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罗国荣

月刊

1009-8666

xuebao@lsnu.edu.cn

0833-2271291

614004

四川省乐山市李码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不求轰轰烈烈,但要有声有色。“有声”是指要有百家争鸣的声音。内容涉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基础学科。“有色”是指一改“论文汇编”的单调板滞面孔,精心策划有特色的学术专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过程和未来路向

    李宁
    1-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古典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实现现代转型,缔造了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动"两个文明"实现更高意义上的结合和生长,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一种更高级形态的文明,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党的二十大以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必将推动人类文明新形态继续发展.当前,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找准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现实路径,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在同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创造更高级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中华古典文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

    《共产党宣言》与伟大建党精神的互构逻辑探赜

    陈雨薇赵志宇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产党宣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是无产阶级政党开展革命的科学指南,在中国的传播对早期共产党人的意识形态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以《共产党宣言》为根本遵循,通过吸收转化《共产党宣言》内蕴的批判性、革命性、斗争性,活化结合建党百年的实践经验,成功凝练出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具备马克思主义政党独有的革命性和先进性,赋予了《共产党宣言》新的时代精神和价值意蕴.

    《共产党宣言》伟大建党精神马克思主义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与杜牧《清明》诗比较论

    乔云峰韩秀平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清明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相关的诗词数量巨大,其中传播面最广的当属杜牧的《清明》诗.随着苏轼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清明词《望江南·超然台作》逐渐被更多的人认识和喜爱.从创作背景、内容的丰富性、画面的容量与优美程度、感情的充沛度与积极性、哲理的包含度等方面来看,后者都超过前者.《望江南·超然台作》才是最美的清明诗词作品.

    清明节杜牧苏轼诗词

    朝鲜王朝诗人朴永辅对苏轼诗学的接受——以《绿帆诗话》为中心

    林晓畅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苏轼旷达乐观的人格品质和卓尔不群的诗歌才华不仅影响宋以及宋之后的中国诗人,也影响到了朝鲜王朝的诗人们.针对朝鲜王朝推崇苏轼的情况,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朴永辅的《绿帆诗话》中涉及苏轼诗学的内容进行研究,其中共有 55 条提及苏轼,包含着朴永辅对苏轼文学观点的接受与评价.另外朴永辅也对其他汉诗阐发了独特而可取的见解,进而阐述了朴永辅个人的诗学观念,展现出朴永辅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崇苏"的整体倾向,这也为中国苏轼诗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异域视角.

    朴永辅苏轼绿帆诗话诗学观

    论清代海南诗人对苏轼的接受——以《琼台耆旧诗集》为考察中心

    张开辉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琼台耆旧诗集》是当前唯一存世的清代海南诗集,其中辑入的海南诗人作品有诸多接受苏轼之处.在诗文接受的层面上,他们频繁化用苏轼诗文为诗、主动吟咏唱和苏轼诗文;在人格境界的接受层面上,他们高度推崇苏轼超然自得、乐观豁达的人格风貌.该接受现象的出现,不仅延续海南接受苏轼的诗歌创作传统,也推动东坡文化在海南的进一步接受与传播.

    《琼台耆旧诗集》苏轼诗文人格

    清代杜集文献出版与杜诗的经典化

    阮丽萍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学经典地位的确立是作品本身的文化增殖能力与各种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清代杜诗经典化进程中,印刷术的进步与出版发行业的兴盛对杜诗经典的形成和建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印刷工艺的完善及出版发行的成熟使得杜诗文本越来越具有可获得性,扩大了杜诗文本传播和接受的范围,有力地推动着杜诗经典化进程.从经典"发现人"的角度考量清代杜集文献的编著与出版的特点,可发现其在空间归属上存在着显著的"江南现象".杜集文献的生产与传播是"江南"士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播形态,成为杜诗经典化的题中之义以及重要推动力量.

