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林业科学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盛炜彤

双月刊

1001-1498

lykxyj@caf.ac.cn

010-62889680

100091

北京万寿山后中国林科院

林业科学研究/Journal Forest Research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营林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任务是及时反映以中国林科院为主的营林科学最新研究成果、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科技动态和信息等,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繁荣林业科学,更好地为我国林业建设服务。主要内容有:林木种子、育苗造林、森林植物、林木遗传育种、树木生理生化、森林昆虫、资源昆虫、森林病理、林木微生物、森林鸟兽、森林土壤、森林生态、森林经营、森林经理、林业遥感、林业生物技术及其它新技术、新方法,并增加林业发展战略、学科发展趋势、技术政策和策略等,适于林业及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院校师生、领导和管理人员、基层林业职工等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立地指数下杉木生长量及材种结构的立地及密度效应

    陈琴谢树段爱国陈仕昌...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立地质量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生长量及材种结构的影响,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林龄28~36年生的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上、中、下不同坡位以及不同坡向设置63块标准样地,调查林分生长量及林分基本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拟合分析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当林分密度相近时,立地指数越高,培育相同年限所获得的单株材积、蓄积量和大径材出材率越高;同一立地条件下,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大径材出材率随密度增加而减小,蓄积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立地指数相同时,密度对胸径生长分化的影响大于树高,立地指数不同时林分密度对树高和胸径生长分化的影响程度也不同.[结论]在立地指数达22及以上的立地条件下培育杉木大径材,可通过3次间伐进行密度控制,林分最终保留密度宜为650~1 000株·hm-2.

    大径材培育杉木生长量材种结构出材率

    舞毒蛾Methuselah-like分子模拟及靶向小分子抑制剂研究

    吴元旺谢佳铭丛培娟曹传旺...
    1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旨在通过虚拟筛选技术筛选Methuselah-like(Ldmthl1)蛋白潜在的小分子抑制剂,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MM-PBSA及生物测定,探究潜在化合物对Ldmthl1蛋白的抑制能力,为针对舞毒蛾Ldmthl1研发新型靶向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舞毒蛾为研究对象,构建 Ldmthl1同源模型,虚拟筛选Ldmthl1受体小分子抑制剂,并采用分子动力学和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分析 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的结合强度;通过生物测定分析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的毒力,同时将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进行联合使用,探究6种潜在化合物的增效作用.[结果]Ldmthl1含7个跨膜结构,符合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特点,评估后符合蛋白模型评估标准;分子对接获得20个候选化合物,根据结合方式及结合能确定6种小分子化合物为潜在的抑制剂;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力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MM-PBSA计算结合自由能发现6种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Ldmthl1受体结合紧密;致死浓度LC30 溴氰菊酯与6种抑制剂按照1:1、1:2和2:1的比例联合使用饲喂舞毒蛾3龄幼虫,6种抑制剂与溴氰菊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当混合比例为1:2时,增效作用最显著,但溴氰菊酯浓度过高时,导致抑制剂无增效作用.[结论]虚拟筛选得到6种可与Ldmthl1受体稳定结合且具有杀虫活性潜在小分子抑制剂,与溴氰菊酯联用后呈现增效作用,本研究可为研发Ldmthl1靶向新型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舞毒蛾Methuselah-like分子对接虚拟筛选小分子抑制剂

    土壤磷添加对速生期杉木叶片性状和磷组分分配的影响研究

    宋崇林陈健张运肖文发...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取亚热带地区 10年生杉木人工林,探究其叶片性状对土壤P添加的响应以及叶片磷组分随P添加的分配模式变化,为提高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定3块样地,在每块样地设置 6个处理,每个处理随机施 P量分别为 0(CK)、60(P1)、120(P2)、180(P3)、240(P4)、300(P5)kg·hm-2·a-1,进行为期3年的模拟P沉降控制实验.研究了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N)、叶磷(P)、N/P、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合氮磷利用效率(PNUE、PPUE)和核酸磷(nucleic acids)、脂质磷(phospholipids)、代谢磷(metabolic)、残渣磷(residual)、无机磷(Pi)的响应及其相关性.[结果]与CK相比较,P2、P3处理下SLA增加了37.9%、25.7%,LDMC减少了9.4%、12.5%;不同梯度土壤P添加下叶N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叶P含量比CK增加 29.4%~49.4%,N/P相对CK减少 18.2%~27.3%;P3处理下 PNUE、PPUE和 Amax均达到最大值,相对 CK分别增加 174.9%、116.4%、125.9%;除P2、P3处理外,叶片磷组分更倾向于增加核酸磷比例,P3处理主要偏向于增加代谢磷分配,而且代谢磷和PNUE呈现正相关也表明其是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的重要因素.[结论]P3处理下的Amax最高,显著提高了PNUE和PPUE,可以有效缓解杉木的P限制状况,促进了杉木的生长发育.

