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学刊
旅游学刊

黄先开

月刊

1002-5006

lyxka@tom.com lyxk@vip.sina.com

010-64909223 64900163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9号

旅游学刊/Journal Tourism Tribune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专业学术性刊物。反映旅游业的新动向、新思路、新经验和新问题。以及研究评述、学术会议纪要等。读者对象为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者、旅游院校师生及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有英文目次、论文英文摘要及年度索引。“旅游经济类核心期刊”第一名。中国优秀旅游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虚拟行为实验的景区旅游线路设计方法研究

    刘欢翟石艳潘俊业冯雨柯...
    6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景区旅游线路设计对提高游客体验和提升景区规划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并一直是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虚拟地理实验和最大旅游效益原则,以景区演艺节目时间调整为切入点,设计实验场景,采用虚拟行为实验方法,探讨景区旅游线路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文章以清明上河园景区的空间场景及演艺节目为例,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虚拟旅游场景中,游客仍然追求最小的旅游时间比和最大的信息收集量的目标;2)演艺节目优化场景下,旅游时间比、节目观看完整度和观看率等指标,均优于实际节目场景;3)虚拟行为实验方法在景区线路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线路设计的理论方法,同时,也拓展了旅游地理学的虚拟空间人地关系研究领域,为旅游地景区规划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实践参考.

    景区线路设计最大旅游效益原则虚拟实验景区节目清明上河园

    从接受者到参与者——数字化视域下旅游业顾客价值共创的元分析

    于岩平赵志成杨兆煜
    7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的顾客价值共创是旅游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相关的理论研究日益丰富,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存在分歧.文章整合以往实证研究成果,利用元分析的方法,建构了数字化视域下旅游业顾客价值共创的前因后果模型,并得到阶段性研究结论:1)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年龄,顾客因素的心理授权、顾客信任、社会支持和价值共创意愿,企业因素的顾客导向、经济增权、服务氛围和技术交互因素中的信息技术,对顾客价值共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顾客价值共创可提升顾客层面的顾客满意度、体验价值、主观幸福感、顾客忠诚和品牌信任,并促进企业层面的服务创新、任务绩效和口碑营销;3)行业属性显著调节顾客价值共创与其前因后果变量间的关系.其中,相较于住宿业和其他相关行业,旅行社的调节作用最强.相关成果厘清并丰富了旅游业顾客价值共创的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

    旅游业顾客价值共创元分析前因后果模型调节效应

    创业榜样对农民乡村民宿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殷平杜京哲赵娣
    9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民宿的研究情境中,农民的创业活动呈现出以创业榜样为核心的聚集现象.文章结合社会认知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以农民为研究对象,构建创业榜样对农民乡村民宿创业意愿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文章使用北京市郊区的972个农民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创业榜样对农民乡村民宿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2)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榜样对农民乡村民宿创业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3)社会比较和创业自我效能在创业榜样对农民乡村民宿创业意愿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解释创业榜样的示范效应,补充完善了社会认知理论的结构,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榜样创业意愿乡村民宿社会比较创业自我效能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优化路径与机理——基于丽江甲子村调研的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汪熠杰吕宛青普蔚吕达非...
    10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我国民族地区作为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重点区域,在发展质量和产业结构上还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和供需错配问题.为优化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该研究以丽江甲子村为考察对象,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和交叉矩阵相乘法,构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化影响因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机理.研究有以下发现.1)强化市场规范、企业党建引领和实施产业反哺等因子对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优化影响明显.2)所得优化结构体系是一个包含19个因子的6层级锥形系统,呈现从优化动力到优化目标的因果结构.3)基层组织带动、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等因子驱动力最大,是优化的核心动力;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社区居民收入等因子的依赖性最强,是优化的最终目标;丰富企业经营模式因子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均较高,是优化实现的关键路径.

    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优化民族地区解释结构模型

    在家、在途与人地互动:房车游牧者在西北牧区旅行中的流动性体验

    乌铁红田雨增
    12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以四海为家的旅居生活方式,房车旅行私密性强、安全性高、灵活性好,随着流动性和现代性的推进,房车旅行异军突起.文章基于流动性视角,以日受欢迎、地处西北的中国4大牧区——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的房车旅行游记为研究数据,探讨房车游牧者在旅行流动过程中的多元体验及人地互动.研究发现:房车旅行的本质是一种流动生活方式,是一种在家性与在途性相结合的流动性旅行体验;房车旅行的在家体验包括在家式空间秩序、生活实践和流动茧居,在途体验包括流动中的偶发性体验、阅览体验和变速体验;西北牧区的房车旅行催生了类型丰富的人地互动,建构了独特的主体意义——豪侠精神.该研究反思了旅游二元构念,拓展了旅游语境中的流动性理论内涵,可为西北牧区房车旅行产品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

    流动性房车旅行体验人地互动

    旅游者对现代性的"好恶交织"——基于线性与循环历史观的探讨

    冯一鸣周玲强肖洪根
    132-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往研究对"好恶交织"概念中"好"与"恶"关系的理解时常隐含着二元对立的底层逻辑,不利于引导旅游理论与实践发展.线性历史观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根源.循环历史观作为补充,强调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内在统一关系,从而塑造"好"与"恶"的内在统一.线性与循环历史观互鉴之下,"好恶交织"的理论面貌得以更全面地浮现,包括结构性与叙事性、乌托邦性与现实性、结构反身性与自我反身性.从历史观的社会规范功能出发,理想的"好恶交织"形态基于进步的线性历史观,辅之以循环历史观,成为螺旋上升的积极心理过程.它一方面使旅游具有目的性,承载着人们对现代性阴暗面/积极面的鲜明态度与倾向;另一方面也驱动旅游者在现代性与传统性的永恒矛盾下持久适应与调整,可持续地追求生命福祉,而非极端地逃离与追寻.在既对立又统一的逻辑下理解"好恶交织",可以改变旅游市场供需、人地关系、主客关系、景观美学等问题的一些经典思考方式,并成为理解现代化之"中国性"的一个途径.

    旅游好恶交织历史观现代性传统性

    文旅创新发展与美丽中国——202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综述

    刘鲁王建英张舒宁吴巧红...
    141-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推进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旅游发展环境,助推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进程,并加强旅游学界与政府管理部门及业界的沟通和交流,202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以"文旅创新发展与美丽中国"为主题,讨论文旅创新发展的结构与方向,分析美丽中国建设的机制与实施,探索两者的战略互动与路径,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赋能助力.

    学刊年会文旅创新发展美丽中国文旅产业体系

    旅游场景化与消费升级——202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圆桌论坛二综述

    曾博伟孟衬衬陈瑶周小芳...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圆桌论坛二以"旅游场景化与消费升级"为主题,邀请旅游学界专家学者和旅游行业精英代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分享各自学术探究、思想创新和实践经验.同时,也为学术思想与产业实践的对接碰撞提供机会,以促进学术研究与实际工作的融合,为旅游领域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旅游场景化消费升级旅游传统与创新综述

    《旅游学刊》2024年(第39卷)第1~12期总目录

    155-164页

    文旅创新发展与美丽中国2024《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厦门举行

    后插1-后插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