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木材科学与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木材科学与技术

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姜征

双月刊

2096-9694

cwimag@caf.ac.cn

010-62889419 62889416

100091

北京市颐和园后中国林科院木材所29信箱

木材科学与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木材加工行业集科研、生产技术和信息为一体的领先综合性科技期刊,报道各类木质和非木材人造板的制造工艺及表面装饰技术;木工胶粘剂;木材干燥、阻燃、防腐及改性处理;家具生产技术;制材;木工机械设计制造与控制;计算机应用及软件;节能降耗、三废治理等木材加工领域最新研发成果、行业政策解析、热点讨论、实用生产技术及行业动态与市场信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林业局优秀科技期刊,连续十余年被英、美等国际林业、木业著名刊物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重组材料科学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于文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组材料作为我国创制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材料,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基础理论体系和工艺技术装备体系,重组竹和重组木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剖析重组材料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微观结构的重构过程与机制,密度对重组材料影响机制、界面性能、耐候性、表面性能等科学问题,以及重组单元制备技术、热处理技术、连续化浸渍技术与装备、重组单元整张化技术、热(冷)压成型等重大技术问题,深入探讨重组材料在户外景观、家居、地板、结构材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重组材料重组竹重组木科学问题技术问题

    木材/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王鑫管浩戴鑫建倪林...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团簇与有机配体组成的晶体材料,因其具有结构和功能多样性而备受关注.然而,MOFs的粉末结晶状态极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木材作为一种天然多孔材料,具有有序的孔道结构、优良的力学性能和丰富的活性基团,是固定粉末状MOFs的理想载体.将MOFs与多孔木材复合构筑木材/MOFs复合材料,可实现MOFs功能特性与木材结构特点的有效结合,为拓展MOFs的应用潜力提供新途径.本文系统总结木材/MOFs复合材料的构筑策略,重点介绍木材/MOFs复合材料在液/气相吸附、催化、电化学储能等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分析当前木材/MOFs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重点.

    木材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载体

    木材非线性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刘建辉柏亚双王兴宇徐国林...
    18-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材本构模型是进行木构件数值分析的重要基础.介绍基于试验的经验模型和基于理论的弹性模型、弹塑性模型、损伤模型(弹性损伤模型、弹塑性损伤模型)、断裂模型和应变率模型,重点阐述现有模型的理论基础、特点及应用实例,分析其优缺点.总结本构模型在应用中待解决的难题,提出未来研究建立适用于动荷载作用下力学性能分析、考虑应变率影响的木材本构模型.

    木材本构模型应变率

    板式定制家具智能车间数字孪生模型探讨

    巫兴寰朱剑刚
    2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结合板式定制家具信息化建设情况及数字孪生车间解决车间具体问题的特有能力,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板式定制家具生产车间应用的可行性.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制造车间运行问题,应对生产动态变化,助力板式定制家具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出板式定制家具数字孪生车间的构建技术与实施策略,探讨信息采集、模型构建及数字孪生系统搭建等关键问题,以期为定制家具行业实施数字孪生体系做出初步探索,推进企业实现全面的智能制造.

    板式定制家具数字孪生智能制造

    定制家居分拣设备生产效率分析与评价

    陶磊熊先青王军祥张挺...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定制家居企业分拣工序生产效率偏低的问题,通过调研某家具企业智能分拣设备使用情况和故障数据,应用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OEE)指标和相关性分析对分拣工序设备的生产效率进行损失评估,分析制约分拣工序设备OEE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为设备生产效率提升提出建议.