    杉木土壤磷添加功能性状叶片磷组分相关性

    毛红椿生长、心材和材性性状遗传分析及家系选择

    韦一范艳如邱勇斌沈汉...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研究15年生毛红椿家系试验林的生长、心材和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选择速生且优质的毛红椿优良家系.[方法]以浙江开化县林场的15年生毛红椿家系试验林为材料,测定其树高、胸径、材积、心材率、心材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进行方差、相关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毛红椿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心材率、心材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等6个生长、心材和材性性状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并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但冠幅和枝下高在家系间差异不显著.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毛红椿胸径与心材材积和材积之间呈显著正相关,通过对胸径的选择能间接实现对材积和心材材积的选择.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材积、心材材积、胸径、树高和心材率等 5个性状代表了毛红椿的品质和经济性状,对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贡献率较高.通过构建材积、心材率、心材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等4个性状的综合指数选择方程,对毛红椿所有家系进行综合评价,选出了2个符合改良条件的优良家系,其材积、心材率、心材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获得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52.84%、0.49%、66.23%和2.13%.[结论]毛红椿育种目标应重点围绕生长和心材性状,而冠幅和枝下高遗传力较小且家系间差异不显著,不适宜作为遗传改良的目标.

    毛红椿生长性状心材性状材性性状家系选择

    高州油茶糖积累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

    刘祯陈锐帆申春晖奚如春...
    4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高州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源库器官糖积累特征及其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特色油茶品种糖积累理论提供依据.[方法]以高州油茶为研究对象,利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各源库器官的13C含量,同时测定对应时期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糖组分特征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13C标记的光合产物在运输趋于稳定后,在发育前期主要积累在叶片中,后期种仁逐渐成为了同化物分配积累的中心.2)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基本表现为果皮>种仁>叶片,淀粉含量表现为叶片>种仁>果皮.3)SPS和SS-Ⅱ与叶片、果皮和种仁的可溶性糖含量都呈正相关关系;B-AI主要在发育后期起着作用,种仁中B-AI活性分别在8月和10月存在峰值;在叶片中,NI为主要的糖转化酶,活性在 50~60 U·g-1 之间;种仁中,S-AI与NI的活性大致相同,S-AI主要在发育前期起作用,而NI在发育后期起作用.[结论]高州油茶发育前期光合产物主要积累在源器官叶片之中,随着果实生长发育种仁逐渐成为了同化物分配的中心;在糖积累情况上,种仁在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果糖和葡萄糖,发育后期则主要积累蔗糖.在发育后期运输到果皮的蔗糖会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果皮依旧会进行增厚和延伸,继续完成木质化,此时果皮与种仁会对养分进行激烈竞争,最终呈现出果大皮厚的现象.SPS和SS-Ⅱ功能互补,同时影响着高州油茶糖分的积累,且SS-Ⅱ是糖分积累的关键酶;可能是引起各源库器官糖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高州油茶糖积累受糖代谢相关酶的综合调控,NI为叶片的主要转化酶,S-AI与NI分别在种仁发育前后期发挥作用,果皮中蔗糖转化主要依靠S-AI;B-AI主要在发育后期起作用,但活性相对较低,转化能力有限.

    糖含量酶活性13C脉冲标记高州油茶

    '海黄'牡丹香叶醇合酶基因PsGES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王佩云李子昂白杨杨萍...
    5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植物释放的萜类化合物合成代谢的机理,为进一步解析牡丹萜类合酶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芳香型牡丹品种'海黄'(Paeonia×lemoinei'High Noon')为材料,根据转录组测序所得片段,克隆得到PsGES基因.同时利用瞬时表达方法将PsGES基因过表达载体注射进烟草叶片和'凤丹'花瓣中验证基因功能.[结果]该结构基因的完整CDS序列长897 bp,编码29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有 1个保守结构域Terpene_cyclase_plant_C1.PsGES基因在盛开期花瓣中表达量最高且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PsGES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通过GC-MS方法可检测到烟草叶片和'凤丹'花瓣中香叶醇的释放,同时烟草叶片和'凤丹'花瓣中PsGES基因呈现高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PsGES基因在植物体内调控香叶醇的合成.

