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

薛瑞泽

季刊

1008-4673

nkxb@mail.haust.edu.cn

0379-64282334

471003

河南洛阳天津路70号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农业科学综合性刊物。主要反映本校科研、教学成果和校内外科研新成就。刊登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动物养殖、经济与贸易、农业工程、基础科技、资源环境、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专题报告及综述等。读者对象是农业科研、生产、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的人员和农业院校的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夏玉米不同基因型水分适应性研究

    付国占王俊忠李潮海徐艳珍...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1个玉米杂交种在充分灌溉、节灌、干旱三种水分处理下的产量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的水分适应性不同,有些杂交种在各种水分条件下都有较好的适应性,这些杂交种的首要特性是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并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夏玉米基因型水分适应性

    小麦淀粉合成相关酶的研究现状

    熊瑛李友军郭天财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小麦碳代谢过程中相关酶进行了综述,重点分析了与淀粉合成相关的酶.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ADPG焦磷酸化酶和淀粉合成酶都是淀粉合成的关键酶.

    小麦小麦淀粉

    旱塬地膜玉米播期密度施肥量试验

    何高社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计算机模拟选优方法,优化出了旱塬地区地膜玉米667m2产量750kg以上的适宜播种期为4月6-11日,密度为4000~4200株/667m2,施肥量为N 8.39kg/667m2、P2O5 4.59kg/667 m2,经反馈验证,优化方案切实可行.

    旱塬地膜玉米优化栽培方案

    优势杂交棉育种经验与技术理论探究

    纵瑞收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组配优势杂交棉的关键在于优良亲本的选配.亲本的亲缘、地理及生态差异对杂优组合的选配至关重要.选择抗病、抗虫、综合性状优良的当地推广品种作为双亲之一,且双亲性状互补,配合力好,可获得良好的杂交棉育种效果.笔者主持育成的纵字号杂交棉品种苏棉23号、ZLTC-3.k和徐铜3号超标优势分别达20%以上,是优势杂交棉育种的成功实践.

    杂交棉品种选育技术杂种优势理论

    南方红豆杉冠层光辐射分布及其对单枝结实量的影响

    费永俊王燕左雪枝李慧芳...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2株育龄南方红豆杉雌性植株,采用树冠分层分方位研究法,测定了东西南北4个方位及其内外两层计8个小区的光辐射量和单枝结实量,分析探讨了冠层光辐射、单枝结实量的分布格局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外层与内层相对光辐射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方位间受周边生境的影响,东南方位光照充足,与西北方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南方红豆杉冠层单枝结实量与冠层相对光辐射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类似的规律性,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的(y=0.105x-0.5775,R2=0.988),冠外层单枝结实量极显著高于冠内层单枝结实量(P<0.01),冠东方位的单枝结实量与其他方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南方红豆杉树冠光辐射量单枝结实量

    闽南山地肉桂人工林合理种群密度的研究

    李跃生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表明:6.5年生肉桂不同造林密度间的保存率和树高差异显著,而胸径没有差异;不同密度处理间各器官的单株生物量和林分生物量也差别较大,说明造林密度对肉桂产量的影响极其重要.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如下适宜的造林密度:如以收获枝叶提炼桂油和桂通为主要经营目标,主伐年龄5~6年且不间伐的桂子林,适宜的造林密度为6000~7500株·hm-2;如以兼收型为培育目标,主伐年龄8~10年的,则适宜的初植密度为4500~5200株·hm-2,且应根据林分长势、林木分化程度等因素,适时进行适量的间伐,以期培育优质丰产的肉桂林.

    肉桂人工林密度效应密度管理

    红锥人工幼林施肥试验研究

    朱炜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试验研究表明,合理施肥能促进红锥人工幼林的生长,施肥量水平不同,其促生效果也不同,N、P、K肥对红锥人工幼林的生长具有同等重要的特性.综合本试验结果,红锥人工幼林的初步合理施肥量为每株尿素100g、钙镁磷150g、氯化钾50g,养分配比为2∶3∶1(尿素∶钙镁磷∶氯化钾),超过该施肥量,已没有增产效益.特别应指出的是,在本试验的立地条件下,当每株施肥量尿素超过300g或钙镁磷肥超过450g或氯化钾超过150g时,均有可能发生肥害,需引起重视.

    红锥人工幼林施肥效应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吴远彬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杉木采伐迹地上更新营造的人工纯林及混交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纯林树种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纯林树种表现为南酸枣>马褂木>杂种马褂木>杉木>桤木>观光木>木荷;混交林模式以杜英+刺楸混交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最好;在3种杉阔混交林模式中,桤木与杉木混交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种间关系更为协调.

    采伐迹地混交林生长状况

    犬精液冷冻实验研究

    禹学礼栗颖华庞有志邓雯...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豫西土犬为实验材料,以改进犬冻精的品质为目的,进行了犬精液冷冻研究.实验1,采集6条公犬的浓份精液36次,分别在稀释液Ⅰ和Ⅱ中冷冻成三种剂型(颗粒、0.5mL细管和安瓿),根据解冻后活率比较优劣.研究表明,稀释液Ⅰ中三种剂型的平均解冻后活率(0.35±0.04)显著高于稀释液Ⅱ(0.23±0.05; P<0.01);两种稀释液中颗粒冻精的平均冻后活率(0.34±0.08)显著高于细管(0.26±0.09;P<0.01)和安瓿(0.25±0.08;P<0.01),细管和安瓿冻后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2,分别将6条公犬每次采集的精液(每条采6次),按同样的方法稀释、平衡、分装,而后将分装的细管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程序Ⅰ和程序Ⅱ进行冷冻,其冻后活率分别为0.47±0.10 和 0.34±0.05(P<0.01);复苏率分别为57.86±8.85和42.27±3.80(P<0.01);顶体完整率分别为34.47±5.20和29.77±4.37(P<0.01).结果表明:程序Ⅰ的冷冻效果明显优于程序Ⅱ.

    稀释液精液冷冻程序冷冻

    中药"囊复康"对鸡IBD病理组织学影响的研究

    董发明龙塔王天奇杨自军...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80只24日龄公雏随机分成A、B、C、D四组,观察各组鸡的临床症状,肌肉、肝、脾、肾及法氏囊特征病理变化.结果发现:攻毒后除A组轻微外,各组均出现腿肌条状或点状出血,肝、脾、肾及法氏囊肿大,但经治疗144h 后剖解,A、B、C组肉眼病变消失,D组仍有病变且法氏囊萎缩.光镜观察,A、B、C组鸡的法氏囊病理组织学变化均明显好于D组,说明中药"囊复康"防治鸡IBD效果良好.

    中药"囊复康"鸡IBD病理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