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薛瑞泽

季刊

1008-4673

nkxb@mail.haust.edu.cn

0379-64282334

471003

河南洛阳天津路70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农业科学综合性刊物。主要反映本校科研、教学成果和校内外科研新成就。刊登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养殖、经济与贸易、农业工程、基础科技、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报告及综述等。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的人员和农业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用ISSR标记研究新疆布顿大麦(Hordeum bogdanii Wilensky)的遗传多样性

    魏育明颜泽洪吴卫张志清...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35条ISSR引物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Hordeum bogdanii Wilensky)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发现仅9条ISSR引物能产生清晰扩增产物.在32份新疆布顿大麦中,9个ISSR标记共产生205条扩增片段,每条引物能产生12~45条,平均为22.8条.在这205条扩增片段中,有194条具有多态性,占94.6%,平均每个ISSR标记能产生21.6条多态性片段.ISSR标记揭示的32份新疆布顿大麦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31~0.87,平均值为0.61.采用UPGMA法对32份新疆布顿大麦进行遗传聚类分析表明,ISSR标记能将32份新疆布顿大麦完全区分开,且ISSR标记揭示的新疆布顿大麦居群间的遗传关系与其地理来源间具有密切联系.

    布顿大麦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遗传关系地理分布

    夏玉米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的研究

    张夏雷郭社峰付国占刘素云...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两种条件下免耕、翻耕和间隔深松三种土壤耕作方式夏玉米的营养生长及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茬覆盖和深松耕作玉米播种后出苗率高,次生根条数多,株高增加而基部节间缩短,叶面积系数提高,最终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残茬覆盖耕作方式夏玉米营养生长籽粒产量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及其效应

    黄进勇李春霞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田土壤类型、农业耕作方式以及农业植被类型等都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长期种植不同作物以及实行不同的轮作方式对改变土壤微生物类群及其主要组成有显著影响;植被的破坏可直接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微生物生物量的下降.以往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仅限于可培养的微生物类群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发展,为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

    细菌表面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徐建生成大荣孙怀昌崔治中...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扩增出769bp的编码SPA细胞壁跨膜区的编码序列.将扩增的片断克隆进pEZZ-18载体BamHI和SalI位点之间.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HB101后,根据酶切分析筛选到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pZSPAX.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重组质粒中的插入序列与已发表的SPA-X是一致的.通过水肿病毒素B亚单位(SLT-IIeB)基因(slt-IIeB)证实质粒pZSPAX能作为在细菌表面表达目的基因的载体.

    细菌表面表达载体重组质粒

    新城疫病毒地方分离株不同基因型灭活油乳苗的研制

    程相朝吴志明吴庭才张春杰...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两株分离于当地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基因Ⅵ型和Ⅶ型代表株(LD-3-00和LD-7-02),配以传统的La Sota株(基因Ⅱ型)成功地研制了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灭活油乳苗.经实验室检验及大田试验证明,该灭活苗安全可靠,其产生的HI抗体在接种后第42d仍保持7.5log2的效价,保护率在攻毒试验中达100%;在大田试验中,与新城疫弱毒疫苗联合应用,保护率可达99%以上,能有效地控制当地新城疫的暴发和流行.

    新城疫基因型三价灭活油乳苗

    鸡新城疫病毒地方野毒株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试验

    吴志明王婷程相朝吴庭才...
    24-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某一疑似新城疫病例的蛋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HA和HI试验、血清中和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最终确认所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经对分离株的MDT、ICPI和IVPI等致病指数的测定,表明该毒株为新城疫强毒株.

    新城疫病毒分离鉴定致病性

    鸡新城疫病毒地方株F基因的扩增克隆与鉴定

    赵淑娟吴志明程相朝李银聚...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RT-PCR技术对分离自发病鸡群的新城疫病毒(NDV)的F基因进行了扩增,结果得到0.8kb的扩增产物.将该扩增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中,经酶切和PCR鉴定后,证明与设计的目的片段完全相符,从而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确定了常规实验室诊断的正确性.

    新城疫病毒F基因克隆

    鸡卵清溶菌酶5′端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吴庭才李银聚张春杰程相朝...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PCR技术从鸡输卵管组织基因组中扩增出0.35kb的鸡卵清溶菌酶5′端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区域含有2个睾酮激素受体识别位点和2个皮质酮激素受体识别位点,具备输卵管定位表达调控增强能力,为构建融合定位表达启动子调控外源基因在鸡输卵管定位表达奠定了基础.

    PCR鸡卵溶菌酶5′端激素受体结合位点

    硫酸盐对小白鼠钼代谢的影响

    杨自军龙塔冉林武王婷...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验选择健康小白鼠52只,体重(20±0.8)g,适应5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3只,实验56d.定期剖杀检查,结果表明:I和II组小白鼠有轻度中毒表现,II组与III组RBC差异显者(P<0.05),HB呈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II组与III组WBC差异显著(P<0.05),I组ANAE+阳性率略高于IV组,II组ANAE+阳性率持续下降,6周后与I组差异显著(P<0.05),硫与钼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小白鼠免疫

    豚鼠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

    陈宝生莫耀南范光耀安志远...
    34-3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相同或相近的雄性豚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周实验组、10周实验组各10只,以腹腔注射10%卵清蛋白和1 %卵清蛋白雾化吸入复制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6周和10周时分别采集相应实验组动物的动脉血液,检测血气指标及钾、钠、钙、镁、磷、氯等.结果表明,6周时模型组钙、磷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镁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10周时模型组动物出现血氧分压降低趋势.由此可见,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的复制中,离子指标的变化在6周时已明显,而血气指标的变化要在10周后才出现.

    豚鼠哮喘气道重塑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