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绿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绿色科技
绿色科技

方熠(执行)

月刊

1674-9944

lskj2009@163.com;lskj2009@sina.com

027-81328210

430073

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888号锦绣龙城B41-1802

绿色科技/Journal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李小亚赵海霞栗勇田付时翔...
    53-5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解决焦化废水中总氮和CODCr难降解的问题,对工业园区内的焦化企业产生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工业园区企业终端出水CODCr和总氮分别为148。4~374。8 mg/L和28。71~147。31 mg/L。通过工艺比选,采用了"AO+DN/DC"工艺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AO+DN/DC"工艺中废水CODCr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和95%,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中CODCr的去除率为44。2%,出水的CODCr≤40mg/L,TN≤15 mg/L,达到了或者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可满足企业回用要求。"AO+DN/DC"和"臭氧+催化氧化"深度处理组合工艺有效提高了焦化废水中总氮和CODCr的去除效果,对同行业的废水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优化AO+DN/DC臭氧+催化氧化

    登沙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

    马昭刘振宇刘宏文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大连市水环境受污染较重的登沙河为研究对象进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并提出治理对策。结果表明:综合监测断面、污染源分布、支流汇入口及工业点源分布等水环境条件将登沙河流域划分为5个控制单元,除登沙河登化控制单元外,登沙河其余控制单元COD、氨氮(NH3-N)剩余环境容量均不能满足水环境容量控制要求。登沙河全域COD剩余环境容量为-222。7 t/a,氨氮剩余环境容量为-22。99 t/a。经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后,登沙河唐房控制单元COD和氨氮的剩余环境容量分别为22。3 t/a和-0。86 t/a,登沙河三家子和杨家店控制单元COD和氨氮的剩余环境容量分别为11。6 t/a和0。34 t/a,登化入海控制单元经污水集中处理后COD和氨氮剩余环境容量也可满足要求。

    流域水环境容量控制单元划分河流承载力

    大连市水库型水源地水质评价及污染特征分析

    胡岚岚贾刚张连宇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A水库位于辽宁省,是一处具有防洪、供水等多重功能的水利设施。近年来,水库面临内源沉积和外源污染导致的水质问题。2021-2022年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A水库整体水质以清洁和较清洁为主,各水期存在季节性变化,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差。空间分布上,库区大部分点位的综合污染指数低于0。4,水质良好,而上游点位污染程度较高,特别是D002点位,指数高达0。70,反映出上游污染的显著影响。营养状态分析表明,水库以中营养为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在40。86~51。93。从水期来看丰水期的营养水平略高,TLI均值为50。1。相关性分析揭示了水深对污染和营养状态的影响,尤其在丰水期和平水期更为显著。为保护水质,建议加强上游污染源头控制,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同时,通过水源保护区规划和生态扩容工程,增强水库生态功能和水源生态系统完整性,确保饮用水安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水库富营养化时空分布

    基于遥感数据对某农村区域黑臭水体解译识别

    张颖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地面监测手段、传统人工摸排难以快速、有效地获取具有分散性、反复性、季节性等特点的大范围黑臭水体现状,而基于遥感技术的农村黑臭水体识别方法,具有范围广、速度快,有利于长期动态监测的优势。在充分掌握调查区的黑臭水体相关背景的基础上,以合肥高分中心自有的国产高分二号卫星及购置的吉林一号卫星等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采用计算机解译和人工交互的方法获取肥西县水体数据,并依据黑臭水体光谱特征开展反演工作,进行野外核查并形成黑臭水体工作台账。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卫星的幅宽一般较小,受云雨河轨道回访周期影响,单颗卫星的短时间内覆盖能力优先;遥感解译具有识别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人工现场复核是对遥感影像解译的有利补充手段;实地核查监测需要考虑天气原因,同时进一步挖掘和丰富对于黑臭水体的识别特征。

    卫星遥感黑臭水体水污染

    改性聚苯乙烯树脂对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效能研究

    曾虹
    78-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树脂(氯球)为原料合成超高交联聚苯乙烯树脂JL,并采用水杨酸进行修饰,得到改性聚苯乙烯树脂JL-BHA,对JL-BHA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研究了JL-BHA投加量、温度以及重金属Cu2+初始浓度对重金属废水的吸附效能。结果表明:JL-BHA的合成是成功的,当JL-BHA的用量从0。01g增加至0。1g时,Cu2+的去除率先增加后稳定,Cu2+的吸附量逐渐降低,Cu2+去除率最高为84。58%。随着Cu2+初始浓度的增加,JL-BHA对Cu2+的吸附量也逐渐增加,但是对Cu2+的去除率却逐渐下降,而温度对Cu2+去除效果影响较小。

