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量子电子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量子电子学报
量子电子学报

龚知本

双月刊

1007-5461

LK@aiofm.ac.cn

86-551-65591564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1125邮政信箱

量子电子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全国物理类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核心期刊,其宗旨是致力于报导和反映我国量子电子学及相关的交叉学科领域中最新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成果,有创见的专题综述教和教学研究,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发展我国的量子电子学事业服务。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以及相关研究所和公司的科研工作者、工程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聚光系统的改进型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设计

    张墨王子荣王书新张星祥...
    289-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制适用于太阳光泵浦光纤激光器的聚光系统,在分析了传统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用于耦合光纤的可行性及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PC用于光纤耦合.完成了由主级抛物面反射镜和次级改进型CPC组成的太阳光泵浦多级聚光方案,并与普通CPC和透镜组构成次级聚光器的方案以及无次级聚光器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光线追迹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改进型CPC能够克服普通CPC出射光线发散的缺陷,从而提高与光纤的耦合效率,当主镜接收角度在±0.55°范围内,其耦合效率维持在93.53%-96.43%,该结果优于其他方案.

    激光技术太阳光泵浦激光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光纤耦合

    探测器阵列高精度二维标定平台控制系统设计

    于龙昆李智祥温小辉刘辉...
    300-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快速、高精度探测器阵列标定,对探测器阵列高精度二维标定平台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加编码器的闭环位移控制系统.介绍了该平台的标定原理和硬、软件控制系统设计,并对控制PID算法进行了研究,最后搭建了标定系统对控制系统进行综合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平台在600 mm×600 mm的有效行程内定位精度可达-11~12 μm,十次单点测试数据变异系数为 0.13%,连续模式下平均测量误差为1.65%.该平台设计满足探测器阵列的标定要求,为探测器阵列标定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控制工程探测器阵列标定二维平台闭环控制系统步进电机PID算法

    机械介导的声子-光子非互易量子界面

    王曦杨双良冷斯云黄文涛...
    310-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传统的腔光力与表面声学谐振腔构建了耦合体系,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非互易的声子-光子相干量子界面物理机制.研究表明,该体系实现非互易的量子信息交互的本质原因是干涉效应,且机械振子与辅助光学腔之间的耦合强度及其相位在非互易信息调控方面发挥最关键的作用.

    量子光学量子操控量子界面

    一种分布式量子计算中传输代价的优化方法

    陈新宇曹可欣朱明强程学云...
    318-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布式量子计算是解决现有量子计算设备还不足以支持大规模量子计算问题的有效途径,分布式子系统之间通过隐形传态建立通信链路来传输量子位,隐形传态的次数决定了分布式量子计算的传输代价.为了减少分布式子系统间的隐形传态次数,提出了一种跨门合并传输模型,该模型允许多个不连续的门通过一次隐形传态完成传输.基于该传输模型,对分布式量子计算的隐形传态次数进行优化.在不考虑分布式子系统量子位数时,与现有的研究结果相比隐形传态次数平均减少57.3%;在分布式子系统量子位数受限的情况下使用该模型,在消耗更少量子位的同时,隐形传态次数平均减少14.6%,针对较大规模的量子线路,优化率达58.8%.

    量子计算隐形传态量子线路传输代价

    一种基于验证的量子私有集合计算协议

    刘文杰杨奇李文博李子贤...
    330-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私有集合计算是安全多方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不暴露合法参与者私有信息的情况下解决参与者之间的某些集合计算问题(如交集、并集).然而现有的量子私有集合计算协议基本上没有考虑验证性,参与者无法确定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验证的量子私有集合计算协议.此外,该协议还能够可选择地求解私有交集或并集问题.性能分析中通过实例证明了该协议的正确性与可验证性,并通过外部攻击和参与者攻击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量子通信私有集合计算交集并集可验证

    N个接收方的同时密集编码协议

    程登翔杨振谢佳欣柏明强...
    340-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同时密集编码中接收方数量受限问题,通过引入n 比特量子傅里叶变换,提出了具有多个接收方的非受控和受控同时密集编码协议.在非受控多方同时密集编码协议中,发送方在待传粒子上执行编码以及加锁操作,接收方只有联合执行解锁操作,才能同时获得最终的编码信息;在受控多方同时密集编码协议中,只有全体接收者在控制者的允许下通过协作才能完成信息的传输.通过对内部和外部攻击进行了分析,证实了同时密集编码协议的安全性.此外,所提出的方案中只使用Bell基测量,在实验条件下容易实现.

