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旅游纵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旅游纵览
旅游纵览

月刊

1004-3292

torgao@lyzl.com.cn

0335-8019131

100036

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峨眉山中路9号建设大厦

旅游纵览/Journal tourism overview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旅融合背景下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研究

    王青香仝菲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十四五"规划的不断推进,吉林省文化强省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不断创新中蓬勃发展.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的开发迎来新机遇.本文首先阐述文旅融合对于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意义,其次分析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创产品目前存在的开发困境,进而探究吉林省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的策略,以期弘扬与传承红色精神,宣传红色景区,助推旅游经济发展.

    文旅融合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吉林省

    文旅融合背景下眉山水街沉浸式旅游开发研究

    欧蓉
    102-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对文旅融合与沉浸式旅游开发进行概述;其次阐述眉山水街沉浸式旅游开发现状;再次分析眉山水街沉浸式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包括舞台剧缺乏特色和知名度、活动项目创意和文化内涵不足、夜经济消费形式单一、夜间灯光场景缺乏交互性及"食、住、购"旅游要素与街区主题文化不匹配等.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包括打造具有特色的沉浸式舞台剧,提升街区知名度;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故事情节;培育多元消费模式,鼓励街区创新发展;科技和文化融合,提升灯光场景的交互性;基于街区主题文化打造特色"食、住、购"旅游要素,希望对提升眉山水街沉浸式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有所助益.

    文旅融合沉浸式旅游眉山水街

    基于RMP分析的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何嘉裕
    105-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非遗旅游开发成为重要议题.本文运用RMP分析方法,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产品(Product)三个方面分析游客对贵阳市非遗旅游的需求与期望,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为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RMP分析非遗旅游旅游开发

    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穆成林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阜阳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资源丰富,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为当地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本文以阜阳市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类别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的交融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空间融合的方式,得出"价值性""知识性"和"地方性"是非遗传承与旅游发展的交融点,提出"非遗+旅游演艺""非遗+研学旅行"和"非遗+旅游节庆"3条空间融合路径,以期能够为阜阳市非遗传承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融合发展

    贵州屯堡文化研学旅行的发展意义及策略

    张孟云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屯堡文化历史价值极高,是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贵州安顺地区是屯堡村落最为集中的地区,也是屯堡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传统屯堡村落面临着空心化、城镇化的危机,屯堡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为实现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将屯堡文化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发展屯堡文化研学旅行,进一步推进屯堡文化的保护,同时促进传统民族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实现文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推动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将对研究目的地概况进行分析,然后指出贵州屯堡文化研学旅行的发展意义,设计贵州屯堡文化研学线路,最后提出贵州屯堡文化研学旅行的发展策略.

    屯堡文化研学旅行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背景下美术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略探究

    钟海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文化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美术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会对群众文化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以文旅融合与美术馆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当前美术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美术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议,旨在促进美术馆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文旅融合美术馆群众文化活动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英语外宣翻译机制的构建——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陈蕾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外宣翻译是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十分重要.然而,当前很多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缺乏良好的英语外宣翻译机制,影响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应构建全面、有效且系统化的英语外宣翻译机制.文章基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的英语外宣翻译特点,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针对英语外宣翻译现状,提出建立本地的英语外宣翻译人才库、建立英语外宣翻译"三级"校对机制、实行英语外宣翻译监督机制等策略,旨在构建完善的英语外宣翻译机制,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带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国际化发展.

    外宣翻译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外宣翻译人才库翻译校对与监督文化传播

    宗教型遗产地声音景观对游客地方感的影响研究——以嵩山少林寺为例

    王雪丽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音景观是耳边的景观,是旅游地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域形象传播、地域文化个性塑造有重要作用,是宗教型遗产地营造空间环境不可或缺的手段.本研究以嵩山少林寺景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声景感知与游客地方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声景感知包含物理属性感知与文化属性感知,且物理属性感知显著正向影响文化属性感知;宗教型遗产地中,声音景观显著影响游客地方感塑造.其中,声景的物理属性感知显著影响游客地方性感知,文化属性感知显著影响游客地方性感知与情感依恋;地方性感知显著影响游客情感依恋.

    宗教型遗产地声音景观地方感少林寺

    文旅融合背景下重庆非遗文创产品设计和开发研究

    李丹
    124-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将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入手,对重庆非遗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首先是对文旅融合背景下重庆非遗产业的现状及重庆非遗文创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以重庆的特色旅游产品荣昌夏布为例,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重庆非遗文创产品发展的对策,最后本研究认为,挖掘重庆文创产品的非遗特色,然后给予创新整合,通过新的营销方式将其转化为受欢迎的旅游产品,能使这些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活化",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可以借助产品本身来促进重庆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良性互动.

    文旅融合非遗文创产品荣昌夏布重庆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旅游营销的政策创新及实践路径

    魏子舒付瑞红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数字化趋势的背景下,传统的文化旅游营销策略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给文化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将分析政府部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旅游的现状及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创新建议,强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的互动体验;政府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通过跨界合作,打造多元化的IP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数字技术文化旅游营销政策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