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龙岩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龙岩学院学报
龙岩学院学报

林清书

双月刊

1673-4629

bgxuebao@lyun.edu.cn

0597-2799821

364012

福建省龙岩市东肖北路1号

龙岩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ongyan University
查看更多>>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反映学校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兼登校外优稿,突出闽西特色,使学术性、创新性、地方性和师范性紧密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贡献力量。 本刊适宜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本地区各类专业人士和党政干部参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色体育文化传播:基于互动数字叙事的策略研究

    黄玮瑛谢亮张赐东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动数字叙事理论为红色体育文化传播的创新转型提供了新思路.红色体育文化传播以"主体—媒介—地方"为框架,探索数据聚合、文化符号的创新应用、叙事工具的有效运用、非线性互动以及多元主体合作的红色体育文化故事化的表达路径;以红色体育文化传播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虚拟空间"的多维叙事空间,依照体育实践叙事性策略、体育人物的人文性叙事策略、多媒体展示等红色体育文化传播的数字叙事策略,达到红色体育文化传播的传承与创新的目的.互动数字叙事将增强红色体育文化传播的动态性和高效性,为红色体育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

    数字媒介互动数字叙事红色体育文化

    从"仰望秋岳"作品展看中国山水画的当代表达

    郑烨彬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水画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东方哲学意味的重要物象.龙岩"仰望秋岳"2023 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作品立足传统,推陈出新,积极寻求着新时代的表达方式,在选材上注重写生,关注时代,深入生活;在构图布局、笔墨技法和色彩运用上大胆创新.该作品展反映出当代山水画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记录时代风貌、讲述中国故事上所起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山水精神与当代美好生活的结合,成为视觉化、审美化中国文化精神追求的重要载体,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有益启示.

    当代山水画"仰望秋岳"作品展构图形式笔墨技法主观色彩山水精神

    《芥子园画传》对闽台地区纸扎人像造型影响研究

    任心妍俞芳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芥子园画传》是清代以来广为流传的中国画技法书,深受画家、民间手工艺者的青睐,该书的人物卷全面概括了传统中国画人物造型的精髓.纸扎作为一种民间手工艺美术,特别注重人物造型的设计.在造型理念和具体步骤方法上,闽台纸扎都受到了《芥子园画传》人物卷的深刻影响.然而,学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尚有不足.闽台地区纸扎工艺与民间民俗生活紧密相联,总结《芥子园画传》人物卷对闽台地区纸扎工艺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纸扎工艺人物造型的生动性、多样性,也对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闽台文化民俗文化芥子园画传纸扎人物造型

    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研究

    刘磊钟发亮
    92-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价值观包括劳动意义观、劳动目的观、劳动态度观、劳动审美观和劳动公平观五大维度.学校、家庭与社会是培育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三大载体.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要基于以上五大维度和三大载体进行科学设计.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在五大维度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存在不平衡性,也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在三大载体上的整体表现较好,但水平有差异,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协同培育模式构建能有效推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水平提升.

    三位一体大学生劳动价值观

    闽西红色故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探析

    罗群英冯萍
    101-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西红色故事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课程资源,深入挖掘闽西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细化闽西红色故事的分类,研究闽西红色故事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联系,分析闽西红色故事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的现状,从课堂、网络、实践、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出发,探究闽西红色故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对发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闽西红色故事立德树人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钱雪梅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对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点要培养与时代同向同行发展的人.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形象智慧、便捷有趣的学习形式,立足思维能力、社会实践、知识结构等不同层面,从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增强学生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形势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马列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的追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执着前行,矢志不渝.

    人工智能技术高校思政教育应用原则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理念

    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对策

    李佳羚
    112-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了教育质量,提升了教育效率,推动了教育创新,突破了区域限制,使教育变得更加公平.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教学人员数字技能有待提高、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教育数据整合共享开发不够充分和教育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等挑战.面对这些挑战,要加快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以及保障教育数据安全和隐私.

    数字化转型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校学术同行评议利益冲突的理论内涵与价值

    张木春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高校同行专家依据其专业知识对学术成果进行价值判断时,评议者个人的私利、所属群体的利益与其作为公正评价者所应秉持的职业操守及代表的组织或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高校学术同行评议冲突理论具有自身的特定内涵特征和表现形式,理性看待高校学术同行评议冲突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构建公平公正的学术评议制度和机制,对于推动高校学术环境的持续优化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高校学术同行评议利益冲突

    "水彩基础"课程中音画通感教学探究

    刘佳颖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画通感是艺术领域中一种感官融合的特殊心理现象.以大学"水彩基础"公选课程为例,实施音画通感教学,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开放式问卷调研,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能有效促进学生从音乐到绘画的感知与想象,提升艺术表达多样性和情感表达能力,激发成就感.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素材;持续关注个体差异,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感知与想象困难以及绘画技能的局限;鼓励通过抽象绘画提升艺术创造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绘画观念.

    学科交跨绘画美术教学通感音画通感

    信息动态

    后插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