    定制家居分拣工序设备综合效率相关性分析

    含水率非均匀分布木材在热板加热下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黄荣凤高志强冯上环向娥琳...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作用下温度分布和含水率分布的变化规律,是实木层状压缩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以初含水率处于非均匀分布状态下的毛白杨木材为对象,研究在180℃热板夹持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变化规律,为揭示层状压缩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表层高、内部低的木材,在热板夹持加热过程中,厚度方向上始终存在一个明显的升温速率峰值.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升温速率峰值和高含水率层逐渐向中心移动;高含水率区域内木材,温度较玻璃化转变温度高6.11~47.58℃,处于层状软化状态,是层状压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木材厚度方向温度预测多变量函数模型,决定系数为0.985,预测木材内部温度的标准误差为3.21℃,能够用于木材内部温度分布的预测.

    含水率非均匀分布木材热板加热升温速率温度分布层状压缩

    桉木高温热处理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与验证

    耿金光郭晋何露茜何正斌...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步升温、分段升温两种升温方式对20 mm厚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板材分别进行140、160和180℃的高温热处理,分析升温条件对木材温度变化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求解桉木高温热处理升温过程的三维传热模型,研究其瞬态传热特性,同时对桉木内部温度分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高温热处理升温过程中,较低目标温度以及分段升温方式更有助于缩小木材内部的温度梯度.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误差小于3.0%),构建的传热模型可用来预测试验条件下任意时刻桉木的中心层温度,为高温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

    桉木高温热处理传热温度梯度数值模拟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进口辐射松木材抗压和抗弯性能

    石兰兰汪睿任海青周永东...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进口辐射松(Pinus radiata)木材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辐射松木材抗压和抗弯性能的可行性,比较不同切面采谱、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以及不同谱区波段的建模效果.结果表明,用弦切面的光谱建立的校正模型精度最高.原始光谱建立的校正模型精度较好,相关系数达0.85及以上,抗压强度模型在经过S-G卷积平滑处理后相关系数可提高到0.92.在全波段建立的校正模型效果最好.经外部验证,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预测值与实测值相关性较高,相关系数达0.82及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辐射松木材的抗压和抗弯性能的快速评价提供新方法.

    辐射松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抗压性能抗弯性能

    蓝变木材基底可可球二孢菌丝复合材料的性能

    林晓莉周海洋高振忠吕世豪...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易蓝变木材的利用率,利用蓝变菌可可球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和蓝变的欧洲赤松(Pinus sylvestris)、橡胶木(Hevea brasiliensis)碎料以及两者混合物制成的基底制备菌丝复合材料,并探讨含水率变化对菌丝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14 d后,三种基底表面均被菌丝覆盖,颜色显著变黑.增加板坯含水率促进了菌丝复合材料内发生木质素再聚合和美拉德反应,提高了菌丝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蓝变欧洲赤松基底、蓝变橡胶木基底以及混合基底菌丝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64%、221%和74%.与蓝变欧洲赤松基底相比,蓝变橡胶木基底更适合可可球二孢菌丝的生长,因此橡胶木基菌丝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更高,可以达到ANSI A208.1-2016"Particleboard"对轻质刨花板的弯曲强度要求.菌丝表面的疏水蛋白使材料表面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加,而板坯含水率的提高对材料的疏水性和耐水性有削弱作用.

    可可球二孢蓝变木材菌丝复合材料弯曲强度

    热压时间和温度对酚醛树脂型超薄高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

    张镭邹淼唐启恒郭文静...
    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薄高密度纤维板作为纤维板行业的新兴产品,因其超薄的厚度(<1.5 mm)在胶合板贴面、建筑装饰装修等饰面领域广泛应用.以酚醛树脂(PF)为胶黏剂,探讨热压时间(60、90和120 s)和热压温度(150、170和190℃)变化对1 mm厚PF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的弯曲强度、内结合强度和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和树脂结合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热压时间的延长和热压温度的升高,纤维板的性能逐渐提高;当热压时间为120 s,热压温度为190℃时,纤维板的性能最优,其弯曲强度达到88.5 MPa,内结合强度达到5.70 MPa,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为6.8%,达到团体标准T/CNFPIA 3007—2019《超薄高密度纤维板》的要求.

    超薄高密度纤维板酚醛树脂热压条件弯曲强度24h吸水厚度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