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力学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力学与实践
力学与实践

蒋持平

双月刊

1000-0879

lxsj@cstam.org.cn

010-62554107

100190

北京北四环西路15号

力学与实践/Journal Mechanics in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力学与实践》创刊于1979年,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是力学学科发行量最大、读者面最广的学术刊物。它刊登力学及其交叉学科的进展;报道力学应用的成果和力学教育的进展;介绍古今中外力学家及其成就、力学史、学术活动、力学趣话、新书评介等。在国内力学刊物中独具特色。它以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院校师生为对象,帮助他们丰富力学知识,开阔视野,活跃学术思想。刊登的文章力争做到深入浅出,形式多样,文字简练,生动活泼。创刊30多年来刊物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堪称“读者之友”。《力学与实践》封面上5个有力的字是书法家范曾为之题写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线有轨电车浅埋路基板地基临界载荷计算分析

    方文恒王浩然董竞允俞剑...
    120-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推导双线近邻路基板塑性区深度开展至 1/4板宽的临界载荷,调查基础之间距离、埋深、土体重度、内摩擦角和黏聚力对临界载荷的影响.将临界载荷与有限元得到的极限承载力对比,说明国内外路基板地基承载力容许设计值的差异.对某西部城市有轨电车工程的路基板开展设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单线浅基础临界载荷会高估地基容许设计值,致使设计偏于危险.

    双线浅埋路基板临界载荷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

    振动压路机的滑膜控制研究

    商祥志刘景旭路永婕王建西...
    127-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振动压实中的跳振现象在压实过程中时有发生,跳振现象将造成路基压实质量难以保证,也会对振动压路机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从控制"振动压路机-土"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减振系统阻尼力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研究模糊PID控制和滑模控制对振动控制产生的影响,得到相较于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 integral differential,PID)控制,滑模控制可消除系统抖振的影响,更有利于保证路基压实过程中的振动控制,为振动压实的施工作业提供理论支持.

    振动压路机跳振动力学分析振动控制

    考虑材料参数空间变异性的SBFEM开裂模拟

    林安邦江守燕孙立国杜成斌...
    138-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论文建立了基于比例边界有限元法(scaled boundary finite element methods,SBFEM)框架的非局部宏微观损伤模型,考虑材料细观物理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探讨了材料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对结构开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材料参数空间变异性后,裂纹扩展路径具有不确定性,建议的模型能够很好地反应材料内在的随机性;随着结构受力情况的复杂化和结构本体缺陷的增多,裂纹开裂模式的变异性也会增大.自相关长度和参数变异系数对结构开裂分析结果有重要影响.

    比例边界有限元法非局部宏微观损伤模型参数空间变异性开裂模拟

    室内地埋供热管道泄漏的声学监测及其信号去噪方法研究

    刘雅斌董燕京尹海全李昂峻...
    148-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精确地对室内地埋供热管道泄漏声学监测信号进行主要特征频率提取和分析,需先对测量信号去噪.本文采用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距离漏水点 5 cm和 40 cm测量点的原始声信号分别进行模态分解,计算出各模态分量的排列熵并将其作为噪声信号剔除的依据,最后对信号进行重构,并与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处理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比于其他两种分解降噪方法,VMD能够更好地解决模态混叠问题,能更为精确地将噪声信号去除,达到更好的去噪效果.

    信号去噪变分模态分解排列熵管道泄漏声信号

    动压相似对缩比飞行的影响

    邵元培钱炜祺程艳青周铸...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模型飞行试验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正逐步成为新型飞机研发中一种有效和低风险的技术途径.目前低速飞行试验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高速飞行试验尚存在许多困难.本文分析结果显示,来流动压对缩比飞行试验具有显著影响.动压相似保证缩比飞机与原型机表现出相似的动力学特性,但同时也限制了缩比飞机的飞行性能.研究发现,对于本文中的高升阻比飞机,通过飞行方案设计,缩比飞机能够克服动压相似带来的约束,获得与原型机相仿甚至超过原型机的飞行性能,对后续开展其他缩比模型飞行试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可为我国低成本高性能靶标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动压相似模型飞行试验飞行性能

    关于负泊松比的材料力学课程教学拓展与探索

    韦凯方棋洪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泊松比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力学概念与材料弹性常数之一.本文对现有材料力学课程中泊松比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补充,引入了负泊松比效应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负泊松比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优势.重点基于内凹蜂窝超材料,详细介绍了实现负泊松比效应的超材料力学理论分析及其教学实践;并借鉴虚拟仿真实验概念,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超材料的负泊松比效应进行仿真分析与讨论,直观地展示了超材料的力学变形模式及其负泊松比效应.从而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对弯曲内力、挠度、应变和泊松比等重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运用.

    材料力学负泊松比超材料有限元分析

    欧拉-伯努利直梁弯曲振动内力解的一种新形式

    郝志伟刘荣刚陈再现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欧拉-伯努利直梁受简谐载荷作用下的弯曲振动问题,在得到响应后再次采用达朗贝尔原理,给出了一种新形式的弯曲振动内力解,该解直观显示了简谐力和惯性力对弯曲振动内力的贡献.基于傅里叶级数严格证明了其与教材中利用梁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和弯曲内力微分关系求出的内力完全等价,为加深理解及应用傅里叶级数、静力学理论、达朗贝尔原理和梁弯曲理论提供了一个综合性较高的案例,期望能助力提升基础力学教学效果.

    欧拉-伯努利梁弯曲内力达朗贝尔原理傅里叶级数

    傅科摆摆平面转动的平行移动解释

    吴葛一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科摆摆平面的转动可以通过牛顿力学或矢量的平行移动解释,但后者要求深入理解微分几何,对力学读者不够友好.本文从几何直观出发,解释曲面上矢量平行移动的数学定义,建立起平行移动与纯滚动的关联.再用动量定理证明摆锤整摆动周期时刻的速度矢量沿球面上的纬线圆平行移动.最后通过图像解释、数学计算两种方法,求解摆平面的转动角速度.读者只需了解矢量运算和动量定理,即可深入理解傅科摆,建立力学和几何的关联.

    傅科摆微分几何矢量平行移动纯滚动

    注重基础、立足工程、强化实践、融入模拟、激励创新——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李霄琳周立明于莉朱珊...
    179-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力学是机械类、土木类和力学类等工科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秉承"强基础、重实践、融模拟、促创新"的理念;构建"融工程、融前沿、融思政"的教学资源与内容,夯实学生的力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利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将抽象的力学概念与三阶递进的课程实践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数值模拟技术引入课堂,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建立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解决工程问题为导向,以创新实践为特点,以数值模拟软件为工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课堂.

    材料力学教学改革课程实践数值模拟

    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平台在土力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王宇谷艳昌陈从建钱声源...
    18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教学是土力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现有条件和外部环境难以满足日趋多元化的实践需求.利用虚拟仿真与物理模型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发构建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并对土力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矿区地表变形监测为例,直观展现地表变形、仪器布设、变形监测及数据处理全过程.研究成果表明,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符合现代岩土工程实验技术的发展方向.

    数字孪生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实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