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工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工作
艺术工作

韦尔申

双月刊

2096-076X

024-23930125

110004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9号

艺术工作/Journal Centre of Art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继承延安鲁艺传统,振兴我国美术事业,促进高等美术教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雕塑的"边界"与"边疆"

    焦兴涛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边界"和"边疆"两个概念之内涵及艺术史语义为切入点,讨论雕塑在当代语境中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在核心价值.以物质、空间、时间、身体为基本要素,当代雕塑不断拓展、延伸艺术门类的边界,并在边疆语境中实现新科技新场景的穿越、混合与共生.

    当代雕塑"边疆"理论雕塑语言

    从"精神·图式"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看东北地域油画的发展

    范晓楠张小玉
    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北,自清朝以来被誉为"龙兴之地".东北地域油画发展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景观及鲜明的人文性格,形成了具有深刻地域特色的油画语言.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鲁美现象"、油画民族化、表现性油画、写意油画等主题的流变,题材与画风的转向深化了东北地域油画发展过程中对"开放性"与"本土性"的辩证思考.本文以"精神·图式"中国写意油画双年展为切入点,旨在探究东北地域油画的传承与发展.为当今中国地域艺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有意义的理论参考.

    东北地域油画精神图式写意油画传承与发展

    莫忘升门来时路

    李心峰
    16-18页

    海德格尔艺术论中的自由概念分析

    李金泽郝国馨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海德格尔艺术论中并未提及对自由这一概念的阐释,但在其描述艺术品中真理如何自行置入,以及真理如何在艺术中发生的过程中,对自由的体验和思考便已经展开了.本文以《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海德格尔的艺术观点为基础展开分析,首先分析海德格尔的自由思想是如何在其艺术论中体现的,并进一步讨论这一艺术自由的超越性和局限性.超越性体现在这一自由使得艺术认知突破了传统认知框架的限制,局限性则讨论海德格尔的艺术自由更贴切地来说只是艺术中发生的自由,或者只是艺术内容方面的自由,而非艺术本身的自由体现.

    艺术自由真理超越性局限性自由

    气象:王国维书画理论的批评范畴研究

    许俊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国维的书画理论思想和成就一直以来被学术界少有提及,事实上王国维有着丰富深刻的书画理论阐发."气象"概念是王国维书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书画品评范畴,是他将西方美学精神与中国古典书画审美概念相互融合参照的结果,并非仅仅针对古典诗词创作的品评.本文以1916年的九封信札日记考察王国维的"气象论",同时兼及探讨王氏对"南北宗"问题的学术思考.王国维以"气象"论书画开近代书画品评之先河,对古代书画理论实现现代转型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开辟了现代书画理论研究的新路径.

    王国维书画论气象南北宗

    技术回应、社会参与和学院作用——对2022年中国当代雕塑的现场观察与叙述

    何桂彦符周阳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当代雕塑年鉴"项目以年度为单位,通过对每年中国雕塑现场数据的收集、考察、分析,形成中国当代雕塑年度报告、专题分析等学术成果.2022年的年度报告,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当代雕塑的发展的基本态势以及关键性主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当代雕塑数字人文学院艺术

    形态、场域、关系的叙事更新:数字时代下公共雕塑发展的新趋势

    李新颖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下,随着ChatGPT、数字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度发展,公共艺术面临着全新语境.本文立足于数字时代的语境,从公共雕塑的本体形态、场域空间与公共关系三个方面出发,对当代公共雕塑的新趋势与新叙事做出分析与描述,呈现出数字化背景下公共雕塑的新可能.

    数字时代公共艺术数字空间场域公众

    山水画图式语汇的当代性话语阐释——论卢禹舜山水画图式语汇建构

    周松竹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艺术家作品形式及图式语汇的阐述和分析反观中国山水画当代性话语建构的问题,本文以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卢禹舜作品为例,通过其作品图式语汇的哲学思想内涵、形式语言建构及当代性阐释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其画风的形成,以图式语汇作为图像化符号建立艺术语言的象征意义,是对艺术作品的形式获取释读该语汇的钥匙.

    图式语汇当代性建构

    入思方式与话语方式——浅议滕固美术史学思的时代意义

    王云磊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史学"的冲击下,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者们也开始对传统的画史画论做出重新的思考、批判和整理.其中滕固运用风格学和文化史学的方法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他将艺术史考察中的入思方式与话语方式等问题带入了学界的时代性观照当中,其意义不可谓不深远.滕固的思考与话语将欧洲西方的艺术史研究与中国传统美术史研究连接起来,在当时而言,这种双向译介性质的工作可视为一种历史的需要.风格分析、文献学、考古学等学科方法被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问题的研究中又是极具有开创性的.本文试图以滕固对董其昌"南北宗论"的批判及对西方艺术史研究领域的话语辩证为切入口,研究时代条件下滕固美术史学思想的总体方式特征.

    滕固南北宗论美术史学风格学美术考古

    在悬置中显现——新学科背景下中国摄影专业教学与创作研讨会和微光青年影像计划研讨会学术综述

    薛志军蒋建兵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眼于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新面貌,鼓励全国高校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积极进行影像艺术创作的第十一届学院摄影奖和第三届微光青年影像计划如期举办,作为承办单位的鲁迅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学院同时召开了新学科背景下全国高校摄影专业教学与创作研讨会和微光青年影像计划师生研讨会,来自全国各高校影像艺术类专业的教师嘉宾们不仅代表了目前国内影像艺术教育的学术高度,而且他们围绕影像艺术教学提出的学术观点也回应了现阶段中国影像艺术教育的前沿课题.

    中国高校摄影教育影像艺术教学影像艺术实践