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区建设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区建设
老区建设

刘清荣

半月刊

1005-7544

lqjs8970@sina.com

0791-88592830 88596434

330077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

老区建设/Journal Old Liberated Area BuiltCHSSCD
查看更多>>研究老区建设的综合性刊物。旨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面向老区,面向改革,研究老区发展战略,探索老区建设的新路子,总结交流老区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沟通老区与各方面的联系渠道,传播老区建设的信息,介绍有关科技知识和资料。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江西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探析

    黄威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区域和主战场之一.只有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够越走越宽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作为最典型的革命老区,江西既是重要的战略支撑地,也是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的践行地.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的共同富裕.在对江西调研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区域协调发展等六个维度探析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以期为江西革命老区在共同富裕道路上先行先试提供有益参照.

    中国式现代化江西革命老区共同富裕

    试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建构:价值、内容与路径

    廖声丰王磊峰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构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话语阐释,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和展示中国形象、激发全体人民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具有内在逻辑和表达规则的语言系统,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力图向世界传达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尊重历史文化、反映人民意愿、追求和平发展等话语内容.新时代,需要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根本遵循,以满足人民需求为目标导向,以国情为依据、以国际视野为背景融通中外,创新建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魅力、智慧和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中国发展道路以人民为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发展脉络及其特征

    熊杰
    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代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被迫开启现代化探索,因而现代化进程呈现出曲折前进的发展样态.这种现代化是近代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到新时代主动参与世界历史并深刻改变世界历史进程时代画卷的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前序准备阶段.从现代化发展脉络看,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世情、国情不同,导致近代中国在探索现代化中呈现出被动性、复杂性、依赖性和片面性等特征.尽管如此,中国人民在历史关头正确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渐破除各种社会思想的影响,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现代化的艰难探索.

    近代中国现代化发展脉络阶段特征

    革命老区居民对红色旅游包容性发展的感知研究

    左冰曾小晖
    3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包容性发展理念引入红色旅游研究之中,以广东省重点革命老区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为案例地,运用Q分类法测量革命老区居民对于红色旅游包容性发展的主观感知,探究影响居民感知差异的人口统计学因素.研究表明:红色旅游具有推动革命老区实现包容性发展的独特优势;红色旅游有利于推动基层组织管理现代化建设和增进老区居民的政治认同,能够吸纳低学历、低技能人群共享发展成果,具有普惠性和共享性;但居民职业类型会显著影响其对红色旅游经济包容性的感知.理解居民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角色和不同诉求,有助于更好地引导革命老区居民参与红色旅游,推动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红色旅游包容性发展Q分类法

    数字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逻辑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建议

    刘勇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当前,数字技术已从多维度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动形成新模式、出现新业态和拓展新视野,使二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日渐深入.然而,囿于政策配套、技术支撑、开发利用、经营主体等多方面瓶颈因素,数字赋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从完善政策支持、夯实技术支撑、壮大经营主体、厚植人才队伍、打造特色品牌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力,从而推动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数字技术传统文化文化传承发展

    乡村振兴视域下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王帆张荣波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乡村振兴视域下,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发展需要以保护为前提、以开发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做好乡村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对乡村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文化保护、活化创新、多元融合、传承与推广,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有助于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乡村振兴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乡村文化

    内陆城市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高地的瓶颈与对策研究——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

    龙晓柏
    6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变革与转型的浪潮中,作为内陆城市,吉安市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高地,有利于对内陆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十四五"以来,吉安市深入实施数字强市战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但数字核心产业链中低端占比高、"重硬轻软"现象突出、数字经济集聚效应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对较慢等瓶颈明显.新时期,为高质量加快建设内陆数字经济高地,吉安市应从优化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制造业体系、强化新型数字基础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力和"人工智能+"赋能实体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

    数字经济老区高质量发展吉安市

    共同富裕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难点与路径——以江西省鹰潭市为例

    刘晨华
    75-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阻滞着共同富裕的进程,摆脱这一困境需从城乡融合发展视角探索解决之道.城乡融合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根本途径,是提升城乡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研究表明: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城乡产业结构难以优化、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难以满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难以突破等难题.要破解上述难题,需以数字技术推进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以融合城乡公共服务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公共服务乡村振兴

    论黄爵滋的古文观与古文成就

    胡迎建
    8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爵滋持古文通变观.为治国安邦计而作的奏疏,富有文采,或骈散相间,条分缕析,严谨细密;论政、论教文警辟深刻,章法严谨;序跋见识宏博,情辞并茂;杂记盘曲绵邈,恣肆峻奇;游记生动有趣,文笔洗炼;书信真诚恳切;传记、诔文以典型事例动人.内容丰茂浑厚,各种文体运用自如,文笔简炼雅洁.叙事记人,剪裁得体;写景状物,生动逼真.

    古文观通变内容丰厚文笔雅洁

    征稿启事

    封2,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