    改性聚苯乙烯树脂重金属废水Cu2+吸附

    不同吸附材料对废水中Cd(Ⅱ)的吸附动力学及机理

    双生晴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稻壳生物炭、钠基膨润土和天然硅藻土3种常见吸附材料,进行了系列吸附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3种吸附材料对污水中Cd(Ⅱ)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种吸附材料对Cd(Ⅱ)的吸附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均为物理-化学复合过程。生物炭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机制主要是其孔道内的钙氧化物以及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膨润土和硅藻土则主要依赖于比表面积、表面微孔和双键官能团作用。

    稻壳生物炭钠基膨润土天然硅藻土含Cd(Ⅱ)废水吸附效果

    赵楼煤矿生活污水站改扩建设计

    曹宇浩张跃杨永刚王钰辉...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赵楼煤矿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水量及水质不达标的问题,采用实地调研、工艺比选、方案比较等方法对现有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设计。经工艺比选及方案比较,改造工程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砂滤"工艺,新建一座3500 m3 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经改造后,出水水质能满足地表水三类水质的要求,设计生产成本可达到1。19元/m3。重点介绍了处理工艺及改造方案的确定方法,并给出工艺流程、设计参数及效果分析,以期为同类型工程改造提供参考。

    污水处理站改扩建生活污水改造方案比选提标改造

    低影响开发在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吴伟恒熊琳曹慧张煌...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程实践为例,提出"海绵乡村"建设理念,将低影响开发应用于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模式中,从水安全保障、水污染治理和水景观提升等3个方面建设人工湿地、生态沟渠、湿地泡等生态工程,利用低影响开发模拟系统软件分析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治理效果。实践显示,该综合整治模式对目标区域的综合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60。02%,径流总量削减率达75。7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河道防洪压力、削减了径流面源污染、改善和提升了乡村生态环境。为我国类似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参考。

    海绵乡村农村河道综合治理低影响开发

    深圳某水质净化厂调试运行关键工艺参数研究

    古远豪唐彪刘立平张宁...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片区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由于配套的污水管网设施不断完善,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现有的水质净化厂规模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满足深圳市治水提质行动方案要求、确保各项规划目标的实现、保证现有配套工程效益的发挥、改善区域水环境,必须扩建某水质净化厂,水质净化厂采用多级AO工艺,出水主要指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地表Ⅳ类水标准(TN≤10 mg/L)。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该厂出水COD、NH3-N、TP和SS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出水TN≤10mg/L)。基于实际运行效果,进水配比为1∶0∶0和9∶5∶1,在不同进水配比的运行下总结每段回流比、外循环回流比、总汽水比、污泥龄、各生化池的溶解氧和PAC、PAM、次氯酸钠、乙酸钠药剂的投加量等运行工艺参数并分析运行效果,为水质净化厂的调试运行提供借鉴。

    多级AO工艺分段进水脱氮除磷去除率低溶解氧

    SPE-HPLC法检测畜禽养殖废水中四环素残留——基于植物净化系统多介质检测优化

    佘婷婷彭诗怡余乐洹熊学玲...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套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多介质中四环素残留量的方法。底泥和植物组织经Na2EDTA-Mcllvaine的甲醇溶液(1∶1,v∶v,pH=4)提取后,分别以HLB小柱(底泥)和SAX/PSA-HLB串联柱(植物组织)富集净化;水样经Na2EDTA溶液(pH=3。4)提取后,以HLB小柱富集净化后再进行 HPLC检测。四环素添加浓度为5 mg/L(低浓度)和50 mg/L(高浓度)时,水体、底泥以及植物根系等3种基质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达到106。5±1。0%、90。7±8。0%、92。8±1。0%(5 mg/L)和93。9±1。8%、78。5±0。4%、78。8±0。4%(50 mg/L),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四环素在水体、底泥以及植物根系中的检出限分别为3。83 μg/L、0。15 mg/kg以及1。53 mg/kg,方法在0~5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定量线性关系。应用该方法检测人工模拟畜禽养殖废水系统各介质样品,检出四环素浓度为nd~655。94 μg/L(水体)和0。59~78。45 mg/kg(底泥、植物组织),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四环素畜禽养殖废水-植物净化系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