    牡丹香叶醇香叶醇合酶基因基因克隆功能验证

    毛白杨PtoS1-bZIP亚家族成员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吴江婷贾辰琳罗志斌邓澍荣...
    6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鉴定毛白杨PtoS1-bZIP亚家族成员,解析PtoS1-bZIPs基因响应干旱和盐胁迫等非生物逆境的表达模式.[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PtoS1-bZIP亚家族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该亚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特征以及对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响应模式.[结果]从毛白杨基因组中鉴定出10个S1-bZIPs基因,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均无内含子结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toS1-bZIP亚家族可分为3个分支,在毛白杨基因组内有12对共线性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PtoS1-bZIP亚家族成员的启动子中含有多个光信号、激素与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toS1-bZIP亚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一和第二进化分支中的多数成员在ABA和干旱处理下表达量上调,在盐胁迫下表达量下调;第三进化分支中的成员在ABA、干旱和盐处理下均表达上调.[结论]从毛白杨中鉴定出 10个PtoS1-bZIPs基因,聚类为3个进化分支,第一和第二分支中多数PtoS1-bZIPs成员的表达受干旱胁迫诱导,而受盐胁迫抑制;第三分支成员的表达受干旱和盐胁迫诱导.表明毛白杨PtoS1-bZIPs不同分支成员可能具有功能分化,在响应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研究结果为后续解析PtoS1-bZIPs基因调控杨树抗逆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毛白杨S1-bZIP基因家族基因表达

    巨桉转录因子ZF-HD基因家族及其功能初步分析

    张双王学君曾炳山许志茹...
    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解析转录因子ZF-HD在桉树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进而深入了解其在桉树中如何发挥功能.[方法]在本研究中利用生物信息学鉴定巨桉ZF-HD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染色体定位、理化性质、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桉树中共发现10个基因家族成员,编码78~343个氨基酸,几乎所有成员都属于碱性蛋白质,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且motif1在ZF-HD家族中非常保守,其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主要为激素应答、生长发育和逆境应答等响应元件.ZF-HD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不定根诱导和不定芽诱导过程中的表达分析表明,大多数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存在着差异表达,且家族成员主要在顶端等初生生长阶段表达.且巨桉ZF-HD家族部分成员在不定根和不定芽诱导阶段表达量显著上升,亚细胞定位分析与预测结果相同.同时EgrZHD2定位于细胞核,且在茎尖的表达量较高,随着茎顶端向下其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巨桉 ZF-HD基因家族成员在桉树不定根和不定芽诱导等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EgrZHD2作为重要的转录因子作用于桉树的初生生长以及不定根诱导等生物学过程.

    巨桉转录因子ZF-HD发育表达模式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质pH对欧洲报春开花品质的影响

    陈华乐温静怡唐天琪杨佳维...
    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梯度基质pH(4.5、5.5、6.5、7.5)对欧洲报春开花品质的影响,为欧洲报春精细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了4个不同花色的欧洲报春品种('靓丽风景'、'火热情人'、'蓝色安吉星'、'黄丽'),采用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将盆栽基质酸碱度调节为不同梯度,观察株高、花叶生长量等形态指标,并测定细胞保护酶活性、花色素含量、质膜透性等数据,研究基质pH对欧洲报春开花品质的影响.[结果]欧洲报春在基质pH5.5和pH6.5条件下花朵形态较好,在其他pH条件下生长均受到抑制.花瓣的L*值随酸碱胁迫下降,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随基质pH值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火热情人'花瓣细胞液pH值有小幅度上升.与CK相比,4个品种的CAT活性均在pH4.5处理下极显著或显著上升.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POD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性最高,而与花青苷含量相关性最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瓣细胞液pH、叶片相对含水量、开花数、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株高可作为评价欧洲报春在不同基质pH下开花品质的主要指标,其中无论在任何基质pH条件下'蓝色安吉星'开花品质均最好.[结论]欧洲报春开花品质最佳的栽培基质pH为5.5~6.5,在不同基质pH胁迫下4个品种开花品质由高到低依次为:'蓝色安吉星'、'靓丽风景'、'火热情人'、'黄丽'.

    欧洲报春基质pH开花品质花色生理

    粤北喀斯特地区不同年龄油茶林土壤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特征

    郑全胜吴斌白拉曲珍叶飞...
    9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油茶种植年限对喀斯特地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以乐昌市富树山油茶种植基地分别种植了2、3和7年的油茶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分子生态网络的分析方法对土壤细菌群落进行研究.[结果]油茶种植年限的增加会导致土壤中铵态氮和总氮的积累,虽然不会显著改变土壤中细菌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但会导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同时发现土壤水分是影响2、3年龄油茶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而种植7年油茶林的土壤细菌群落主要受pH的影响.此外,相比种植2~3年的油茶林,种植7年的油茶林土壤细菌类群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但同时出现了细菌网络模块化的缺失和关键物种的演变的现象.[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粤北石漠化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油茶纯林的土壤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特征,为维持油茶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实践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喀斯特地区油茶林细菌群落高通量测序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