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媒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媒介
《媒介》杂志社
媒介

《媒介》杂志社

月刊

1007-0923

媒介/Journal Media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秦皇岛口岸褐家鼠携带汉坦病毒S基因序列分析

    李云史玲莉刘荐男闫冀焕...
    487-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秦皇岛口岸褐家鼠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及其基因型.方法 褐家鼠标本于2016年7月28日采自河北省秦皇岛港渤海船务有限公司货堆区和生活区,运用实时荧光PCR检测标本汉坦病毒核酸并进行核苷酸同源性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从1只褐家鼠中检测到汉坦病毒核酸阳性,经汉坦病毒S基因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与国内外汉城型(SEO型)汉坦病毒相似性较高(87.3%~97.9%),与汉滩型(HTN型)汉坦病毒及其他类型汉坦病毒相似性较低(<55%).系统进化树显示该病毒株与SEO型汉坦病毒汇聚一支,且与S3亚型在同一分支,与辽宁省褐家鼠中的病毒株亲缘关系最近.结论 河北省秦皇岛口岸褐家鼠携带的汉坦病毒SEO型为S3亚型,与河北省所流行的汉坦病毒种类一致.

    褐家鼠汉坦病毒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S基因

    北京市密云区关节炎患者莱姆病血清学调查

    杨育松吕燕宁陈永亮
    490-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密云区关节炎患者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状况,为莱姆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在密云区采集关节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对血清标本进行莱姆病抗体初筛检测,阳性血清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证.结果共采集关节炎患者血清标本140份,莱姆病抗体阳性17份,总抗体阳性率为12.14%;莱姆病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6%(4/140)和9.29%(13/140).总抗体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50~岁年龄组总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乡镇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85,P=0.320);临床以膝关节病变患者最多.结论密云区存在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导致的关节炎症状患者,因此临床医生在诊治关节炎患者时,应考虑莱姆病的鉴别诊断.

    莱姆病血清标本抗体检测关节炎

    湖北省2015年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杨瑞谭梁飞熊进峰姚璇...
    492-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湖北省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预防和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2015年1-12月,在湖北省17个市(州)采用夹夜法和粘捕法监测鼠类及蜚蠊,使用诱蚊灯法和笼诱法在3-11月监测蚊虫及蝇类;采用SPSS 16.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湖北省2015年鼠平均密度为1.05%,以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蚊平均密度为1.95只/(灯·h),以牲畜棚最高;蝇类平均密度为2.13只/笼,以农贸市场最高;蜚蠊平均密度为0.22只/张,以餐饮店外环境和农贸市场相对较高.病媒生物优势种分别是褐家鼠、三带喙库蚊、家蝇及德国小蠊.不同生境的鼠、蚊、蝇、蜚蠊种群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本掌握了湖北省主要病媒生物情况,建议各地按照全省病媒生物的实际情况采取防控措施.

    病媒生物监测密度季节消长

    长沙市2006-2015年蝇类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彭莱何俊肖珊龙建勋...
    496-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掌握长沙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蝇类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6-2015年在辖区内随机选择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绿化带和居民区4种生境进行监测.采用笼诱法,每年的4-12月每月监测1次,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捕获蝇类6969只,平均密度为5.16只/笼,家蝇为优势蝇种,占捕获总数的26.24%(1829/6969);不同生境蝇密度依次为绿化带>居民区>农贸市场>餐饮店外环境;10年间月平均蝇密度高峰期在6月.结论 基本掌握了长沙市蝇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应根据不同生境及季节消长规律,合理制定蝇类防制方案,并坚持长期监测.

    蝇密度监测种群构成季节消长

    宁夏部分地区家蝇对5种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韩坤张术斌杨聪郑艳娟...
    499-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银川、固原、吴忠和石嘴山市家蝇对5种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方法2015-2016年在银川市兴庆区、固原市原州区、吴忠市利通区和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农贸市场、牲畜养殖场和垃圾场等地采集家蝇测定抗性.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杀虫剂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结果银川、固原、吴忠和石嘴山市的家蝇对5种卫生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4个市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DDT、毒死蜱5种杀虫剂的平均LD50值分别为0.1333、0.0678、2.0716、3.8104和0.1526μg/只,与文献报道的敏感品系试虫比较,其抗性倍数分别为26.66、135.60、48.74、381.04和5.09倍,DDT最高,毒死蜱最低.结论亟需采取有效延缓家蝇抗药性的对策应用于灭蝇工作中.

    家蝇点滴法杀虫剂抗药性

    武汉市家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抗药性发展趋势研究

    周良才包继永陈晓敏柳静...
    502-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近年来武汉市家蝇抗药性发展趋势,为科学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 2009-2016年每年的6-9月,采集武汉市城区农贸市场、垃圾处理场家蝇,实验室饲养1~2代后,用WHO推荐的微量点滴法,测定羽化后3~4日龄雌性成虫的半数致死量(LD50),比较近年来武汉市家蝇抗药性变化情况.结果 2016年武汉市家蝇野外种群对DDVP、甲基吡恶磷、毒死蜱、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LD50值分别为0.8542、0.3174、0.3197、0.2785、1.1685μg/只,与2009年的抗性监测结果比较,分别增长5.1、1.1、0.6、4.2和4.6倍.结论 武汉市家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呈现增强趋势,在今后灭蝇工作中应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家蝇抗药性发展趋势研究

    模拟现场快速评价家栖鼠毒饵适口性的应用研究

    黄金波柳付明潘孝猛蓝玉清...
    505-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快速评价家栖鼠毒饵适口性,为城区秋季灭鼠采购毒饵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8月中旬以在养殖场、商场、超市、餐饮店和居民区等生境捕获的优势家栖鼠作为试验鼠.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快速测定毒饵摄食系数以评价毒饵适口性.结果 1~6号试验组毒饵消耗量分别为112.81、113.40、116.72、101.76、126.89和130.99 g,无毒基饵的消耗量分别为120.24、104.94、117.19、136.40、125.14和128.96 g,摄食系数分别为0.94、1.08、1.00、0.75、1.01和1.02,适口性全部达到A级.结论 6份毒饵适口性全部良好,可结合价格、毒力、安全性等综合指标择优选择1种或几种毒饵用于城区秋季灭鼠行动,该研究可以快速评价毒饵适口性,适宜在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推广应用.

    家栖鼠适口性毒饵摄食系数

    传染病重要传播媒介伊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艾丽云侯娟陈恩富
    508-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伊蚊是多种蚊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如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等.近年来,多种因素引起伊蚊在全球范围内的适应性改变,从而影响这些蚊媒病毒的传播.作为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媒介伊蚊的防治方法对蚊媒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意义重大,该文对媒介伊蚊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伊蚊蚊媒传染病可持续控制

    动物鼠疫流行静息期与鼠疫质粒变异关系的探讨

    高少坤杜国义
    51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10、74、107 kb 3种质粒形成了我国各鼠疫自然疫源地内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主要质粒图谱,在国内不同疫源地又陆续发现了不同质粒,有16种不同类型,这些质粒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质粒在自然界中容易自然缺失或丢失而使鼠疫菌性状发生变异,也是每次鼠疫流行末期自然终止流行和鼠疫流行静息期存在的原因之一.该文就鼠疫菌质粒变异对鼠疫流行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以供人们对鼠疫流行规律进行研究.

    静息期鼠疫质粒变异鼠疫耶尔森菌

    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小型兽类种类调查

    何瑞峰栗冬梅鲁亮扎西...
    515页

    小型兽类调查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