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杨小林

季刊

1674-5043

xbzk@lit.edu.cn

0379-65929273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学府路1号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由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和《洛阳大学学报》合并而成,分为《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季刊。《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84年,分别于1998年、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为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学报为大16开96页,双月刊。本校《学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活跃学术思想、增进学术交流、推动教学改革,促进科技进步”为宗旨。《学报》编辑部由校学术委员会直接领导,编委会由本校各学科专业权威人士组成,专职编辑队伍综合素质较高,办公实行自动化管理。《学报》编委会展开了大量细致严谨、卓有成效的工作,全校教职员工给予本刊以极大的热情与关注,投稿积极踊跃,使本刊成为我校进行学术研究的园地、对外宣传的窗口、信息交流的渠道,为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知名度起到重要作用。《学报》编辑部已成为我校重要学术机构之一。本校《学报》主要内容有:政治理论与基础理论研究;建筑工程材料及建筑装饰材料、建筑工程与建筑装修、工程造价、机械工程、汽车制造与维修、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环保工程等工程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交流;贸易经济、工商经济管理、会计与经济信息管理等社科论文以及中外文学赏析、教学研究等。我们与全国几百所兄弟院校、科研院所及行业情报网已建立起资料交换的长期合作关系,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本刊严格按照《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编辑出版,力图精益求精,刊物质量逐年提高。学报编辑部实行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做到了业务工作和日常事物管理的全部计算机化。学报还加入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香港“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据源、“北京书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数据源。成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增加了学报文章与外界的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Laplace问题规范解的存在性

    刘炳钊李园园
    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一类包含p-Laplace算子的非线性问题规范解的存在性进行研究,用极小化方法研究了当微分方程连续且满足某些适当的Berestycki-Lions类型条件下,Nehari-Pohozaev流形的正规范解.

    p-Laplace问题规范解Nehari-Pohozaev流形最小化方法

    一类特殊函数方程的亚纯解

    段江梅胡晓飞杨惠娟
    7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一类特殊函数方程(f(s)(z))n+f6(z)+h6(z)=1亚纯解的存在性问题,得到了两个结果.

    函数方程亚纯函数值分布理论整函数

    带阻尼项的一维欧拉系统光滑解的全局存在性

    马旭屈书婷廖汝豪
    8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具有大初值一维非等熵带阻尼项的欧拉系统在含尘气体背景下经典解的全局存在性.通过特征线方法,得到局部光滑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利用解的先验估计,通过经典的延拓方法,获得全局解.

    含尘气体经典解可压缩欧拉系统特征分解方法

    工程认证背景下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翟智卫杨瑞先杨双花孙雪萍...
    88-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程教育认证为背景,紧扣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以有机化学课程中醇的教学为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巧妙融入教学,发挥专业基础课程育人功能.

    课程思政有机化学工程认证实施路径

    车辆系统动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及实践

    张帅彭巧励徐立友郭占正...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教学过程出现的课程内容不完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评价考核体系落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差等问题,从教材、教学、实践几个角度入手,对车辆系统动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互联网资源完善课程建设,保证课程的前沿性,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实现课程教学考核多样化,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参加专业实践和学科竞赛,拓宽学生视野,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科研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科研发展奠定基础,也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研究型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车辆工程车辆系统动力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征稿启事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