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经济问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经济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林业经济问题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张建国

双月刊

1005-9709

lyjjwt@163.com

0591-83789446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金山福建农林大学7060信箱

林业经济问题/Journal Problems of Forestry Econom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核心期刊磷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数据库确定为来源期刊,被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全文收录。面向全国组稿,报道国内外林业经济学领域重大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林业经济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森林生态经济、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森林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劳动力转移、森林资源市场交易、木材与非木质林产品贸易、生态林业、社会林业、林业体制改革、林业政策法规、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林业会计、林业统计、林业经济管理、林业经营管理、土地经济、区域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山区综合开发与农林牧统一经营等有关国内外林业经济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学术论著、科研报告、综合述评、专题讨论、管理论坛等。对各级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管理者、林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工作者、林业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决策者、林业经济理论研究工作者、农林业大中专院校广大师生,具有重大参考价值。自办发行,请直接汇款到本刊编辑部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旅游生态效率评价与空间网络结构分析

    王巧陈琦赵蓉蓉陈秋华...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4-2020 年福建省及毗邻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单一比值法评价旅游生态效率,借助引力矩阵、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空间网络结构,并讨论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旅游生态效率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明显,闽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高于闽南、闽东、闽西地区,且仅有闽南地区的旅游生态效率优于邻市;旅游生态效率呈现"沿海势弱,内陆均衡,北端聚强,南端落后"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内绝对差异仍然存在,低值城市间差异有所缩小;旅游生态效率网络结构发育程度低,但关联度不断上升;核心节点控制作用有所削弱,愈来愈多的城市"核心化"发展,网络结构日益稳健.因此,建议扩大规模经济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联结区域发展,打造优劣互补、互通有无的发展模式.

    旅游生态效率单一比值法空间网络结构社会网络分析法

    主观感知视角下社区居民参与森林旅游价值共创意愿研究

    范志伟陈舒莹张敬唯杨国荣...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8 个村镇中的社区居民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云模型、异质性分析、QCA等方法,探讨社区居民参与森林旅游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影响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社区居民认可森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担忧森林旅游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破坏、文化冲突和社区矛盾等负面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森林旅游价值共创意愿存在异质性,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在亲友参与森林旅游项目或家庭成员为干部的情况下,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耕地面积与住房面积对居民价值共创意愿有显著正面影响.文化程度和邻里关系对社区居民参与森林旅游价值共创意愿具有普遍影响,反映了教育和社交因素在塑造个体态度和行为中的关键作用.因此,为了实现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限制森林旅游的过度开发,同时确保环境和文化的保护,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社区则需要积极参与旅游规划和管理,确保环境和文化的保护,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居民参与能力,同时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居民需要积极参与森林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承担起环境和文化保护的责任.

    主观感知社区居民森林旅游价值共创

    森林保险研究进展及展望

    武双陈思莹陈伟林黄和亮...
    106-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国内外森林保险文献中鲜有林业生产特性和森林资源资产特点,结合各投保主体行为的异质性,对国内外森林保险的相关文献进行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区划主要以省级行政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需要开展以县域为单位的风险区划并结合地区森林树种构成、森林龄级结构对森林灾害损失概率影响的研究;研究森林保险支付意愿主要采用条件价值法,研究的可靠性受到了研究方法局限性的影响;对天气衍生森林保险产品、天气指数森林保险领域,研究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森林保险研究进展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