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调查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调查规划
林业调查规划

赵元藩

双月刊

1671-3168

ynfip@vip.163.com

0871-3318347、3332538

650051

昆明市人民东路289号

林业调查规划/Journal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CSTPCD
查看更多>>《林业调查规划》是由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西南地区林业信息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林业科技刊物。被全国多家期刊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林业核心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开辟了森林经理、"3S"技术、森林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营造林技术、种苗建设、森林旅游、园林设计、产业开发、病虫害防治、社会林业、专家论坛等栏目。本刊以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为原则,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知识性和可读性,是广大从事林业生产、科研、教学的科技工作者、领导和决策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刊为双月刊,A4开本,每期160页码,每双月底出刊。国际刊号 ISSN 1671-3168,国内刊号 CN 53-1172/S,每期定价10元,全年60元;增刊2期,40元;共计100元。由编辑部自办发行,订阅单位和个人可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欢迎广大读者、作者踊跃投稿,展示自己才华,欢迎社会各界刊登广告、展示形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花境景观综合评价

    化晨肖雷天黄宾芯冯青梅...
    6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适宜郑州地区的花境景观评价体系,探索郑州地区优秀花境营建模式,以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内54 个花境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性、观赏性、主观感知和经济性 4个方面构建花境评价指标体系,提出14 个花境景观综合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54 个花境样地中共有植物320 种,涉及80 科;4 个评价准则所占权重从高至低依次为生态性(0.3432)>主观感知(0.280 2)>观赏性(0.277 4)>经济性(0.099 1);公园花境总体质量较好,共有 5 个花境景观的建设水平处于Ⅰ级.探索了5 个Ⅰ级花境景观构建模式并给出优化意见.

    花境景观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植物配置模式郑州北龙湖湿地公园

    森林旅游景区绿道施工过程的生态环境污染及治理策略

    舒建锋
    76-7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森林旅游景区绿道施工过程产生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排水污染、水土流失、固体废物污染,对这些污染的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不同环境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治理策略,提高规划部门的环境保护意识,构建森林旅游景区现场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如设置围栏,道路硬化,土方湿化处理,清洗运输车辆,集中处理建筑垃圾等,最大程度地降低森林旅游景区绿道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程度,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森林旅游景区绿道施工环境污染治理策略

    重庆市级重大项目菖蒲盖景区农旅融合亚高山草场修复与养护

    胡齐攀刘美玲易小林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重庆市酉阳县菖蒲盖亚高山草场概况,以及草场存在的水土流失、植被退化、景观效果不佳等问题.藉此提出清杂、整地、灌溉排水、土壤改造、植草等对草场加以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以及相应的草场维护和景观养护措施.通过实施生态修复,认为初步取得了预期效果.

    亚高山草场修复养护草场景观整地植草菖蒲盖景区

    云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耕地现状及治理策略

    彭正武袁启慧谢燕梅余正才...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石漠化土地面积 212.85 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 19.81%,其中石漠化耕地面积46.36 万hm2,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 21.78%,石漠化耕地以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经济欠发达地区.目前云南省石漠化治理存在着投资标准低,投入不足,治理需求大,成果巩固压力大,管理体制不顺,地方配套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藉此,提出遵循水土保持原则,因地制宜,改善农业条件,大力发展林禽林下经济模式,持续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节约集约用地,严把耕地红线关,降低石漠化区域耕地承载压力,遏制石漠化耕地发生等治理策略.

    石漠化耕地综合治理林下经济云南省岩溶地区

    基于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的卢氏县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赵润哲苏维李彦克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按用途可将城市土地景观划分为生态用地和建设用地两部分,这两部分用地扩张可以看作是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采用ArcGIS软件模拟土地扩张运动,构建以两个过程最小累计阻力差值模型为基础的城市土地适宜性评价机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为例,选取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作为土地扩张源,分别从土地固有生态属性因子、外延生态属性因子两个因子,8 个方面建立阻力评价体系.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扩张面积为932.14 km2,占县域面积的23.28%;适宜建设用地扩张面积为3 071.87 km2,占县域面积的76.72%.运用最小累计阻力差值模型将卢氏县划分为生态开发不困难、一般困难、较困难、困难 4 个区域,各区域面积分别为 176.18、755.96、811.61、2260.26 km2,分别占县域面积的4.40%、18.88%、20.27%、56.45%.适于建设用地开发的难易程度分区与适宜生态保护用地相反.

