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经济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经济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林业经济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张建国

双月刊

1005-9709

lyjjwt@163.com

0591-83789446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7060信箱

林业经济问题/Journal 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核心期刊磷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确定为来源期刊,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面向全国组稿,报道国内外林业经济学领域重大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林业经济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森林生态经济、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劳动力转移、森林资源市场交易、木材与非木质林产品贸易、生态林业、社会林业、林业体制改革、林业政策法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林业会计、林业统计、林业经济管理、林业经营管理、土地经济、区域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山区综合开发与农林牧统一经营等有关国内外林业经济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著、科研报告、综合述评、专题讨论、管理论坛等。对各级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林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工作者、林业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决策者、林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农林业大中专院校广大师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自办发行,请直接汇款到本刊编辑部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两山"理念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格局构建

    陈建成王卉菀方宜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阐述"两山"理念的本质与重要体现的基础上,理解其推动指导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和问题,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格局构建的系统思维,"创新引领、科学先行"和"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原则,从为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助力、为推进共同富裕筑好平台以及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再立新功3 个维度探讨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格局构建的路径.

    "两山"理念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新格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习近平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实践指向及价值意蕴

    黄登良罗贤宇朱逸涵戴永务...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林业改革发展经验和新时代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等3 个层面分析习近平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论述的鲜明实践指向: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总结习近平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有利于为切实改善民生福祉、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全球林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生态文明建设林业高质量发展

    产权安全对农户林地流转的影响——来自非农就业的调节效应

    王立成朱臻谢芳婷
    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江西集体林区505 份农户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出产权安全综合水平,通过Probit模型和IVprobit模型探讨产权安全影响农户林地流转的作用机制,验证非农就业的收入效应与劳动力转移效应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权安全综合水平的提高可促进农户林地转出或转入行为发生,不同维度产权安全水平对林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非农就业通过收入效应弱化了产权安全对林地转出的促进效应.因此,为提高林地产权安全,建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进一步从农户认知层面、政策实际效果提升林地产权安全性,从而促进林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农户家庭生计方式,并进一步完善林权交易平台,畅通林地流转.

    产权安全熵值法Probit模型林地流转非农就业

    绿色共富视域下推进森林"四库"建设的路径

    刘淑兰王宇卓李泽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绿色共富视域,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在坚持绿色共存、绿色共荣、绿色共建、绿色共享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时代诉求.推进森林"四库"建设在"三水"统筹、林业经济效益、食物供给体系、"双碳"意识等方面,仍与绿色共富的要求、要义、保障、行为等方面存在不相适应的部分.因此,需要通过完善绿色共富协调机制、聚焦绿色共富产业经济、构建绿色共富大食物观、强化绿色共富生态意识,从而更好地发挥森林"四库"功能.

    绿色共富森林"四库"生态价值

    集体林区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评价研究——基于证据推理方法

    黄衍汪佳伟郁涵婷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集体林区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转换困难的现实问题,从供需关系出发,以固碳和市场为2 个维度构建林业碳汇价值实现困境的跨越机制,并采用该机制构建集体林区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证据推理方法对指标进行融合,最后结合时空视角,对 2016-2020 年福建省9 个设区市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水平进行评价.结论表明: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过程受到由供给群体和需求群体双向影响的多因素制约导致难以实现;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相关保障手段可以助力林业碳汇完成价值转化,但在福建省 9 个设区市的具体评价研究中,林业碳汇价值实现存在不均衡、多样化、待完善的特征.

    林业碳汇价值评价指标"死亡谷"证据推理方法

    森林"碳库"经济价值实现机制研究

    钟金发邓佳露翁志强林榅荷...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福建经验"为例,从森林"碳库"经济价值的研究现状出发,基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梳理其识别、界定、运营、交换、回馈价值之间的理论逻辑,并结合"福建经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森林"碳库"的经济价值实现能够完成"碳库—钱库—碳库"的价值流转,并且良性的价值实现路径能够推动森林"碳库"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固碳增汇中发挥更高质高效的作用.因此,结合发展情况,从"内固、外延、上扩、下沉"4 个维度,提出完善森林"碳库"经济价值产生、开发链条、交易机制等方面的建议.

    森林"碳库"碳汇福建经验经济价值实现

    "两山"理念下海南省森林固碳量与影响因素分析

    袁天健霍礼鑫王芳过建春...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02-2022 年林业数据测算海南省近 20 年森林固碳量,并利用VAR模型分析影响固碳量增长的因素,最后预测未来30 年海南省森林固碳量数据.结果表明:近20 年海南省的森林固碳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平均增速为 5.4%;各影响因素中林业总产值与林业从业人员对海南省森林固碳量的变化产生主要影响;预测结果显示未来海南省森林固碳量增长进入稳定时期,增速放缓.为此,海南省林业固碳能力的提高需要健全林业经济发展机制、加强森林科学培育管理能力、提高林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森林固碳量林业碳汇VAR模型

    林区规模性返贫的潜在风险与韧性治理策略

    黄吉迎宁满秀张维泰张皓乙...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社会经济、突发环境和主体脆弱3 个层面分析林区规模性返贫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基于规模性返贫韧性治理的内涵,从抵御与恢复力、适应与转型力、学习与再造力3 个特征维度构建规模性返贫韧性治理"全资本韧性耦合—全要素韧性互动—全过程韧性循环"的机制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韧性治理共同体,提升多元主体韧性;建立长效保障机制,提升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韧性等规模性返贫韧性治理建议.

    韧性治理林区规模性返贫潜在风险

    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影响

    卢素兰丛海龙钟海霞
    6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福建省林改监测数据,使用OLS最小二乘法和Tobit方法进行估计,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投入及收入的影响效应和组群差异,并对森林保险和林业补贴政策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均产生抑制作用;本地非农就业与外出务工对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均产生抑制作用;非农就业对家庭居住地距离城市20 km以内的农户经济林经营投入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家庭居住地距离城市20 km以外的农户经济林经营行为的影响不大;非农就业对闽西北林区的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闽东南的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投入与收入影响都不大;非农就业对有森林保险或森林补贴的农户经济林经营的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对其投入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因此,应该根据不同就业类型的农户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帮扶政策,引导农户经济林经营;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采取差异化管理手段;完善森林保险、森林补贴政策,设计"重点倾斜性"的补贴政策.同时,积极引入技术人才,加强推广农技服务,完善林业生产外包服务制度.

    非农就业经济林经营投入收入

    中国林业产业集群时空格局与空间溢出效应

    崔子婵张砚李小勇赵祎琳...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构建林业产业集群水平指标体系,测算林业产业集群指数,探究林业产业集群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固定效应SDM模型分析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及不同城市群衰减边界特征.结果表明:中国林业产业集群呈现出局部集中、整体分散,东南沿海-西南-东北集中、中部地区分散的空间格局;集聚明显的城市群包括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东南沿海城市群以及桂东南城市群;中国林业产业集群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林业产业发展对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的依赖性较强,但尚未突破地理边界;各城市群林业产业集群水平的溢出效应衰减边界清晰,不同城市群溢出效应随距离衰减趋势、阈值有所差异.因此,为了整体提高中国林业产业集群水平,应该积极引导培育更多的林业产业核心城市,在城市群内形成双核心或多核心的发展模式,推动城市群格局由链式集群向片式集群发展,最终向区域集群格局转变.

    林业产业集群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效应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