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流体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流体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流体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宋东岚

月刊

1005-0329

ltjx@chinapvt.com,ltjx@chinajournal.net.cn

0551-65335505

230088

合肥市高新开发区天湖路29号

流体机械/Journal Fluid Machin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中国制冷学会第二专业委员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承办。中国机械、仪表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第五届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并被中国期刊网等多家数据库和统计机构收录。主要栏目有:试验研究、设计计算、技术进展、技术综述、故障分析、运行监测、测试技术、经验交流、制冷空调、信息报道等。读者对象为:有关从事流体机械科研、设计、制造、使用、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高级技术工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NG储运安全保障技术发展与展望

    朱祖超崔宝玲张光王超...
    8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作为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大国主要通过LNG运输船运至沿海地区的LNG接收站,经气化后向内陆地区通过管道进行输送,其中,储罐和高压泵等储运关键设备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本文阐述了LNG从船运到LNG接收站再进入管线输送过程中所涉及的LNG储运技术与关键设备发展状况,分析了LNG船运过程传热与蒸发抑制技术,储存、冷凝及气化等静设备以及长管线输送动力设备等关键设备的研发难点,讨论了LNG管线安全输送保障技术.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重点研发LNG储运关键设备,确保LNG储运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实现LNG储运关键设备全部国产化和能源重大工程的自主可控发展.

    液化天然气(LNG)LNG储运设备管线输送安全保障技术

    基于CNN-VIT模型的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多源故障状态识别方法

    陈金鑫丁雪兴陆俊杰徐洁...
    98-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多源故障信号频率高、识别难和易受干扰的难题,搭建密封试验台,模拟4种典型故障工况和正常运行工况,布置声发射(AE)测试系统测取10 000个特征样本,将卷积神经网络(CNN)结构与Vision Transformer模型相结合,并在CNN输出数据中引入Patch概念构建了一种改进模型,随后应用于密封故障状态识别,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状态智能识别方法,并分析了改进模型各层网络决策对密封AE数据的影响.结果表明,AE技术能够高效监测非接触式机械密封多源故障状态信号,该方法对密封状态识别的准确率最高可达99.42%;改进模型更加关注稳定运行状态信号中频率为0~50 kHz和100~150 kHz的噪声频带数据,动环表面剥落状态信号中频率为100~150 kHz的噪声频带数据和270±40 kHz的摩擦AE频带数据.研究结果可为机械密封的智能化、高可靠、长寿命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声发射非接触式机械密封故障诊断深度学习VisionTransformer

    嵌入式冰箱压缩机仓散热优化研究

    韩宝坤王仰超徐玉峰杜华东...
    108-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嵌入式冰箱压缩机仓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结合的方法对其散热进行研究.模拟了嵌入式冰箱压缩机仓的散热过程,结果显示冰箱背部气流未经过充分散热再次进入到压缩机仓形成短路气流,且由于橱柜的影响进入压缩机仓内的总气流相较于自由状态下减少了51.78%;针对散热效果差的原因提出了3种不同适用场景的优化方案,并对各方案在通风量、能耗、制冷性能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优化方案均能改善散热效果,但各有优劣,优化方案的总风量比原嵌入方案分别提高了3.9%,75.3%,55.3%;在32℃和16℃的环境温度下,3种优化方案的能耗相较于原嵌入方案分别降低了6.50%和3.90%,23.03%和25.07%,17.70%和17.50%.研究结果为不同适用场景下的嵌入式冰箱压缩机仓散热优化提供了解决思路和参考.

    嵌入式冰箱压缩机仓数值模拟优化方案

    基于小波变换的轴流风扇2阶叶频噪声机理分析及叶型优化方法研究

    丁超徐超李玉乾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空调室外机轴流风扇2阶叶频噪声产生来源和抑制方法,采用大涡模拟仿真,结合能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识别影响2阶叶频噪声的典型流场位置和流动结构,对风扇叶型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2阶叶频噪声主要受风扇与周围部件的间隙及叶尖出口区域流动的影响,通过增加风扇与隔板间隙9 mm,即可降低2阶叶频噪声6 dB;针对风扇的优化设计方法,前加载叶型可显著降低2阶叶频噪声,而通过调整周向积叠线,可将不同叶高区域2阶叶频噪声相位差控制在π/3,从而抑制幅值叠加,实现降低2阶叶频噪声6.7 dB.研究结果可为空调室外机轴流风扇的叶频噪声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轴流风扇2阶叶频噪声小波分析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