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HP分析法的扶绥龙谷湾景区研学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

    李维佳梁秋萍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扶绥龙谷湾景区的研学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通过对景区内各项研学旅游资源的层次化分析,全面了解各项指标在综合性评价中的权重和优劣势.同时有效地确定最合适的开发策略,以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龙谷湾研学旅游AHP分析法开发对策

    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旅游"发展分析

    马俪荣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瑰宝.基于新时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文化旅游业融合的角度,在了解当前非遗传承与保护现状的前提下,结合当前文旅融合的发展背景,对文旅融合的"非遗+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动非遗传承和保护提供借鉴的思路和经验.

    文旅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

    乡村振兴视域下基于SWOT分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以肃南裕固族为例

    凯翔张旭张莉周颖...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途径.非遗文化作为乡土的珍贵产物,对于激发乡村活力、凝聚乡土情感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以肃南县裕固族非遗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传承路径,并提出整合优势资源,加速非遗数字化进程与传播、农耕为基,人本为魂,乡村振兴助推"文旅"深度融合以及强化市场经济意识,创新驱动非遗文化转型升级等建议,旨在为裕固族非遗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乡村振兴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SWOT分析

    建水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欧晓钰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俗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宝贵资源,而旅游开发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不同地区、民族间文化交流有极大的影响.云南建水地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之一,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资源具有种类丰富、地域特征鲜明、保存较完整、旅游可开发性强等显著特点,旅游价值凸显.本文选取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为研究对象,从民俗学、人类学等视角,探寻建水民俗文化开发对策,旨在科学地发掘并优化建水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建水民俗文化有效保护与传承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民族地区

    基于RMP理论的贵州铜仁云舍村农旅融合现状研究

    马慧敏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旅融合是实现村民增收和村集体壮大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因此,政府在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方面的政策红利也在持续扩大.本文以贵州铜仁云舍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昂普(RMP)分析理论,对云舍村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市场、产品等进行深入的剖析,以保护古村落为前提,对其进行土家特色文化的挖掘与演绎,同时兼顾产业开发与旅游服务功能、旅游体验功能、旅游休闲度假功能的引入,以适应旅游市场的需要,提出有针对性的旅游开发策略与建议.

    农旅融合昂普(RMP)分析理论乡村旅游

    蒙古族榆树祈福仪式的生态功能与文化价值研究

    玉莲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蒙古族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的民族,其中榆树祈福仪式是其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这一仪式将自然与人类融合,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理念一脉相承.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榆树祈福仪式的历史渊源、仪式过程、生态功能与文化价值进行研究,展示出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并引发人们对和谐共生的思考.

    榆树祈福仪式生态功能文化价值

    基于RMP分析的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黎族传统织锦技艺为例

    颜燕陈文妍朱彤彤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黎族传统织锦技艺是海南省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基于RMP理论,从资源(R)、市场(M)、产品(P)三个方面对海南黎族传统织锦技艺进行分析,总结出黎锦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为海南黎锦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提供新思路.

    RMP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海南黎族传统织锦技艺

    海南自贸港邮轮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法治思考

    衣彦威王艳红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邮轮旅游业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产业,法治化是推动其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梳理了海南自贸港邮轮旅游业的发展历程,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明确了海南自贸港邮轮旅游业法治的重要性,在借鉴域外邮轮旅游业法治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推进海南自贸港促进性立法、大胆尝试自贸港邮轮旅游调法调规、推进海南自贸港央地会同立法机制等法治建议,营造宽松、开放、便利的法治环境,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海南自贸港邮轮旅游业法治

    PBL模式下扶绥县域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路径

    梁秋萍吴奇佳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研学旅行在相关政策推动下,开始走向我国县域地区.在此过程中,研学旅行受到县域资源开发条件和市场认知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迟迟得不到进一步推进.对此,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和网络资料数据调查,尝试在了解扶绥县县域研学旅行发展现状的背景下,将PBL模式与扶绥县县域研学课程开发进行融合,探索一条适合扶绥县域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路径,以期为其研学旅行实施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PBL模式研学旅行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文学视角下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张璐李姗蓉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从文学视角出发,探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深入地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结合文学表现手法,提出了一系列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策略和建议.文章首先介绍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阐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接着分析了文学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和建议.

    文学视角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