    生态适宜性最小累计阻力模型生态扩张用地建设扩张用地

    基于GIS和AHP的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评价

    闫莹玉孙林林高健康卫红...
    97-102,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风景区的无节制开发,风景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威胁.以洛阳市龙门风景名胜区为例,选取9 个生态敏感性因子,利用GIS法和AHP法,进行生态敏感性单因子等分析.结果表明,龙门风景名胜区整体生态敏感性中,不敏感区面积为 462.29 hm2,占比 14.58%;低敏感区面积为921.23 hm2,占比29.05%;中敏感区面积为787.69 hm2,占比24.84%;高敏感区面积为635.74 hm2,占比20.05%;极敏感区面积为363.86 hm2,占比11.48%,高敏感性和极敏感性区占比较高.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区域各因子对生态敏感性影响等级,并在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思路.

    GISAHP龙门风景名胜区生态敏感性洛阳市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刘河镇生态空间规划研究

    李思洁雷雅凯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河南省荥阳市刘河镇为基址,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 3 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 个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研究区域不同层次生态敏感性的生态空间,采用"生态模型—生态要素—生态格局"的评估方法构建"一轴、一心、两区、多廊道、多节点"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敏感性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空间规划刘河镇

    普文试验林场森林土壤养分状况研究

    张传光沈艳龚纯伟毕波...
    11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普文试验林场土壤养分状况,通过土壤类型调查和基本理化性质测定,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肥力评价.结果表明,普文试验林场土壤为紫色砂岩上发育的赤红壤,土壤pH值总体属于酸性水平且随土层加深酸性减弱.A层SOM含量高,随土层加深呈高—中—低明显变化.N含量水平高,随土层加深含量下降,但仍能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土壤P素十分缺乏,区域内各土层AP大部分处于较缺乏水平,少部分区域极度缺乏.土壤K素较丰富,且随土层加深有升高趋势,可被植物利用的AK仅少部分区域处于丰富水平,大部分处于较缺水平.中量元素中AS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EMg含量较低,ECa十分缺乏.微量元素基本与同区域农田土壤中含量处于同一水平或略高.受生物富集过程影响,土壤养分表现出较明显的"表聚性",大部分区域土壤肥力等级为中等肥沃,少数为贫瘠水平,土壤养分含量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变化趋势.

    森林土壤土壤养分土壤肥力评价内梅罗综合指数法普文试验林场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大连童牛岭风景区土壤真菌群落特征研究

    郝然赵雨晨尚佳航杨红...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大连市童牛岭风景区土壤真菌多样性及其功能区的变化趋势,采用多点取样法,在景区几个代表性功能区收集土壤样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次分析土壤真菌包括9 个门,33 个纲,82 个目,170 个科,312 个属,407 个种.景区土壤真菌多样性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不同功能区之间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是人流量较少区域最高,路旁草地次之.

    真菌多样性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FUNGuild功能预测童牛岭风景区大连

    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特征分析及保护对策

    唐蒲霞刘畅王冬梦刘艺平...
    132-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8 年郑州市古树普查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利用Excel、ArcGIS、SPSS等软件对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中心城区古树共222 株,属于17 科26 属27 种,其中一级古树数量最多,三级古树数量最少,树龄结构稳定,生长态势良好;古树资源呈聚集状态,并多分布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古树生长主要受环境、土壤、市政建设、养护、病虫害、人为损害等影响;古树保护中存在保护措施粗放、保护力度不够、专业队伍缺失、财政保护资金不足、古树保护宣传力度弱等问题.以期为城市中的古树名木的调查统计和保护提供了数据依据及具有科学性和实施性的策略.

    中心城区古树资源调查生长势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