者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高于对照组(75.00%vs 52.50%、92.50%vs75.0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CA125、CEA水平相比同组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A125、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92.50%vs 72.5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心功能损害、血小板减少、皮肤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发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局部晚期乳腺癌根治术前实施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EC-T序贯新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而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老年晚期乳腺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EC-T序贯化疗临床疗效

    凯格尔运动辅助经皮低频电刺激在中老年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周韦位陈雅琼
    972-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凯格尔运动辅助经皮低频电刺激对缩短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3年3月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中老年行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管护理联合凯格尔运动干预,试验组采用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经皮低频电刺激干预,2组均干预1周.观察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残余尿量、导尿管拔除后重新插入率、术后导尿管留置天数、初次排尿时膀胱容量(FD)、膀胱顺应性(BC)、最大膀胱测压容量(MCC).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35.11±6.06)mL vs(46.27±8.14)mL,P<0.05];试验组拔管后导尿管重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vs 52.38%,P<0.05);试验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6.09±1.37)dvs(11.35±2.85)d,P<0.05);试验组BC、MCC值低于对照组,而FD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凯格尔运动辅助经皮低频电刺激可改善保留神经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患者残余尿量及导尿管留置时间,降低拔管后重插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宫颈癌宫颈癌根治术凯格尔运动经皮低频电刺激留置导尿管残余尿量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尿液轻链水平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韩冰王淑萍王英连刘艳丽...
    977-980,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血、尿液轻链(κ、λ)水平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3年1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初诊MM患者(MM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门诊骨髓报告为增生性贫血患者108例(非MM组)和体检健康者80名(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及不同R-ISS分期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及血、尿液κ、λ水平,绘制各项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在MM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MM组血清IgG及血、尿κ轻链水平高于非MM组和对照组,血、尿λ轻链水平低于非MM组和对照组,非MM组血清IgG及血、尿κ轻链水平高于对照组,血、尿λ轻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血清IgA、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Ⅲ期患者血清IgG及血、尿κ轻链水平高于Ⅱ期患者(P<0.05),Ⅱ期患者血清IgG及血、尿κ轻链水平高于Ⅰ期患者(P<0.05),不同ISS分期患者血清IgA、IgM及血、尿λ轻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gG水平和血、尿液κ、λ轻链水平联合诊断老年MM的敏感度为91.67%,特异度为93.52%,曲线下面积(AUC)为0.971,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血清IgG和血、尿液轻链水平联合检测对老年MM的诊断价值较高,并可评估患者病情程度.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血液轻链尿液轻链诊断价值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比较研究

    栾杰韩月欣王培耕
    981-984,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治疗中,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与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CBDP)的疗效差异,旨在为该病症提供更科学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2024年2月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老年BP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TUCBDP组78例和TURP组72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以1:1比例,最终纳入基线均衡的2组,每组67例.分析2组围手术期与并发症情况.于术前及术后90 d,比较2组尿动力学指标[峰值排尿流速(Qmax)、尿后膀胱剩余量(RUV)、膀胱顺应程度(BC)、最大尿道闭合压(Pdet.max)]和疾病转归[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BPH生活质量量表(BPHQLS)评估].结果 与TURP组相比,TUCBDP组的手术时长、尿管插置期限、膀胱灌洗时长、留院时长更短,手术失血量更少(均P<0.05).术后90 d,2组Qmax、BC均较同组术前升高,且TUCBDP组Qmax、BC均高于TURP组(P<0.05);2组RUV、Pdet.max均较同组术前降低,与TURP组相比,TUCBDP组RUV、Pdet.max的降幅更大(P<0.05);2组IPSS、BPHQLS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前,且TUCBDP组上述评分的降幅更大(P<0.05).TUCBD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P组(P<0.05).随访期内,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TURP术,TUCBDP术治疗的老年BPH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并且在促进排尿功能恢复、减少前列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但对远期疗效可能无影响.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张诚实陈荣荣秦二云张青...
    985-9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120例确诊为AECOPD的老年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分为2组:A组(AECOPD组,60例)和B组(AECOPD相关PH组,60例).在入院时及入院后10 d,评估并比较2组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水平、肺动脉收缩压(PASP)、炎症标志物血浆IL-6和IL-8水平、心脏生物标志物血浆NT-ProBNP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值、肺功能指标值、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2组的基线特征,使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2组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评估SOX2-OT与其他指标的关系.结果 在入院时及入院后10 d,2组PASP、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水平、血浆IL-6水平、血浆IL-8水平、血浆NT-ProBNP水平、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O2、PaCO2)值、肺功能指标(FEV1%、DLCO)值、6分钟步行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B组患者从入院到入院后10 d的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发现PASP值、血浆SOX2-OT水平、炎症标志物水平、心脏生物标志物水平、动脉血气指标值、肺功能指标值、6分钟步行距离均显示出时间效应(均P<0.05).在A组和B组中,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水平与PASP值、血浆IL-6水平、血浆IL-8水平、血浆NT-ProBNP水平、PaCO2值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均P<0.05),而与pH值、PaO2值、FEV1%值、DLCO值、6分钟步行距离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 合并PH的AECOPD老年患者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水平明显高于不合并PH的AECOPD老年患者;AECOPD相关PH患者经过控制感染、纠正呼吸衰竭等治疗后,随着肺动脉压力下降,血浆长链非编码RNA SOX2-OT水平明显下降.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动脉高压长链非编码RNASOX2-OT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梁艳芳陈静杜萍
    990-993,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间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104例,依据不同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观察并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肺功能指标值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吸入药物治疗依从性量表(TAI)评分均较同组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TA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活动能力、胸闷、精力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较同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VC、FEV1/FVC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Swanson关怀理论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