    杜诗学出版江南现象经典化

    天使、妖妇及"人"——论《聊斋志异》中的三类女性

    李慧杰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史上,男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往往被截然分为两大类型——"天使"与"妖妇"."天使"一类的女性形象是男权社会审美理想的载体,而"妖妇"一类的女性形象则表达了男权社会对某些女性气质的厌恶.在《聊斋志异》这一男性文本中,"天使"与"妖妇"形象占据着重要位置,暗含了作者蒲松龄对男权文化的重申与强调.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聊斋志异》中还存在着一些"新女性".这些"新女性"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有着强烈的女性解放色彩.

    天使妖妇"人"《聊斋志异》

    《声声慢》词调与声情

    王忠丽
    44-4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声慢》在宋代存 84 调,以平韵居多.晁补之的《胜胜慢》延续了章楶双调六十六字《声声令》的主题和声情特点,是《声声令》至《声声慢》词调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张阁是第一位使用《声声慢》词调名称的词人,《胜胜慢》和《声声慢》属于同调异名.《声声慢》词调沿着晚唐五代花间词的相思离情主题,其声情在词的韵律、题材和词人风格的影响下由早期的缠绵宛转发展出悲咽、欢乐、风流蕴藉、悲壮与清空等丰富的特征.

    《声声慢》词调声情流变

    论先秦汉语"(唯)N是V"句之为简式系词句——用系词"是"新释"唯命是听、上帝是依"等古语及看圆解力

    刘霖映
    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先秦时期广泛存在的NV具有宾动关系的"(唯)N是V"式句子(如唯命是听、上帝是依等,异于NV具有主谓关系的个别句子),对"是"字的三种现存解释皆说不通.《逸周书·度训》及孟子都把此式理解为"(唯)N是甲(之)所V"(尾辞是"所V"乃"所V者"的简言,是名词性结构的缩写,是语法名词),乃直接证据(有 4 个用句且孟子的解释具有范式地位又影响大,胜过一批普通语例),其"是"字乃系词.系词论使这类语句精简高雅.孟子、荀子把此式的"是"换作"为"且此"为"系词,乃间接证据.关系:唯命是听(或从)、唯命所听、唯命之从,统一于"唯命是甲(之)所听",听指听从;极简式乃"唯命":皆系词句,有的隐了是字;式异则语力异乃至重点亦异,不可替换."唯"式的简明语义分只有(只VN)、只要(切切VN),唯命是听因语境异义.而且,系词论所遇一批看似反例者都可圆通破解.王力们的旧释据近似语形而粗训而误解.走出重重迷雾会大规模扩展系词是在先秦的存在数量,证明它是常用系词,这就否定了 1898 年《马氏文通》以来、以王力教科书为代表的怪诞观点(西洋语法学误解了高度精简的古文);先秦汉语(口语和文言文)的基础思维层次并非低于广用系词"是"的阶段,而是在超越之."S"似为原始汉欧语(即大亚欧语系之共祖)的系词.

    所V系词系词"是"

    "突然、忽然"的词类标注问题与对策——一项语言学量子转向视域下的研究

    王正奎刘金
    59-6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语词类问题的争论旷日持久,为了更好解决这一纷繁复杂的问题,语言学研究亟需完成从牛顿经典科学思维到量子思维的转向.查阅 10 部大中型标注词类的权威汉语汉英词典发现"突然、忽然"的词类标注以及释义配例呈现显著分歧.有鉴于此,基于语言学量子转向视域,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模型为指导,考察了"突然、忽然"在国家语委语料库的真实用法模式,根据其规约化程度提取出了"突然、忽然"在词典的真实词类表征.同时论证了汉语形容词包含副词的词类模式违背了汉语语言事实,并探讨其背后症结所在.针对这些问题,未来汉语词类研究亟需完成语言学量子转向,挣脱简约原则的束缚,积极拥抱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模型,大胆开展语言实证研究.

    "突然、忽然"词类标注形副包含语言学量子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