    量子通信同时密集编码傅里叶变换受控同时密集编码

    基于复合纳米振子系统的光学质量传感

    朱鹏杰陈华俊
    349-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悬臂梁复合纳米机械振子系统,该系统将金刚石NV色心镶嵌在悬臂梁底部,再通过悬臂梁振动形变产生的应力与金刚石NV色心中的自旋电子相互作用实现耦合;进而利用光学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该系统的相干光学特性.首先,基于该复合系统的探测吸收谱,提出了一种测量纳米机械振子频率的全光学方案,在红边带的条件下,可通过观测吸收谱中两尖峰的分裂宽度从而确定自旋与纳米机械振子的耦合强度.其次,由于金刚石NV中心电子自旋具有较长的相干时间,因此进一步基于该复合系统提出了一种室温下全光学质量传感方案.

    量子光学质量传感纳米机械振子系统金刚石氮-空位色心

    基于SVM的量子线路输出校准方法研究

    李响姜一博曹可欣朱明强...
    357-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噪声中尺度量子(NISQ)计算机由于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量子线路运行结果和理想结果之间存在误差,因此需要对量子线路的运行结果进行校准.基于量子线路可逆性的特点,收集正反向线路运行数据中的状态误差作为主要噪声特征,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集成策略的输出校准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方法对噪声特征进行排序,去除过拟合的特征,从而得到更优的量子线路输出校准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优化映射的方法相比,所提基于SVM的方法使量子线路输出结果更接近于理想结果,与基于决策树集成分类模型(Qraft)相比,当CNOT量子线路的门数为60时,改善率达到43.94%.

    量子计算NISQ计算噪声特征支持向量机

    量子近似优化算法在数字分区问题中的应用

    杨辉李志强潘文杰杨冬晗...
    36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量子近似优化算法(QAOA)是一种近似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方法,它通过反复调整电路参数,以获取问题哈密顿量的最大期望值为目的来解决问题,在组合优化问题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QAOA应用于数字分区问题(二分区问题),通过将问题函数转换成对应的哈密顿量,构造了量子线路,采用线性近似约束优化(COBYLA)方法对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使用IBMQ模拟平台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发现量子近似优化算法在数字分区问题中有着良好的性能表现,可在多项式时间内给出问题的解,并且降低了问题的时间复杂度.

    量子计算量子线路数字分区量子近似优化算法

    掺WO3对碲酸盐玻璃热稳定性改善和Er3+/Yb3+掺杂碲钨酸盐玻璃光谱性能的研究

    陈安民马飞云崔令江张鹏...
    37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得到热稳定性能良好且高强度发光的碲酸盐玻璃,通过在TeO2-ZnO-Na2O系统中掺入WO3,以提高玻璃的抗析晶和热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碲酸盐玻璃的ΔT从不掺WO3的110℃增加到了WO3含量为20 mol%时的142℃.在热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研究了单掺Er3+和Er3+/Yb3+共掺的碲钨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Er3+/Yb3+共掺条件下,Er3+/Yb3+之间的能量传递提高了Er3+离子对980 nm泵浦光的吸收效率,增强了1.5 μm波段发光强度,最终得到了具有高强度1.5 μm波段发光的Er3+/Yb3+共掺碲钨酸盐玻璃,初步证明共掺方式是实现1.5 μm波段高强度发光的有效方法.

    光通信碲钨酸盐玻璃光谱性能能量传递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