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经济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Journal Forestry Economics北大核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钻石模型的胶合板国际竞争力来源实证研究

    田明华孟玲利刘诚张奕琳...
    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口是中国胶合板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但近年来中国胶合板出口竞争呈现不利态势,分析胶合板国际竞争力来源及其动态变化,有助于中国胶合板重构竞争优势.文章利用UN Comtrade、WDI数据库等相关数据,以国际市场占有率表征的实际国际竞争力为导向,以波特钻石模型的国际竞争力来源要素为指导选择代表性指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胶合板国际竞争力的实际来源.结果显示:(1)劳动力、资源、资本等3个传统生产要素是胶合板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影响程度分别为0.81、0.42、0.20;相关支持性产业水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程度为0.12;受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替代和环保需求增强等影响,胶合板面临需求困境,需求的影响程度为-0.36;技术要素与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因素影响不显著.(2)异质性分析表明,随着时间变迁,胶合板国际竞争力对丰富劳动力的依赖程度降低,劳动力成本影响显化,资源禀赋作用上升,资本要素作用增强,工业基础水平作用显现,胶合板呈现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趋势.文章构建了国际竞争力来源的实证研究逻辑,提供了国际竞争力来源研究的时间和空间视角,弥补了胶合板国际竞争力来源计量经济研究的不足.结合中国胶合板产业实际,提出重组资本与劳动要素、夯实资源基础、改善需求条件、发挥相关支持性产业作用、促进高水平竞争等政策启示,重构中国胶合板竞争优势,再塑中国胶合板国际竞争力.

    胶合板国际竞争力国际市场占有率钻石模型国际竞争力来源

    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林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基于门槛效应模型

    叶遄朱艺琦杨萌萌洪燕真...
    2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林业是绿色发展的主体,更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文章在构建指标体系测度中国各省份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和林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2年中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林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并以林业绿色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构建林业创新生态系统与林业绿色发展的非线性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1)2012-2022年,中国各省份的林业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林业绿色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提升1个单位的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林业绿色发展的推进系数为0.1300.(2)林业绿色技术创新通过了单一门槛检验,表明林业绿色发展会因林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差异而呈现阶段性特征.(3)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林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整体表现为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资源型区域的影响效应大于非资源型地区.文章探讨了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对林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构建了"林业创新生态系统—林业绿色技术创新—林业绿色发展"的分析框架,丰富了林业创新生态系统赋能林业绿色发展的作用机理.基于研究结论和讨论,提出持续构建林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林业绿色技术转化、因地制宜构建林业创新生态系统等政策启示.

    林业创新生态系统绿色发展面板门槛模型五螺旋理论

    绿色信贷政策对城市碳减排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279个城市的经验分析

    王昕怡许向阳
    5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探讨绿色信贷政策对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文章以我国279个城市2008-2021年间的碳排放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碳排放的净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在抑制碳排放方面效果显著,影响系数达到-0.3964,充分展现了政策在推动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政策发挥作用的两条主要路径: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体现在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上,更体现在城市绿色专利数量的显著增长上,两者对碳排放的抑制效应分别为1.0131和0.2605,这一发现为绿色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更为具体的理论依据.异质性检验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在不同地区的碳减排效应存在差异,西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次之,中部稍弱.这提示在政策执行中需充分考虑地区差异.调节效应检验显示,经济发展水平与进出口贸易开放度对绿色信贷政策效应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为政策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从城市维度研究碳排放,并引入调节效应分析,为绿色信贷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政策制定者应强化绿色信贷政策的导向作用、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实施绿色信贷政策、金融机构应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等政策启示,旨在推动政策体系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以及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信贷政策碳排放双重差分法中介效应调节效应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乡村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基于福建省32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谢彩镕黄静晗
    7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明显成效,但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凸显.如何促进乡村内生发展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文章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和新内生发展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32个村社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乡村内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乡村内生发展受到地方内部与外部力量、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的共同作用.产业基础、政府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超过0.90,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必要条件;党建引领、精英带动、资源禀赋、技术支持变量的一致性水平介于0.80~0.90之间,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充分条件.(2)各因素形成乡村内生发展的七条路径,根据因素匹配之间的差异,可归纳为内部主导型、外部驱动型、内外联动型三种模式.文章拓展了乡村内生发展的研究视角,为寻找乡村内生发展路径提供了经验参考.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乡村内生发展的政策启示:(1)立足整体,人类行动者和非人类行动者联动匹配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2)因地制宜,内外部要素互相作用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3)优化政府支持引导,打造多产融合发展格局,强化乡村内生发展的核心要件.

    乡村内生发展影响因素路径fsQCA行动者网络理论新内生发展理论

    反映新时代的林业经济学教材——评《林业经济学》(第3版)

    何秀荣
    封4页

    《林业经济》投稿须知

    《林业经济》期刊社
    后插1页

    主编寄语

    劉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